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放大招了!這次他揚言要對不配合的國家征收高達70%的關稅,還直接點了12個國家的名,說它們上了“黑名單”。
特朗普這人大家都不陌生,從他當總統那會兒起,就一直嚷嚷著“美國優先”,老覺得美國在國際貿易里吃了大虧。所以他上臺后就沒少拿關稅當武器,跟不少國家掐過架。
這次他又故技重施,直接放話要對不配合的國家收70%的關稅,還列了個“黑名單”,點了12個國家的名。2025年7月4日這消息一公布,全球股市立馬跳水,各國政府和企業都慌了神。這感覺是要掀起一場新的貿易大戰啊。
政策背景:為啥要這么干?
特朗普這政策背后其實沒啥新鮮花樣,說白了還是那套老思路:保護美國國內產業。他一直覺得美國在全球貿易里太吃虧了,好多國家對美國商品收高關稅,或者搞點啥貿易壁壘,讓美國貨進不去他們的市場。
他心里不平衡,覺得憑啥美國敞開大門讓人家賺錢,人家卻不讓美國貨進去?這不公平!所以他就想了個招,叫“對等關稅”,意思是你對我商品收多少稅,我就對你收多少,甚至加碼收更多,逼你跟我好好談。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這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特朗普當年當總統時就跟中國、歐盟、日本這些地方打過貿易戰,動不動就揮關稅大棒。
這次他卷土重來,估計是覺得美國制造業還不夠強,想通過高關稅把外國貨擋在門外,給美國企業騰出空間。
加上現在全球經濟有點亂,他可能還想借這機會撈點政治資本,喊喊口號,給支持者打打氣。不過這招聽著挺硬氣,實際操作起來可沒那么簡單。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70%關稅咋來的?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先扔了個大炸彈,說要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啥是對等關稅?就是根據各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水平,美國也照著這個標準對他們出口到美國的貨收稅。
比如你對我收20%,我就對你收20%,你收50%,我就收50%,甚至更高。這政策一公布,全球嘩然,反對聲浪太大,他沒辦法,只好先按個暫停鍵,給了各國90天時間談判,截止日期是7月9日。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結果呢,眼瞅著7月9日快到了,談判沒啥大進展。各國要么不愿意讓步,要么覺得這政策太離譜,根本談不下去。特朗普一看這架勢,急了。
7月4日,他直接宣布已經簽好了12封關稅信函,準備7月7日寄出去。這12封信就是給“黑名單”上那12個國家的“最后通牒”,里面明明白白寫著要對這些國家的商品征收多高關稅,最高能到70%。
這70%的數字咋定的?其實也沒啥特別復雜的公式,就是特朗普想震懾一下這些國家,稅率定得高高的,讓對方知道不配合的代價有多大。
不過具體到每個國家,稅率可能不一樣,有的50%,有的70%,得看他們跟美國的貿易關系咋樣,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有多高。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這12個國家是誰?
