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與南寧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廣西與上??箲鹬械膰H互助”特展于7月6日在南寧市博物館開展。
展覽聚焦上海與廣西抗戰中國際互助的感人事例,從個體生命去反映時代背景,分為“援戰:跨洋而來的并肩”“守護:硝煙里的雙向奔赴”“長留:和平年代的同袍印記”三個部分,以百余張珍貴的歷史圖片為載體,多角度講述上海與廣西在抗戰中的國際互助故事,生動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珍貴價值。
“這輛竹制的玩具獨輪車,是我們紀念館征集到的第一件實物藏品。這是原上海猶太難民約瑟夫捐贈給我們的,包含著他的童年回憶……”開展當天,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資深志愿者丁文琦和南寧博物館講解員一起,為首批觀展觀眾進行導賞。從何鳳山的“生命簽證”、約瑟夫的“玩具獨輪車”、凝結三代人情誼的“貝蒂婚紗”,到加入八路軍的傅萊醫生……他向觀眾娓娓道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實物背后的故事,告訴大家中猶兩個民族的人民,曾在中國大地上相濡以沫、共克時艱,最終共同迎來了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開展當天,《共同建設跨民族的精神家園》公眾講座舉行,為參觀后仍意猶未盡的觀眾較為系統梳理了二戰期間約兩萬名歐洲猶太難民在滬避難的歷史,介紹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建館理念、發展歷程和國際傳播工作。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紀念館征集而得的萬余件藏品已形成完整的史料鏈,尤其是原上海猶太難民捐贈的、反映歷史側面、濃縮動人故事的珍貴藏品,在紀念館講好中國故事和傳遞價值理念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本次展覽中,紀念館共計展出16件展品,包括約瑟夫的“獨輪車玩具”、凝結著貝蒂一家三代人情誼的婚紗、傅萊的醫學手稿,以及來滬猶太難民持有的德國護照、難民乘坐郵輪來滬的船票、在滬開辦診所的開業執照和在滬結婚的中文結婚證書等,具有一定代表性并能夠客觀反映這段歷史。其中,“貝蒂的婚紗”的復制品是首次在紀念館外亮相。貝蒂的婚紗為紀念館藏一級文物,復制品由紀念館聯合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龔勤理教授團隊,歷時一年精心制作而得。從布料材質、花紋和織法,到裁剪時的對花和縫制時的針法工藝,復制品都盡量原汁原味地還原了婚紗原件,為的是今后能夠讓更多觀眾在館外也欣賞到這件80多年前中西合璧、制作精美的婚紗,了解到已故的貝蒂女士對上海這片土地的深厚情誼,以及將這個感人故事世世代代傳遞下去的美好愿望。
“參觀這樣的展覽,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精神的洗禮。這些溫暖的互助故事也是歷史留給我們關于和平、合作與共生的珍貴啟示”。許多現場觀眾在參加導覽和講座后,與紀念館工作人員展開交流。大家紛紛表示,原本他們并不了解發生在上海的這段歷史,聽了今天的導覽和講座后,今后去到上海一定會去猶太難民紀念館看看。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廣西與上??箲鹬械膰H互助
展覽時間:2025年7月6日至10月8日
展覽地點:南寧博物館(廣西省南寧市五象新區龍堤路15號)二樓藝術特展廳
編輯:殷建華
來源: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