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俄軍向烏克蘭日托米爾附近的奧澤爾尼空軍基地發動了聯合導彈襲擊。
據烏克蘭空軍稱,俄軍當晚發射了7枚Kh-101巡航導彈、“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和6枚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打擊多個地區的目標,其中包括存放有大量外援物資的奧澤爾尼空軍基地。
奧澤爾尼空軍基地發生了爆炸。
奧澤爾尼空軍基地是烏克蘭軍事物資的重要中轉站。
通過此前社交媒體流傳的衛星照片顯示,這里的機場停機坪以及周邊區域堆滿了大量各式裝備和物資集裝箱,而附近的跑道上還停放有伊爾-76運輸機。據稱,每天都有大量飛機起降,將西方援助的物資運送到這個機場。
奧澤爾尼空軍基地滑行道上的伊爾-76運輸機群。
奧澤爾尼空軍基地的物資倉庫,室外堆放大量物資。
奧澤爾尼空軍基地堆放的物資,一側有一架作為紀念碑的圖-22“眼罩”超音速轟炸機,這是該基地的標志。
從這些衛星照片看,奧澤爾尼空軍基地的物資堆積如山。
如果排除烏克蘭采用誘餌戰術,堆放假目標故意吸引俄軍攻擊的話,那么這個基地必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打擊目標。
但如果真的像烏克蘭空軍公布的導彈數量,想要徹底摧毀這樣一個大型機場,亦或者是將散布在基地的各種物資全部炸毀,俄軍發射的這點導彈著實有點少。
經查過往信息發現,俄軍在6月份也對該基地進行過打擊,但或許是打擊效果不佳,7月9日晚才再次進行打擊。這或許從側面說明了當前俄軍遠程精確打擊彈藥數量不足,只能采取這種添油戰術,但卻無法徹底摧毀機場上堆放的戰略物資。
俄軍“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
這就牽扯出另外一個話題,即使是信息化時代的大規模戰爭,傳統的工業生產能力依然非常重要。多年的俄烏戰爭大量消耗雙方物資,就連普通的152毫米榴彈都成為了緊俏物資,更不要說精密的導彈武器了。
俄軍遠程精確制導彈藥本來就不多,目前也只能生產多少打多少,并不能集中起來使用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導致雖然俄軍時不時對烏克蘭目標進行遠程導彈襲擊,但整體打擊效果卻并不突出。
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做好未來戰爭準備,不僅僅在武器裝備和彈藥的先進性上要有保障,在數量規模上也必須能夠經得起現代戰爭的快速消耗,并能夠在戰爭一開始就集中力量將彈藥投射到目標上,以確保“一擊必殺”,而不能久拖不決!
大規模的彈藥儲備對于做好未來戰爭準備非常重要。
想要徹底破壞一個機場,其實需要海量的彈藥。
以這次襲擊的奧澤爾尼空軍基地為例。該機場建于1933年,1942年被德國空軍擴展。二戰后這里一直作為蘇聯遠程航空兵的轟炸機機場,部署有第15近衛重型轟炸航空兵師,1965年該機場開始接收圖-22K“眼罩”超音速轟炸機,后來還換裝過圖-22M2“逆火”超音速轟炸機。此外,該機場還駐扎有防空軍的第28防空師第894戰斗機團,該團先后裝備蘇-9截擊機、米格-23MLD戰斗機等。
奧澤爾尼空軍基地外作為標志的圖-22“眼罩”超音速轟炸機。
占地廣闊的奧澤爾尼空軍基地。
1994年,烏克蘭將該基地重新劃歸西部防空區。這里有多達30個堅固的機堡,還有多條跑道、滑行道以及附屬區域。
想要對這樣一個物資堆積如山的大型面目標進行有效打擊,就必須投入大量精確制導彈藥,并采用子母彈等面殺傷的末敏彈,才能對機場進行全面破壞。同時,還需要投入鉆地彈等對機堡等設施進行打擊,并對運輸機等戰略資產進行破壞。
這對于目前的俄軍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也導致了俄軍始終無法掐斷西方向烏克蘭的物資輸送渠道。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F-117使用激光制導炸彈對伊拉克永固機堡進行精確打擊,這種能力俄軍至今還不具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