“年紀大了,辦什么事也不方便,現在黨員干部主動上門問需求、幫代辦,真是太貼心了!”7月10日,寧都縣雪竹坪社區的83歲高齡老人肖靜芳對著上門幫助自己社保卡年審的社區工作人員連連道謝。這溫暖的一幕,正是寧都縣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問需”轉變的生動縮影。
目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寧都縣各級黨組織聚焦主題、精準發力,堅持開門搞教育,一體推進學查改,推動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聚焦群眾需求,將服務理念從“問題導向”向“需求導向”深度轉型,以“群眾要什么”作為工作出發點,打出“主動問需”組合拳。
寧都縣行政審批局開展“如我﹢”行動,通過身份互換,以“被服務者”視角設身處地了解企業辦事流程和需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通過組建“主動服務專班”的形式打破“窗口壁壘”,針對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等高頻事項,提前梳理流程清單,派專員上門對接,變“企業跑”為“干部跑”。截至目前,已為200余家企業解決審批難題300余件,項目落地時間平均縮短40%。
在鄉村,“網格化問需”機制讓服務更接地氣。全縣各鄉鎮以劃分網格的形式進行管理,組織網格員、黨員干部定期開展“敲門行動”,帶著“需求清單”進農家、訪商戶,記錄群眾關于就業、養老、醫療等方面的訴求。今年6月,寧都縣青塘鎮啟動矛盾糾紛大排查,組織網格員、黨員干部以“鐵腳板”的形式開展居民遍訪制度收集民意,緊盯群眾集中反映的民生實事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梳理形成整改臺賬,逐項明確整改措施,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見成效,目前已收集65個問題清單,有效化解矛盾糾紛59個。同時聚焦群眾需求,在糧食安全、人居環境、產業發展等領域精準施策,以實干實績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針對特殊群體,寧都縣推出“定制化問需”服務。縣民政部門開展社會救助“六必訪”行動,組織工作人員對重點群體進行上門走訪詢問需求;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全縣分散供養特困自理人員提供探視巡訪照料服務,通過制定標準化救助服務清單、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實現服務流程規范化;組建本土化專業照護團隊,根據特困人員實際需求動態調整服務內容,提供精準幫扶,從代繳水電費到代購生活物資,從協助就醫到精神慰藉,把服務送到家門口。今年以來,已為8000余名特殊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1.7萬次。
從“坐等訴求”到“上門問需”,從“批量辦理”到“精準滴灌”,寧都縣的服務轉變,不僅縮短了干群距離,更讓民生福祉有了實實在在的落腳點。(溫雪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