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2015年的《羋月傳》,不少觀眾對劇情褒貶不一,但所有彈幕卻出奇一致地被一個“小演員”俘獲——她就是劇中機靈古怪、萌到出圈的小羋月。
主打一個“人氣爆表”,哪怕一眾老戲骨同場飆戲,劉楚恬依然憑天生的靈氣成為全劇最受觀眾喜愛的存在。
更神奇的是,網友不僅全網為她瘋狂安利,還直接喊話:“小羋月,禁止整容!”話題一度霸榜熱搜。
可就在觀眾們都以為,這位小童星會憑這波熱度一路高歌時,她卻選擇“消失”在最紅的年紀。
這是為什么?如今她怎么樣了?
2009年,在泉州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一對父母迎來了自己此生唯一的珍寶--劉楚恬。她從小就有著一雙葡萄般的大眼睛和肉嘟嘟的小臉蛋,讓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喜歡。
小時候的劉楚恬不是那種鬧騰的小孩,反而有著出奇的安靜和靈氣。媽媽買了相機給她拍照,她總是乖乖坐好,一副自帶鏡頭感的小模特。
當同齡的小朋友還在沙灘上玩泥巴時,2歲的劉楚恬已經開始接廣告。她看到電視里有唱歌跳舞的節目,會跟著電視手舞足蹈,一副“老戲骨”上身的架勢。
媽媽把她的生活日常分享到社交平臺,沒想到意外吸引了大批網友的關注,連童裝品牌都主動找上門,希望她能做模特。
一切仿佛冥冥中注定。2歲成了搶手小模特,4歲走進演藝圈,劉楚恬的天賦與鏡頭緣在童年時就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初,父母只是把她帶去體驗生活、開闊眼界,卻沒想到這個小女孩的鏡頭感和表現力已經“拉滿”,小小年紀的她就開始成為綜藝和廣告界的新寵。
真正讓劉楚恬成為“全民閨女”的,是2015年的《羋月傳》。還記得劇中那場小羋月和父王的對戲嗎?
小小的她,仰著肉嘟嘟的臉,一臉傲嬌地質問楚威王:“你猜猜我是誰?”下一秒嘴巴一撅,氣呼呼跑出去,最后又咯咯笑著拍了拍“老虎”的屁股。這種靈氣與童趣,真的不是演出來的,是天生的鏡頭精靈。
這一年,6歲的劉楚恬火遍全國,甚至連不怎么看劇的網友都用上了她的表情包。
大牌導演、金牌編劇爭相邀約,和鞏俐、郭富城、成龍、雷佳音、包貝爾、宋佳等一線明星搭檔合作,春晚舞臺上,她和周杰倫一起表演《告白氣球》,成了央視春晚歷史上最小的“女主角”之一。
隨便發一張照片,都能沖上熱搜。廣告、綜藝、影視劇邀約不斷,合作品牌覆蓋了從嬰兒用品到汽車、從洗衣液到家電、美食,年收入輕松突破百萬。
短短兩三年時間,劉楚恬的童年已經走進了無數家庭的客廳。網友甚至玩笑稱:“又想騙我生個女兒了!”
