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紙
編輯 | 空紙
前言
“人有三急”,上廁所本該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小事,但在今天的公共空間里,竟然也能變得異常復雜。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社交媒體上吐槽,公共衛生間的男女標識設計越來越“離譜”,有的搞藝術、有的玩抽象,有的甚至充滿低俗暗示,讓人一不小心就走錯了門。
一些人戲稱,“不是文化人都不敢去廁所”,更有人調侃這是一種“廁所門口的學歷歧視”。
7月1日,《人民日報》終于就這一現象發聲,點名批評那些炫技的“藝術家”設計師,呼吁公共標識回歸功能本位。
這篇評論文章如同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引發網友熱議。公共衛生間標識設計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公眾的痛點如何形成?有沒有改進的方向和標準?
衛生間標識為何越來越難懂?
公共衛生間標識的主要功能,應當是讓人在最短時間內分辨出“男”與“女”,尤其是在應急狀態下,快速識別顯得格外重要。
然而,近年來大量所謂“藝術設計”卻本末倒置,把功能性拋在腦后,轉而追求視覺沖擊力和獨特風格,結果就是一場“上廁所前的智力考驗”。
不少景區、商業綜合體、文創園區將公共衛生間作為“品牌延伸”的一部分,不惜在門口大做文章:用古代人物、動物形象、線條符號代替傳統的男女符號。
有的設計甚至連圖案都省了,只留下兩個抽象幾何圖形,一個倒梯形、一個正梯形,讓人摸不著頭腦;有的地方干脆用漢字“凹”和“凸”來區分性別。
雖然設計師口口聲聲說是借用“形態對比”,但公眾普遍反感這種暗示意味濃厚的表達方式。
更離譜的是,個別商家竟然把明星照片印在廁所門口代替性別標識,比如武漢某地用鄧超和孫儷的頭像來區別男女廁位,雖然容易辨識性別,但對明星本人毫無尊重,也涉嫌侵犯肖像權。
類似事件頻出,使得公眾不僅難以辨認,甚至在精神層面感到不適與荒謬。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長期以來,這種設計亂象其實已經飽受詬病,只不過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直到《人民日報》在7月1日發文,才真正將這一問題推上風口浪尖。文章明確指出:衛生間標識設計要以使用者為核心,切勿為了炫技而制造“識別障礙”,強調藝術設計必須為實用讓路。
此文一出,網友紛紛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遇到的“奇葩廁所門”:有人曬出某處景區的衛生間標識,只用兩道線勾勒人物,男女造型幾乎相同,乍一看根本難以辨別;還有的地方干脆用動物形象,一個大象一個長頸鹿,完全不知所云;更有設計師自詡創意,將兩個人物姿態分別設計成“蹲”和“站”的動作,雖然有辨識度,但讓人不禁覺得不雅。
甚至還有部分標識加入了明顯的隱私部位輪廓,在公共場合尤其是有兒童使用者的場所,這種做法無疑極不合適。
標識本應具有“最大公約數”的普遍識別功能,而非成為設計師表達個人想法的藝術實驗場。
《人民日報》的文章不僅獲得了網友的大量點贊,也引發了各地方政府的反思。
據悉,湖北武漢某市場在接到市民反映后,已緊急更換了一個標識標錯的廁所門,以防止類似誤入事件再次發生。而陜西某博物館以傳統服飾造型為靈感,成功打造出一套識別性強、又富有文化意味的衛生間標識,更是被網友廣泛稱贊為“優質示范”。
呼吁統一規范刻不容緩
事實上,關于衛生間男女標識,中國早已有一套推薦標準。
最普遍、最容易被接受的方案是使用紅藍配色+簡潔圖形——女性穿裙裝、男性穿褲裝的小人形象,圖案直觀、配色統一,適用于各年齡層和識字能力不同的群體。
然而,這一推薦標準并非強制執行,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常被“創新設計”所替代。
很多設計公司和公共空間運營者,在缺乏監管和統一審美指導的前提下,往往更傾向于選擇“差異化”表達方式,以突出所謂的“品牌文化”或“藝術理念”。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們的“自我表達”凌駕于公眾體驗之上,導致功能性嚴重退化。
而在標識失誤帶來的實際影響中,不乏“誤入異性廁所”造成尷尬甚至安全隱患的真實案例。例如武漢一名男市民在某市場因門口標識與性別字樣相互矛盾而誤入女廁,險些釀成社交災難。若非他警覺地轉身離開,后果難以預料。該事件經由媒體曝光后,相關部門已迅速整改并道歉。
這一切都說明,公共標識雖然看似瑣碎,卻事關每一個人的切身體驗。一旦設計不當,不僅會帶來尷尬,還可能引發誤會、爭執,甚至侵犯他人隱私權益。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呼吁:應當出臺強制性的統一設計規范,對于公共衛生間標識的圖形、字體、配色、材質等細節進行明確規定,以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標準化管理,避免重復犯錯、浪費公共資源。
結語
上廁所這件小事,似乎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討論得如此熱烈。從網友的真實遭遇到人民日報的公開批評,再到地方政府的及時整改,這一場圍繞“廁所門口認不清”的風波,實則映射出我們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的諸多盲點。衛生間標識雖小,但關乎日常體驗、社會文明與城市細節管理的水平。
設計師的創意無可厚非,但必須在公共功能面前學會“讓步”。只有以“識別第一”為原則,把用戶體驗放在首位,才能設計出真正便利、高效又符合社會審美的公共標識。也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出臺統一標準,減少“藝術災難”,別讓大家在如廁前,還要陷入“門口的智力測試”。你覺得呢?是否也曾在這些標識面前感到無從下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