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希望在2026年夏季前完成首批基因組測序。
以復活猛犸象和渡渡鳥的反滅絕(de-extinction)努力而聞名的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如今將目標對準了恢復新西蘭的巨型恐鳥(moa)。
此舉在科學界內重新點燃了關于“反滅絕”可行性與倫理的爭論。
直到15世紀,新西蘭還是恐鳥的家園。恐鳥是一個包含9個物種的不會飛的鳥類群體。一些恐鳥體型極其龐大,站立高度超過3.5米,體重可達230公斤,遠大于當今最大的鳥類 —— 鴕鳥(2.75米)。
恐鳥在新西蘭棲息了約4000年,大約在600年前滅絕。
這些威嚴的生物在14世紀波利尼西亞人抵達后,因狩獵和棲息地喪失而消失。
幾個世紀以來,這些不會飛的鳥類僅僅存在于記憶中,成為新西蘭豐富卻又失落的自然遺產的一部分。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現在致力于“復活”所有9種恐鳥。其最終目標是將這些已滅絕的生物重新引入野外。
該公司此前已宣稱“復活”了恐狼(dire wolves),但許多科學家對此表示異議,認為該動物實為基因改造后的雜交灰狼。
為此,該公司計劃與土著部落、科學家以及其他專家密切合作。
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已經啟動,Colossal公司正與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恩加伊塔胡研究中心(Ngāi Tahu Research Centre) 合作。當前的目標是利用該中心收藏的恐鳥骨骼,對所有9種恐鳥進行基因組測序。
復活恐鳥將采用與其他反滅絕項目相同的技術:通過編輯其現存最近親緣物種的基因組來實現。
對于恐鳥而言,其現存近親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鳥(tinamous) 或澳大利亞的鴯鹋(emu),其原理類似于利用尼柯巴鳩(Nicobar pigeon)復活渡渡鳥。
據BBC《發現野生動物》報道,?鳥是生活在地面、生性害羞的鳥類,棲息于多種環境中。
為了確定恐鳥在基因上的獨特之處,Colossal公司的首席科學家貝絲·夏皮羅(Beth Shapiro) 表示,將把恐鳥的DNA序列與現存鳥類物種的基因組進行比對。
他們希望在2026年夏季前完成首批基因組測序工作。
爭論
鳥類反滅絕特有的挑戰也在考慮之中。正如夏皮羅所指出的,鳥類胚胎在蛋內發育,因此胚胎移植到代孕母體的方式將與哺乳動物的體外受精(IVF) 有顯著不同。
19世紀,一具重要的恐鳥骨骼被帶到英格蘭,引發了國際上對這種長頸恐鳥的廣泛興趣。該骨骼現陳列于約克郡博物館(Yorkshire Museum)。
據美聯社(AP)報道,恐鳥項目已從著名電影導演彼得·杰克遜(Peter Jackson) 及其搭檔弗蘭·沃爾什(Fran Walsh) 處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
據悉,杰克遜擁有“最大的私人恐鳥骨骼收藏之一”,反映了他對這種已滅絕的新西蘭鳥類長久以來的癡迷。
在最近的一項進展中,Colossal公司通過比對已滅絕的恐狼與灰狼的古代DNA,識別出了它們之間的基因差異。
隨后,他們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20個位點上對存活的灰狼血細胞進行了基因修飾。這最終導致了幼崽的誕生,這些幼崽表現出了恐狼的特征,如長白毛和肌肉發達的頜骨。
許多保護生物學家對“反滅絕”持懷疑態度,質疑它是否真的有助于野生動物保護,還是僅僅分散了用于保護現有瀕危物種的寶貴資源。
批評者認為,僅僅創造出一個外形類似滅絕動物的生物,與真正復活該物種是不同的。因為原始動物復雜的行為模式和生態作用是未知的,無法僅通過基因改造來保證重現。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