這12個國家到底是哪些呢?據說分別是萊索托、馬達加斯加、泰國、越南、印度、日本、韓國、巴西、澳大利亞、德國、法國、意大利。
這名單挺有意思,既有經濟小國,也有發達國家,分布在全球各地,感覺特朗普是想“殺雞儆猴”,不管你大小,一律收拾。
先看看小國家。比如萊索托,這地方在非洲南部,全國GDP才25億美元,主要靠出口服裝活著。服裝出口占它經濟的半壁江山,好多還是賣到美國。現在美國要收50%甚至更高的關稅,萊索托這經濟直接就懵了。
出口成本一漲,美國買家肯定不干,訂單一少,工廠關門,工人失業,日子更不好過。馬達加斯加也差不多,靠紡織品和農產品出口,經濟底子薄,被這么一搞,估計得哭爹喊娘。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再看看泰國和越南,這倆國家是東南亞的出口大戶。泰國靠農產品和電子產品,越南則是服裝和鞋子的生產基地。
過去幾年,越南因為成本低,接了不少從中國轉出去的訂單,出口到美國的東西蹭蹭漲。現在特朗普一抬關稅,越南貨在美國賣不動,企業利潤被壓得喘不過氣,經濟增速肯定得受影響。
大國家呢?像日本、韓國、德國、法國這些發達經濟體,情況稍微好點。它們經濟體量大,產業多元化,不全靠對美出口。比如日本,汽車和電子產品是主力,但它在全球市場都有份兒,美國加稅傷是傷,不至于傷筋動骨。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德國也一樣,高端制造業牛得很,關稅高了就漲價,美國消費者多掏錢唄。印度稍微特殊點,它IT服務出口強,但紡織品和農產品對美出口也不少,70%關稅一砸,得趕緊找新市場。
巴西靠大宗商品,澳大利亞靠礦產和農產品,這倆國家對美出口不算核心,但關稅一加,日子肯定不好過。意大利時裝和奢侈品可能得漲價,美國有錢人還得接著買,但普通貨就懸了。
這12個國家經濟情況差別大,受沖擊的程度也不一樣。不過有一點共通:沒人想跟美國硬碰硬,都得想辦法應對。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這政策一出,國際社會炸開了鍋,罵聲那是鋪天蓋地。幾乎所有國家都覺得美國這是在搞貿易保護主義,把全球貿易秩序往溝里帶。
反應最激烈的是印度,直接跑去世界貿易組織(WTO)告狀,說美國這招違反國際規則,還準備對美國商品收報復性關稅,擺明了要干一架。
日本和歐盟(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也不含糊,馬上放話要反制。日本汽車產業壓力大,歐盟更不爽,早就跟特朗普不對付,這回估計得聯手加稅,把美國貨擋回去。
韓國有點兩難,總統李在明說談判卡殼了,估計得妥協點啥,畢竟韓國汽車和電子產品離不開美國市場。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小國家像萊索托和馬達加斯加沒啥還手之力,只能干瞪眼,盼著WTO能管管。泰國和越南也在找退路,可能得多往歐洲和亞洲賣貨。巴西和澳大利亞態度稍微淡定,但也在研究咋減少損失。
總之,全球都被特朗普這招逼急了。WTO也坐不住了,說要調查美國這政策是不是違規。各國都在忙著應對,貿易戰的氣氛是越來越濃了。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這政策到底傷誰?
這70%關稅一砸,影響可不小,全球經濟都得跟著抖三抖。關稅一高,進口貨價格肯定漲,美國消費者得掏更多錢買東西。
比如越南的衣服、日本的車、意大利的包,啥都貴了,生活成本蹭蹭往上漲。通脹本來就不好控制,這下更得頭疼。尤其普通人日子不好過,錢包縮水,誰還敢多花錢?
美國企業也跑不掉。好多工廠靠全球供應鏈活著,比如從泰國進口零件,從德國買設備。現在原材料價格一漲,生產成本跟著飆,產品競爭力就下來了。
特別是中小企業,本來利潤就薄,再這么一壓,可能直接倒閉。大企業像蘋果、通用汽車這種,可能得把工廠再挪挪地方,成本也不低。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放大到全球,貿易秩序被打得稀碎。跨國公司得重新調整供應鏈,比如從越南搬到墨西哥,從泰國挪到印尼,折騰得夠嗆。全球貿易量一縮,經濟增速就得放緩。
短期看,美國政府能多收點關稅,財政收入漲點,但長期看,貿易戰沒贏家。供應鏈一亂,物價一漲,失業一多,全球經濟可能得滑向衰退。
還有個問題,這政策還可能加劇全球經濟不平等。發達國家有錢有技術,能扛得住,小國和發展中國家卻得吃大虧。時間一長,貧富差距拉得更大,國際矛盾也得加深。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特朗普這關稅大棒揮得挺狠,看著挺硬氣,但風險真不小。短期內,美國政府能多撈點稅錢,給國內企業點喘息空間,還能喊喊“美國優先”的口號哄哄選民。
但長遠看,這招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全球經濟一體化搞了這么多年,大家都綁在一根繩上,你一刀下去,誰都得疼。
貿易戰打起來沒啥意思,最后都是兩敗俱傷。希望特朗普能冷靜點,別真把全球經濟拖進泥潭。
特朗普:不配合的國家征收70%關稅,有12個國家上了“黑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