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強化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根據中宣部等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安排,全國婦聯以“學習你我行”為主題,線下突出“一地一特色”,線上推出“聯聯來播報”,分層分類分眾開展巾幗大學習大宣講活動。為更好呈現各地大學習大宣講百花齊放的創新實踐,從5月16日起,全國婦聯女性之聲開設專題,每周兩篇集中展示各地活動成果,推動巾幗心向黨引領行動走深走實。
根據全國婦聯“學習你我行”巾幗大學習大宣講工作部署,海南省婦聯結合實際,圍繞“五項行動”“六件實事”分層分類分眾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講活動,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省共組織開展宣講活動1889場,覆蓋人數117.7萬人次,讓黨的創新理論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注入強勁精神動力。
第一篇章
“椰姐姐宣講團”
思想引領潤萬家
“椰姐姐宣講團”是海口市婦聯和海口市委文明辦聯合打造的一支精品巾幗宣講隊伍,創新構建“1+4+N”宣講體系,即1個市級“椰姐姐宣講團”核心團隊,4支區級特色分隊“小英巾幗說”、“龍騰華彩”、“益·她力量”、“巾幗美蘭”宣講隊,圍繞巾幗心向黨引領行動,通過接地氣有特色的宣傳宣講,讓黨的聲音如春風化雨,融入婦女群眾的日常生活。
海南省婦聯和海口市婦聯聯合舉辦“凝聚‘新’力量 共話‘新’發展”主題宣講活動
300場宣講觸達20萬人的“宣講盛況”。線下打造“行走的宣講課堂”,深入機關、校園、企業、自貿港重點園區、社區、農村、港澳臺僑婦女群體中開展小品、瓊劇唱講等特色活動300余場,受益人數20萬余人。線上創新“微宣講”模式,聯合FM104.4海口生活廣播,打造“姐姐加油”平臺,推出“椰姐姐微宣講”系列主題新媒體作品207期,該欄目被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智能全媒體委員會發布,獲評“智能傳播創新案例”。“椰姐姐微宣講”系列短視頻一經發布深受社會好評,迅速覆蓋椰城各女性圈層。
海口市“椰姐姐宣講團”走進基層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總結匯報會在海南自貿港·僑海創新創業園舉行。
創意表達讓思想引領“接地氣”。騎樓老街的茶攤前,海南話的“三句半”細數養老政策帶來的實惠;百姓大舞臺上,原創禁毒瓊劇《我的父親》用鮮活劇情敲響警鐘;社區廣場中央,鄉土調聲唱響就業政策宣傳新篇章。她們講家風,就說那些婦女們容易接受的感人親情故事;談男女平等,便用生動例子、百姓聽得懂的家常話,走村入戶,把國策講進大家心里。
第二篇章
五指山非遺宣講
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五指山間,164位女性非遺傳承人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執星光為筆,以宣講為墨,在鄉村振興畫卷上揮灑璀璨篇章。她們深諳“文化是鄉村的靈魂”,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香蘭帶領學員搶救性記錄黎錦“紡染織繡”古技,國家級非遺項目黎族服飾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孟麗則讓千年紋樣在“布黎布舍”的耳環手包中翩躚重生,帶動30余名鄉村婦女巧手生金。當黎族竹木器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黃海林的鼻簫聲回蕩校園,孩子們指尖纏繞彩線摹織圖騰,非遺的種子便在新一代心中扎下產業振興之根。
多維宣講構建“文化賦能矩陣”。非遺傳承人化身“文化信使”,線下深入村寨開設“非遺課堂”,黎族竹木器樂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在“三月三”節慶中以簫聲講述黎族天人哲學;線上借力《非遺里的中國》,黎族姑娘飛梭織錦的畫面征服億萬觀眾。更以“村秀+”破局——從村中走出來的繡娘讓自己的非遺服飾上了T臺,黎錦霓裳與鼻簫清音共舞,非遺市集里游客體驗織機經緯,讓深山技藝成為可觸可感的“旅游名片”。
“非遺課堂”中宣講員用生動的故事講述黎錦蘊含的圖騰意象。
山海聯動書寫“自信出海”新篇。?從博鰲論壇展示東方美學,到米蘭時裝周綻放苗繡華彩;從黃海林作為旅游大使攜鼻簫出訪20國,到劉香蘭的黎錦作品成為外交禮物……巾幗傳承人們推動黎苗文化跨越山海,使非遺從“活化石”蛻變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她們用古老悠揚的音樂宣講黎族文化根脈,用經緯間的精美手藝和匠心表達宣講優秀民族文化。
肩負非遺傳承使命的孩子們,正積極推動非遺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第三篇章
“黎花知音”繪就
服務婦女群眾的“文明新風”答卷
隨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好,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一項聚焦海南鄉村精神文明創建、服務海南少數民族農村婦女的“黎花知音”公益活動應運而生,120余堂“田野課堂”在昌江榕樹下、保亭田野間動情開講。
“黎花知音”鄉村課堂公益行進村授課
服務農村婦女備受好評。“黎花知音”心理專家把溝通知識變成婆媳相處的實用辦法,醫生把生育保護知識編成順口溜讓大家記牢,美育老師帶大家唱歌跳舞找樂趣……她們用婦女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宣講婆媳相處之道、生育健康知識、鄉村文化活動,讓貼心宣講入心潤心,推動家庭服務巾幗行動落到實處。這樣的宣講走進了婦女心里,服務也送到了家。就像發源地王下鄉,靠這些貼心的宣講服務,成了海南唯一獲得“時代風尚”學雷鋒最美文藝志愿服務社區的地方。
“黎花知音”鄉村課堂公益行進村授課
倡樹文明新風凱歌高唱。“黎花知音”公益團隊敏銳捕捉鄉村婚戀生態痛點,精心謀劃一堂跨越四市縣的“婚戀課堂”,以健康觀念取代彩禮攀比,在瓊島鄉野筑起一座座通往文明新風的橋梁。文藝領域志愿者丁柳元從北京帶來“元元培根行動”,用藝術為黎族婦女打開心靈視窗;省衛健委專家深入保亭白沙,把鄉村婦女生育保健知識融入日常。“黎花知音”鄉村課堂持續聚焦少數民族農村婦女精神文明需求,積極助力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為海南自貿港精神文明創建貢獻一份溫柔踏實的力量。
從“椰姐姐”用暖心故事
播撒思想火種
到五指山非遺
在鄉村振興里綻放巾幗風采
再到“黎花知音”把服務送到
婦女姐妹身邊
巾幗大學習大宣講
像一股鮮活的暖流
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每一寸肌理
這股力量
從海口的街巷到三亞的漁村
從文昌的椰林到儋州的田埂
從五指山的黎村到瓊中的苗寨
走遍全省19個市縣
百余個鄉鎮、上千個村莊
當黨的創新理論
像椰風海韻般浸潤海島
悄悄成為婦女群眾
心里的精神燈塔
千萬巾幗正帶著這份信念
在自貿港的熱土上發光發熱
讓智慧的光芒
照亮每一個奮斗的角落
來源/海南省婦聯
編輯/廖蕓卿
審簽/王慧瑩
監制/喬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