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盟干的這事,說出來能讓人大跌眼鏡。
就跟你好心給鄰居送了碗紅燒肉,轉頭他就把你家柴火垛給點了似的,透著一股沒良心的賤勁兒。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在涉及中國對俄立場和貿易政策方面的一番大放厥詞,對中國提出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抨擊”,并認為她的演講猶如一次“重大攤牌”。
這事兒得從稀土說起。
6月份咱們還特意放話,說歐盟的電動車、風電都離不開稀土,咱們不會卡脖子,還特批了4家公司給歐洲供稀土磁鐵。
那會兒美國正掄著關稅大棒往歐盟頭上砸,明眼人都覺得歐盟該跟咱們遞個眼神,哪怕不結盟,至少別互相拆臺。
結果呢?這貨反手就給了咱們兩記悶拳。
先是原定7月的中歐經貿峰會,歐盟那邊突然變卦,說取消就取消,理由牽強得可笑——"中國限制歐洲企業,稀土給得不夠"。
合著咱們給你開綠燈是義務,少給點就成了"限制"?
緊接著,宣布500萬歐元以上的醫療設備招標,直接把中國企業拉黑了。
說句題外話,咱們的醫療產業這些年跟坐了火箭似的,超聲設備、監護儀這些玩意兒在歐洲醫院都快成標配了,歐盟這是眼看自家飯碗被搶,急得跳腳了。
咱這邊也沒慣著,反手就是一套組合拳。
7月5日起,歐盟白蘭地進中國,關稅直接飆到27%-34%。
愛喝酒的都知道,法國白蘭地去年在中國賣了快200億,這一下,估計得有不少酒莊連夜改賣青島啤酒。
醫療設備招標?行啊,你不讓咱玩,咱也不帶你玩了,以后中國政府的醫療招標,歐盟企業也別想沾邊。
然后是稀土,你不是嫌給得不夠嗎?那咱就加幾道審批,公章多蓋幾個,哪天心情不好了,說停就停,看誰耗得起。
這就有意思了,歐盟正被美國按在地上摩擦,為啥非要轉身咬咱們一口?
先說第一個原因,純粹是被咱中國的發展速度嚇破了膽。
就拿電動車來說,三年前歐洲人還嘲笑咱們的電動車是"老頭樂",結果現在中國電車在歐洲市場占了30%,比亞迪、蔚來這些牌子在巴黎街頭跑的比雷諾還多。
歐盟急啊,組織了一堆專家開會,最后得出結論:就算現在把全歐洲的工程師綁在生產線上,也追不上中國電車的迭代速度。
更讓他們坐不住的是醫療產業,以前歐洲的醫療設備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一臺CT機賣咱們幾百萬,現在咱們的聯影、邁瑞不光質量趕上了,價格還便宜一半,歐洲醫院采購咱設備的越來越多。
這就跟班里的學渣突然發現同桌從第三名沖到了第一,自己連作業都抄不上了,除了嫉妒還能有啥?
第二個原因,歐盟總覺得中國在偷偷幫俄羅斯,可他們不想想,真要是全力援俄,歐洲的能源供應早斷了,稀土供應也早斷了。
歐盟里的那些東歐國家,比如波蘭、立陶宛,打心底里怕俄羅斯,總覺得中國跟俄羅斯走得近,就是在"威脅"他們。
其實他們不想想,真要是俄羅斯想動他們,就憑歐盟那點軍力,連給普京塞牙縫都不夠,也就是咱們在中間勸著,才沒出大岔子。
最關鍵的是第三個原因——想把中國當投名狀,去跟美國討好處。
歐盟盤算著,只要跟中國翻臉,美國說不定就會手下留情,把加給歐洲汽車的關稅給免了。他們覺得自己是美國的"親兒子",只要表忠心,就能從美國那兒撈點好處。
歐盟就是典型的"跪族",但他們跪得特別有"特色"——誰的拳頭硬就跪誰。
歷史上這種事兒多了去了。
當年英國稱霸世界的時候,歐洲大陸的國家今天跟英國結盟,明天跟法國翻臉,全看誰的艦隊更厲害。
但他們忘了,中國不是當年的秦國,歐盟也不是當年的六國。咱們手里有稀土這張王牌,還有全球最大的市場。
歐盟這次背刺,其實是件好事,它讓咱們徹底看清了某些國家的真面目——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也讓咱們明白了,對付"白眼狼",光靠善意是沒用的,得手里有家伙,腰桿才能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