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寫給那些天天念叨"等退休就買輛房車環游中國",結果連自家車庫里那輛代步車都懶得開的準退休族。
別天真了,真正能自駕游的退休族,十個里挑不出一個。
你抖音里刷到的那些開著改裝SUV穿越318國道、舉著自拍桿在青海湖邊嘚瑟的銀發族,99%都不是普通老百姓。
真實情況是,大多數退休老人的自駕游計劃,早在4S店報價單前就胎死腹中了。
你以為退休能說走就走?等真退休了才發現,自駕游根本不是想不想,而是配不配。
第一,錢從哪出?
現在隨便一輛能跑長途的SUV,落地至少20萬,夠普通老人攢五年養老金。更別說動輒四五十萬的房車,那得把老本掏空。加油站95號汽油破8塊時,多少老頭的手都在抖。
第二,老骨頭經不起顛簸嗎?
60歲以后,腰椎間盤和方向盤注定是仇人。連續開兩小時車,老腰就像被電鉆懟著。遇上318國道那種七十二拐,怕是還沒到拉薩就得叫救護車。更別提服務區睡折疊床落枕、高原反應吃救心丸的狼狽相。
所以,真正能上路的,都不是一般人,各位可以仔細觀察那些真正自駕的銀發族,逃不出這五類人:
第一類:養老金夠加油的人上人,每月退休金1萬打底。人家加油從來不看價格表,服務區吃30元自助餐眼都不眨。你還在算計ETC過路費時,人家已經開著重型房車在三亞過冬了。
第二類:兒女有本事,兒子在阿里當P8,閨女在投行做VP,直接給老爹提輛頂配普拉多,這種老人朋友圈定位,今天呼倫貝爾明天西雙版納,其實都是兒女用年終獎買的單。不過這種孝心自駕游,一百個家庭難出一個。
第三類:跟風組團的夕陽紅車隊,二十輛白色CR-V貼著統一車貼,頭車拿著對講機喊"前方500米廁所",尾車永遠在找掉隊的隊友。這種自駕游本質是移動養老院,屬于互助的性質。
第四類:兩口一起陪伴出行,副駕坐著罵了四十年的老伴,后座堆著降壓藥和暖水瓶。導航永遠選最短路線,結果開進山溝里喂蚊子。這種受罪式自駕,就圖個我沒老到開不動的倔強。
其實,多數老人早被生活壓力繳了車鑰匙。
你以為所有老人都向往公路電影般的自由?
真相是,菜市場停車費漲到5塊錢后,他們連買菜都改乘公交了。
對經歷過糧票年代的這代人來說,看著油箱指針往下掉就像在抽血。他們更愿意把退休金換成孫子補習班的課時費,或者存著應付下一次支架手術。
所以各位,別被網紅爺爺們的車輪騙了!
短視頻里那些"70歲穿越無人區"的爆款內容,和現實中守著電視等《養生堂》的老人,根本是兩個物種。
普通人還是該想通了就想通了吧,自駕游從來不是退休必修課,那些把車鑰匙換成公園年卡的老人,照樣把夕陽紅過成了朝陽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