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持續深化,中國將不斷迭代升級發展模式,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共享發展經驗,攜手構建更加智能、綠色、人文的未來城市共同體,讓智慧城市成為照亮人類城市文明未來的燈塔。
本文 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接受記者周奕璇的采訪內容整理,文章來源于“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文大約2000字,讀完約4分鐘。
據巴西《請看》周刊網站近日刊登題為《連綿高山、摩天大樓和隧道:中國重慶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實驗室》的文章,關注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文章稱,與許多其他中國城市一樣,科技被視為重慶城市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這座智慧城市依托大規模數據監測與分析系統,持續優化城市日常運行效率。當全球城市空間普遍面臨飽和困境時,中國正以實踐證明:憑借數據賦能、工程創新與規劃雄心,總能開拓出城市新維度。
據俄羅斯媒體Dzen.ru網此前報道,在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中國深圳市獲2024年度“世界智慧城市大獎”。報道稱,深圳市通過數字化建設、先進的城市管理手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等,解決人口密度大、資源有限以及環境等問題,進而實現城市轉型,還將通過高速寬帶接入、數字孿生技術、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智慧城市新模式。
近年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成績亮眼,各地形成了一批可推廣的智慧城市建設成果。一是城市數據底座日漸夯實,各地超前部署數據基礎設施,探索“采存算管用安”一體化模式,打通數據共享堵點,構建城市智能中樞,促進數據服務覆蓋全域。二是數據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無證明通辦”、康養智能診斷、居民碳普惠等特色應用不斷涌現,為城市經濟、治理和服務提質增效。三是數字化轉型生態持續創新,各地探索數據專區、跨境流動、數據專員等新模式,推動數據產權、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等基礎制度的創新實踐。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呈現出鮮明特點。在推進思路上,注重“系統謀劃、整體重塑”。各地創新數字化轉型規劃體系,重塑技術架構,促進一體化建設與業務協同。在構建機理上,踐行“數據融合、模型智能”的理念。“AI CITY”的發展模式逐漸興起,通過“大模型+知識庫”改造信息化系統,利用大模型的能力訓練城市大模型,打造具備自感知、自適應等能力的城市智能體,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在機制模式上,強調“一體運維、長效運營”。各地創新工作模式與長效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從“重建輕運”向“管運協同”轉變。
中國智慧城市的深入發展,離不開政策引導與技術革新。
一方面,一系列政策舉措為智慧城市建設指明方向、提供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早在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就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年,中國提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強調數據驅動、以人為本、統籌集約、注重實效;2024年5月,國家數據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城市作為統籌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綜合載體,以數據融通、開發利用貫穿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建設始終。
另一方面,一系列數智技術加快應用,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例如,互聯網技術支撐萬物互聯,推動城市治理中各環節各要素互聯互通;大數據技術支撐構建城市運行“全息圖”,助力更加全面精準地洞察城市運行狀態,實現關口前移、源頭治理;人工智能貫穿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各個環節,驅動城市智能化進階,有效提升城市精細精準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效能;區塊鏈技術通過新的信任機制改變數據和信息的連接方式,為可信數據交互提供了有效技術手段。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智慧城市作為一種新型的城市發展模式,正在受到世界范圍內的高度關注。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經驗,能夠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借鑒:制度與技術并重,強調整體性重塑技術架構和推進適數化制度創新。建設與運營并重,創新運維運營模式,構建全生命周期長效運營機制。中樞與末梢并重,建立城市數字化共性基礎,完善智能中樞系統,同時注重邊緣末梢的智能感知和響應。數據和場景并重,圍繞數據基礎制度和場景應用,推動數據流通利用和場景創新。發展和安全并重,統籌城市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韌性建設,拓展智慧城市安全范疇。
未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持續深化,中國將不斷迭代升級發展模式,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共享發展經驗,攜手構建更加智能、綠色、人文的未來城市共同體,讓智慧城市成為照亮人類城市文明未來的燈塔。■
文章來源于“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