更讓人驚嘆的是,劉楚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表演訓練,但她卻能把角色的精髓拿捏得恰到好處。
“知否知否”里,她飾演的小明蘭懂事、倔強、堅強,母親離世那場哭戲,觀眾隔著屏幕都想沖進去抱抱她。
無論是顏值,還是演技,都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也因此,她被封為“小小老戲骨”。
可是,童星的世界并不全是鮮花和掌聲。當劉楚恬成了熱播劇的“香餑餑”,家長面對“把孩子當搖錢樹”的質疑,承受的壓力也隨之而來。隱藏在光環背后的成長隱憂,也開始逐漸顯現。
她的父母顯然比很多人更清醒。每一次重要節點——比如要上小學、小升初等,父母總是毫不猶豫推掉大部分工作,堅持讓她回歸普通學生的生活。
哪怕導演親自登門求情,父母也愿意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放棄短暫的高光時刻。家里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滿腹的知識,比袋里的千金更值錢。”
這樣“慢下來”的決定,在當時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人覺得浪費機會,有人替她可惜。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父母的選擇是對的。
劉楚恬的演藝事業并沒有停止,只是行程被壓縮到寒暑假,平時上學、寫作業、上書法和美術班。她成績常年名列前茅,7門功課幾乎滿分,還在繪畫和書法比賽中獲獎。
她的成長軌跡不像很多童星那樣一味追趕熱度,而是“厚積薄發”,靜靜守著屬于自己的節奏。
轉眼間,劉楚恬已經15歲了。2023年,她再度登上春晚舞臺,亭亭玉立、氣質清麗。新劇《難哄》的劇照一經曝光,大家瞬間炸鍋:“這還是小時候那個肉乎乎的小羋月嗎?”
嬰兒肥褪去,五官更精致,校服少女氣質滿分,站在陽光下眉眼彎彎,渾身散發著青春靈動。網友們刷屏:“沒長歪,反而越長越耐看!”
她在新劇中飾演桑稚,從初中生的青澀到高中生的敏感,每個細節都拿捏得恰到好處,沒有“童星油膩感”,反而更有少女的自然與清澈。
與此同時,她的學習成績也令人驚艷:7門功課接近滿分,全市前50。演戲、學業兩不誤,真正做到了“德智體美勞”全能發展。
這一切的底色,恰恰是之前那些“慢下來”“沉淀下來”的日子帶來的能量。可童星的世界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幸運——有的人選擇繼續沖刺,有的人則一度迷失。
和劉楚恬一樣,張峻豪也是童星成名的典型代表。3歲走紅,5歲春晚,憑音樂和舞蹈天賦年入百萬,成為當年最紅的“小神童”。在外人看來,似乎又一個“天才少年”冉冉升起。
但風光背后,卻是極大的成長壓力。各類演出、影視綜藝排滿行程,年幼的他長期高強度工作,心理逐漸失衡。小學階段,張峻豪爆發嚴重的厭學情緒,與同齡人難以溝通,整個人仿佛與現實生活脫節。
就在很多家長還在名利面前猶豫時,張峻豪的父母選擇了果斷叫停演藝活動,讓孩子回歸普通校園,找回屬于自己的童年與童真。
雖然他逐漸淡出視野,但也由此規避了“童星反噬”的悲劇。這一切,無疑是家庭選擇的力量。
縱觀劉楚恬、張峻豪的成長,不難發現決定他們人生走向的,始終是家庭的選擇和父母的格局。
童星家庭面對的誘惑和壓力遠比普通人更多:一邊是名利與鮮花,一邊是孩子的健康與成長。
豪豪的爸媽也能在關鍵時刻向聚光燈說不,讓孩子遠離名利旋渦。事實證明,能為孩子“計深遠”的父母,才是真正有智慧的父母。
一個父母的見識與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成長路徑有多寬廣——不是一味地“快點跑”,而是在該扎根的時候扎根,在該奔跑的時候奔跑。
童星的成長軌跡,是一場關于“快與慢”的人生賽跑。
劉楚恬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不是一場沖刺,而是一段需要慢慢積累、細水長流的旅程。急于一時的繁花似錦,不如腳踏實地的厚積薄發;屬于孩子的世界,不該被名利吞噬,也不能被流量左右。
最終,無論成名還是沉淀,都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階段。真正能讓人走得長遠的,是家人的溫柔陪伴,是父母的長遠目光,是自己內心的篤定與純粹。
成長,不在于一時的高光,而在于慢慢來、走得穩、跑得遠。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慢下來”的時光里,攢夠底氣,最終“扶搖直上九萬里”。#劉楚恬#張峻豪#羋月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