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昨天發布相關方案,將面向前沿科技、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建設一批高質量概念驗證平臺。根據《上海市高質量概念驗證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概念驗證平臺將成為上海科技創新布局和科技管理改革的重點任務,平臺最高可獲3000萬元資金支持,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孵化。
概念驗證,就是將創新概念和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潛在商業價值成果的活動,是鏈接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關鍵環節。通常,概念驗證兼具技術與市場可行性“雙驗證”功能,可有效降低研發風險、提高技術成熟度、增強社會資本吸引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報告提出,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4-2027年)》也提出“實施概念驗證中心建設計劃”。
前期,上海通過鼓勵各類創新主體自行建設、自主探索,概念驗證平臺建設呈現出多元主體參與、多領域分布、市場相對活躍的態勢。但對標國際,對表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要求,目前的概念驗證平臺建設還存在體系化布局不深、高質量科技成果供給不足、專業化服務體系能級不強等問題。為此,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教委四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聚焦兩大問題,也就是“布局什么”“怎么布局”。其中,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領域,將改革現有概念驗證平臺,提升其能力;在腦機接口、細胞與基因治療、硅光技術、第四代半導體等未來產業領域,將新建一批平臺;在量子科技、時空信息、類器官與再生醫學等前沿科技領域,將謀劃儲備一批平臺。
在具體細化操作中,上海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采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其中在戰略前沿、未來產業等領域,將強化頂層設計和體系化布局,同時也會鼓勵各創新主體自行探索、自主建設。此外,上海將引導概念驗證平臺向張江高新區集聚,尤其是在張江科學城、大零號灣、臨港新片區等重點區域,建設若干示范效應明顯的概念驗證平臺,吸引一批科技成果、人才、資金等要素集聚。
記者注意到,《實施方案》不僅對概念驗證平臺的布局和建設進行謀劃,還重點強調要構建“概念驗證服務體系”,包括技術創新支撐體系、科技成果初始驗證體系、科技成果實驗室驗證體系、貫穿全過程的市場化驗證體系。其中,針對早期成果,將鼓勵高校院所和醫療機構等建立成果池,落實經費,定期批量開展論證,形成“種子”清單。對更具潛在價值的實驗室成果,進一步挖掘其核心價值,開展原型樣機、小試等驗證,建立里程碑式支持與驗證服務機制。在此過程中,未來產業基金、項目經理人等,將積極參與概念驗證平臺的建設和管理。
為有效推動概念驗證平臺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還推出政策“組合拳”。在資金支持方面,針對戰略前沿、未來產業等領域的新建平臺,上海最高將給予3000萬元支持;對于創新主體自建平臺,將在綜合評估后對表現突出者給予每年不超過300萬元的后補助。此外,上海還將綜合運用信貸、保險、基金等多種市場化手段,加大金融賦能。
原標題:《利好未來產業!上海出臺新政支持“概念驗證”平臺建設,資助可達3000萬元》
欄目主編:任荃
來源:作者:文匯報 張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