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濟南中央商務區,市場主體超15萬戶,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建筑工程等類型案件數量連年攀升。然而,在年收案數穩步增長、案由日漸復雜的情況下,歷下區人民法院姚家人民法庭的案件經過調解化解的比例卻能在六成以上,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審判業務高質量發展,打造‘全流程’調解模式,持續擦亮‘薪安企盈’品牌?!币曳ㄍネラL阮斌揭秘道。近年來,姚家法庭始終堅持與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與轄區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做實指導調解法定職能,將調解貫穿于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全流程,實質化解糾紛,為轄區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2024年,姚家法庭被山東高院命名為“楓橋式人民法庭”,推動做實專業性行業性調解工作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選編(六)》。
(庭審現場)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
以黨建引領審判業務高質量發展
“楓橋經驗”之所以歷久彌新,充滿生機活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社會治理的全過程、落實到基層治理的第一線。
近年來,姚家法庭突出“四強”黨支部建設標準,創新推行“1314”黨建工作法,實現了黨的建設與審判業務從“物理疊加”到“化學反應”的轉變。
阮斌介紹,所謂“1314”黨建工作法,即突出“1”個核心、堅持“3”大理念、圍繞“1”條主線、聯動“4”方力量。
姚家法庭依托黨建賦能,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審判業務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堅持組織設置向一線延伸,將支部11名黨員分配到10個辦案團隊,實現黨組織的網絡全覆蓋。堅持黨建成效在一線檢驗,經常把支委會開在庭審、調解和信訪工作一線,哪里是訴調工作的重難點,黨支部就在哪里發力,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就在哪里凸顯。
樹牢“一站通辦”、“抓前端、治未病”、“公正與效率”的理念,圍繞群眾關心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將司法功能從訴前延伸至訴中、訴后;主動走訪街道社區企業,傾聽呼聲,回應訴求;大力推行案件專業化、精細化審理,不斷壓縮案件審理周期,提高審判質效。
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審判工作主線,持續升級訴訟服務體系,規范訴訟服務流程和標準,完善適老適殘適弱服務措施,推行上門調解、法律咨詢、訴訟引導,走到群眾身邊“望聞問切”。
主動與轄區村居、學校、企業、機關等四方力量構建聯動機制,建立服務轄區矩陣。落實府院聯動工作機制,創新“一調四聯”調解模式,大量勞動爭議案件在訴前得以實質性化解。
榮譽證明成效,近日,姚家法庭黨支部榮獲2024年度歷下區委評選的“五星黨支部”榮譽稱號;《“1314工作法”打造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獲評全省法院黨建與業務融合典型案例。
(開展黨支部活動)
做優“薪安企盈”品牌
繪就和諧勞動關系新“楓”景
“她無故曠工并鼓動學員退費,導致校區生源大量流失,給學校造成惡劣影響,必須給我個說法!”
“學校無故將我辭退,經濟賠償金我一分也不退讓!”
日前,某教育培訓學校與原在該校擔任教師的王某互相將對方訴至歷下區法院。時隔幾個月,雙方當事人再次相見,火藥味依舊十足,矛盾沖突尖銳。
“兩個案件一并處理,分別疏通矛盾,或許可以得到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必撠煂徖泶税傅囊曳ㄍシü僦炝兆聊ブ?,以調解員為補充,可以多維度促進案結事了。于是,在朱琳的指導下,特邀調解員周世萍著手對案件進行調解。周世萍曾在勞動仲裁部門工作近20年,經驗豐富、法律知識充足。
為找到雙方利益平衡點,周世萍“背靠背”跟雙方當事人反復溝通,探究解決策略,增強當事人協商解決意愿。經過多輪調解,雙方通過換位思考、平衡利益得失,最終達成一致調解意見,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2021年5月,歷下區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設立勞動法庭,充分發揮審判機構專門化、審判人員專職化的優勢,專門審理勞動爭議案件。
因轄區企業總部眾多,用工量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勞動爭議糾紛也連年攀升,數量龐大。“大量勞動爭議案件在訴至法院之前,已經經歷過工會調解、仲裁裁決等程序,但凡訴至法院的,大都是處理起來較為棘手的案件。”朱琳介紹。
為有效化解矛盾,維護轄區勞動關系和諧與社會穩定,姚家法庭在勞動爭議“萌芽、訴前、訴中、判后”四個階段積極履行支持和指導調解法定職能,將調解指導覆蓋“全流程”。
