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美歐貿易談判因汽車和飛機關稅問題進展緩慢。歐盟力推配額豁免,降低25%汽車和50%鋼鋁關稅,擬增加美國天然氣、大豆進口。美國考慮飛機關稅豁免以換取歐洲放松數字監管。雙方或簽原則性協議,鎖定10%基準關稅,避免8月1日起50%高關稅。歐盟若未達成協議,可能反制美國,引發貿易戰風險。
一、備受關注的歐美貿易談判,進展如何?
自2025年初美國總統特朗普重啟全球關稅政策以來,歐美貿易談判成為全球經濟關注的焦點。在特朗普宣布對歐盟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包括鋼鋁50%、汽車25%、其他商品10%基準關稅)并設定90天“關稅暫停期”后,歐盟迅速展開與美國的密集磋商,試圖避免貿易戰升級。
由于美英貿易談判進展更為迅速。英國通過承諾增加美國能源進口和開放金融服務市場,成功與美國簽訂了貿易協議,鎖定較低關稅水平,展現了更靈活的談判姿態,也讓市場對美國和歐盟的貿易談判充滿了期待。
根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表態,雙方目標是在7月9日“關稅暫緩期”截止前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但截至2025年7月10日,談判雖取得一定進展,卻未達成實質性突破。
歐盟談判代表在華盛頓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及貿易代表杰米森·格里爾進行了多輪會談。歐盟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增加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大豆等產品,降低工業品關稅,以及探索汽車關稅抵扣機制,以換取美國降低或豁免部分關稅。
近期,彭博社報道稱,歐盟與美國的貿易分歧正在快速縮小,即將達成一項初步協議,計劃為商用飛機、烈酒及部分醫療設備爭取關稅豁免。此外,歐盟還推動對汽車(25%)和鋼鋁(50%)關稅的配額豁免,以減輕對歐洲經濟的沖擊。
與美英貿易談判相比,美歐談判步伐明顯滯后。盡管歐盟經濟事務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談判“正在取得進展”,但他也承認未能在7月9日前達成全面協議非常遺憾,反映出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仍未彌合。
二、歐美達成貿易協議卡在哪里?
歐美貿易談判的停滯源于多重復雜因素,涉及經濟利益、歐盟核心經濟政策。在三個月的談判中,雙方雖然化解了大多數分歧,但以下兩個主要癥結,仍未最后達成。
一是汽車問題。
汽車是歐洲的優勢產業,更是歐盟經濟大國德國的核心產業。歐盟還在推動美國實施配額和豁免,以有效降低華盛頓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的25%關稅,以及對鋼鐵和鋁征收50%的關稅。但這些征稅的突破不會立即出現。
汽車關稅增加了歐洲制造商的成本和復雜性,這些制造商依賴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來銷售更大、更昂貴的運動型多功能車。這種情況對德國公司來說尤其嚴峻,因為他們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落后。
保時捷和梅賽德斯本周報告稱,由于北美和中國的交付量下降,汽車銷量下降。
然而,據知情人士稱,歐盟和美國正在討論一種所謂的抵消機制,該機制將允許在美國生產汽車的歐洲公司免關稅出口一定數量的產品。
這將使包括寶馬、梅賽德斯和大眾汽車公司的同名品牌在內的公司受益。保時捷和法拉利不在美國經營工廠,他們所有的汽車都從歐洲進口。
二是飛機問題。
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與美國將達成一項初步協議,該協議將免除商用飛機的部分關稅,這可能會提振空客公司(Airbus SE)。
空中客車公司不僅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噴氣式客機制造商,還通過復雜的零件和工廠編排來組裝其飛機,并已成為非洲大陸工業合作的象征。
空中客車公司的主要總部位于法國南部的圖盧茲,在那里擁有各種產品的總裝線,以及位于漢堡的另一個主要工廠。但多年來,這家飛機制造商已經擴大了其全球生產業務,包括中國的天津、阿拉巴馬州的莫比爾和加拿大的米拉貝爾。
這為空客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向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最大的航空市場的客戶銷售本地制造的噴氣式飛機。相比之下,波音只在美國生產飛機,因此該公司無法根據某些市場的潛在征稅調整其全球足跡。
歐盟將保護飛機制造商作為優先事項。歐盟行業負責人斯蒂芬·塞喬恩上個月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稱,空客公司不能受到美國波音公司的“不公平競爭”,因為這家歐洲飛機制造商面臨額外10%的關稅。他說:“如果我們不再平衡,我們將使一些領先行業得不到保護,因此這樣做符合經濟利益”。
但隨著本周談判的繼續,美國將向歐盟提供什么樣的飛機、飛機零部件關稅豁免還有待觀察。
好消息是,在上個月的巴黎航展上,美國運輸部長肖恩·達菲表示,他支持恢復1979年貿易協定的條款,該協定免除了飛機和飛機零部件的跨境貿易關稅。
三、在7月份剩下的20天中,美國和歐盟會簽訂貿易協議嗎?
截至2025年7月10日,距離8月1日美國對歐盟全面關稅上調至50%的最后期限僅剩20天,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較大,但也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
從目前媒體報道的進展來看,美歐談判正在加速。
歐盟委員會近期表示,雙方正就初步協議進行“最后階段”談判,重點鎖定10%基準關稅并為飛機、汽車等關鍵行業爭取豁免。彭博社報道稱,空客和部分德國汽車制造商有望受益,這顯示雙方在某些領域已接近共識。
不能達成協議的高關稅壓力,也將推動歐盟加速與美國的談判。
歐盟必須在8月1日之前達成一項初步貿易協議,該協議將鎖定10%的全面關稅稅率,同時談判代表試圖達成一項永久協議。如果未能在該日期之前達成協議,則意味著幾乎所有歐盟對美國出口的關稅都將躍升至50%。
根據歐盟的估計,美國的關稅現在涵蓋4450 億美元,約占其對美國出口的70%。在5月份的上一次預測中,歐盟委員會預估由于貿易戰,2025年歐盟經濟增長將從去年底預估的1.5%下滑至1.1%。
德國經濟研究所估算,若50%關稅生效,德國GDP短期內將下滑0.8%,長期損失高達2000億歐元。
對美國也有壓力。美國企業通常高度依賴歐盟供應鏈,高關稅將導致雙輸局面。這種經濟互相依賴為雙邊互相妥協提供了動力。
但在7月底前達成歐美貿易協議,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馮德萊恩明確表示,20天內敲定復雜條款的難度極高。即使達成原則性協議,后續執行細節仍需數月磋商。
與此同時,汽車和鋼鋁關稅的配額豁免談判進展,將考驗特朗普的靈活性,美國顯然希望用這個作為對歐盟增值稅和數字監管交換條件,但增值稅作為歐洲基本的經濟結構,不太可能取消。
此外,歐盟已準備對210億歐元美國商品加征50%關稅,并制定了950億歐元的備選反制清單。一旦特朗普對歐盟極限施壓,讓歐盟誤以為談判破裂,歐盟這種“以牙還牙”的反制措施可能加劇歐美對抗,導致貿易戰全面升級。
三郎認為,在7月剩余時間里,歐盟和美國有較高概率達成一項有限的“原則性協議”,鎖定10%基準關稅并為部分行業(如空客、汽車等)爭取豁免,以避免8月1日起的50%關稅沖擊。
然而,全面協議的達成可能推遲至秋季,需更多時間解決汽車、鋼鋁等復雜問題。歐盟內部的協調壓力和美國政策的不可預測性仍是最大變數。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