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自發布以來,直接在車圈“炸”了——3分鐘訂單破20萬,18小時鎖單量超24萬,這數據別說新勢力,連傳統車企都眼紅。
不過雷軍這次學聰明了,后續數據沒再公布,因為“太出色了,怕刺激同行。”但明眼人都知道,YU7是真的火了,火到連“圍觀群眾”都跟著忙起來。
先說消費者這邊,簡直是“手慢無”的現場版。真正想買車的人(當然也有被誤認為黃牛的),發布當晚就急著鎖單,畢竟晚幾分鐘,提車時間可能差好幾個月。有網友調侃:“落后3分鐘,提車晚一年,這搶購比雙十一還刺激!”更夸張的是,部分準現車已經交付,雷軍還親自為車主開車門,這服務夠貼心——不過也有鎖單后發現提車要等一年的用戶,轉頭就鬧著退單,喊著“明年購置稅政策變了,現在不退就虧”。再加上友商在背后“推波助瀾”,說什么“等YU7不如看我們”,退單投訴的聲音一下多了起來。
友商這邊更沒閑著,直接開啟“截胡大戰”。聽說小米訂單火爆,幾家車企立馬推出“鎖單補貼”:只要你是YU7的鎖單用戶,轉買我家車就送5000塊。這招夠狠,更絕的是,有些友商的銷售直接“游說”用戶,甚至暗戳戳吐槽YU7的缺點。雷軍在直播里都急了:“要競爭就光明正大,別詆毀對手,有優勢就擺出來!”
最熱鬧的還得數自媒體。現在寫車圈內容,不提小米YU7都沒流量。于是這群人開始“左右互搏”:今天發視頻吐槽“YU7定價太貴,不如某品牌”,明天又夸“YU7配置真香,同價位沒對手”。網友都看樂了:“這是同一批人嗎?昨天罵今天夸,流量密碼被他們玩明白了。”
說到底,YU7的火爆讓各方都“忙”了起來——消費者搶著鎖單,友商急著截胡,自媒體追著蹭流量。這恰恰說明,小米這次真的戳中了市場需求:20萬出頭的價格,能買到配置不輸50萬級車型的產品,再加上小米的生態聯動,確實有吸引力。
當然,YU7也不是沒槽點,比如提車周期長、部分配置需要選裝,但這些問題在“爆單”面前都成了小事。用網友的話說:“只要車好,等一年也值。”至于友商的截胡和自媒體的吐槽,反而像給YU7免費打廣告——畢竟,沒人討論的車,才真的涼了。
看來,小米這次不僅在手機上“卷”出了名堂,在汽車圈也玩明白了。接下來,就看YU7能不能把熱度持續下去,真正在市場站穩腳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