與此同時,法庭充分發揮司法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促推解紛資源整合,實現各類調解協調聯動,形成勞動爭議大調解工作格局。推動“四調聯動”,打造勞動爭議多元解紛平臺,實現企業調解、工會調解、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協作與聯動,設立聯絡員,互相派駐調解人員,促推各類調解組織優勢互補,形成解紛合力。統合“四輪調解”,引導企業內部調解委員會對勞動爭議進行首輪調解,指導工會進行第二輪調解,支持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第三輪調解,最后由法庭組織第四輪調解,實行分層遞進式調解模式。經過全鏈條調解、層層過濾,勞動爭議化解率達75%。聚合“四方力量”,針對企業、工會、仲裁促成調解的糾紛,勞動法庭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分析反饋調解協議確認情況,放大調解示范效應,提升公眾對調解工作的接受度與信任度。
通過完善“調裁審執”銜接機制,密織解紛網絡,姚家法庭讓“薪安企盈”品牌成為彰顯區域法治溫度、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閃亮名片。
(到企業走訪調研)
做強專業審判
以高質量司法賦能基層社會治理
除了勞動爭議案件,姚家法庭還負責審理轄區各類民商事案件?;橐黾彝グ讣?、建筑工程案件、民間借貸案件,各種類型案件交織,使得姚家法庭成為省內派出法庭中受理案件類型最復雜的法庭之一。
完善矛盾糾紛預防機制,是人民法庭的必修課。近年來,姚家法庭在各類矛盾糾紛處理過程中把指導人民調解、促進多元解紛的工作做實,注重非訴訟方式及時就地化解,為轄區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筑牢法治根基,讓“楓橋經驗”在新時代持續煥發光彩。
根據最高法院的要求,法庭選派法官入駐轄區綜治中心,推進矛盾糾紛化解陣地前移,指導專業性、行業性調解,對轄區存在的矛盾糾紛或隱患進行預防化解。
打造專業化調審團隊,探索建立特邀退休法官調解員、特邀人民調解員、承辦法官全程督導調解的“三位一體”調解體系。
法庭認真落實指導調解職能,定期組織調解員培訓,有力提升調解員專業化水平。自2022年起聘任省、市、區三級法院退休法官擔任特邀調解員,充分發揮他們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豐富的司法經驗,高效化解疑難復雜糾紛。注重引導調解員在調解過程中查找糾紛成因,由調審團隊牽頭制定“一攬子”調解方案,實質化解糾紛。
“法庭11名法官都是中青年干警,個個業務素質過硬;我們聘用的16名調解員全部是黨員,都是曾在原崗位發光發熱的骨干……”阮斌細數起法庭的得力干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23年,姚家法庭受理案件數4897件,經調解化解的比例近六成;2024年,受理案件6182件,經調解化解的比例近七成……姚家法庭在糾紛多元化解、矛盾實質化解工作中交出亮眼答卷。
(調解現場)
做好服務大局
向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發力
“感謝法庭多方協調,幫助我們公司順利渡過了難關!”
位于歷下區的某建筑企業,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承建涉及民生經濟發展的建設項目,受多種因素影響,自2022年開始,該企業拖欠數百家材料供應商的材料款,若處理不當,不但會波及建筑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還可能會引起“保交樓”“工資清欠”等連鎖反應。
姚家法庭針對該建筑企業的糾紛,量身定制調解工作方案,成功調解171件涉該建筑企業的買賣合同糾紛,涉案金額約2.3億元。案件處理過程中,涉案的建設項目均未因財產保全措施產生停工影響,該建筑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姚家法庭地處中央商務區核心位置,法庭從中央商務區發展高度謀篇布局,緊緊圍繞轄區經濟發展大局,統籌兼顧,優化司法供給,在這片騰飛向上的熱土上繪就法治化營商環境好“楓”景。
科學配置司法資源,形成以姚家法庭為主體,聯動姚家街道、智遠街道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基層解紛格局。法庭除對勞動爭議糾紛專業化審判外,對建設工程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租賃合同糾紛等均組建專業化審判隊伍,規范辦理流程,統一司法裁判尺度。
加強城市更新改造領域的糾紛化解力度。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城市更新項目會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糾紛。姚家法庭針對轄區內可能存在潛在風險的社會問題,及時向轄區黨委及有關主管機關提出法律風險防控預案,推動防范轄區重大項目實施等存在的法律風險和治理風險;對已經發生矛盾糾紛的社會問題,能適時依法提出可能適用的法律依據,持續加大司法供給。此外,姚家法庭法官走進社區為廣大群眾答疑解惑,法治宣傳精準到位,有力推進市域治理法治化。
姚家法庭還充分發揮司法建議引領社會治理、判后指引預防矛盾糾紛的效能,著力解決審判工作中發現的可能影響營商環境的共性問題、風險隱患。通過發放司法建議、召開企業座談,向社會發出“司法預警”,為糾紛“把脈開方”,推動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水平。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到姚家法庭視察工作)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礎,貼近基層,融入一線,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前沿陣地。姚家法庭將繼續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為契機,以法治思維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為構建更加和諧穩定法治的社會環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