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后正確的搶救方法是什么?看到有人溺水為什么不推薦馬上下水去救?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緊急情況的見證者或參與者。如果你掌握了急救知識,就能成為那個在緊急時刻挽救生命的人。
今天上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攜手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舉行了一場以“生命守護 急救啟航”為主題的開放日活動,全景展示急救生命鏈,青少年們走進符合搶救一體化單元,沉浸式感受急救速度,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深入了解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的完整救治鏈條。
“心臟驟停后的4分鐘被稱為黃金4分鐘,早一秒施救,患者就多一分希望。”活動現場,六院門急診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國家骨科醫學中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兼)芮碧宇進行急救科普講座,強調了急救“黃金4分鐘”的重要性,以動畫演示和真實案例相結合,為青少年們科普心肺復蘇、氣道異物梗阻處理等急救知識。
步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干凈整潔的環境、緊張有序的工作氛圍,把參觀者瞬間帶入了《急診室故事》拍攝意境。在急診預檢臺,1-4級對應不同顏色的“智能化急診預檢分診系統”讓大家感受到了急診的“急”字當頭和“急病”理應優先,確保最寶貴的急診資源用在刀刃上。“這里就像是接力賽場,從救護車到搶救室、手術室,所有環節無縫銜接。”青少年體驗者小李看著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感嘆道。
作為滬上日均成人急診量最大的醫院,六院以癥狀為導向深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設,以“一小時”為半徑打造“一小時急救圈”?;顒赢斕?,青少年們走進融合多種尖端技術與設備的六院復合搶救一體化單元,大C臂血管機、可移動透光手術床、滑軌式CT映入眼簾。據六院急診辦公室主任張屹介紹,此次高標準建設的復合手術室采取“一體化”模式,無需反復搬動患者,能夠在同一空間完成復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聚焦危急重癥救治,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從而實現急救模式由“通道式”向“診治一體化”轉變。
120、心肺復蘇、AED被稱為“救命三板斧”,可是你真的懂得如何撥打120嗎?帶著這個問題,青少年們走進醫療急救中心指揮大廳。作為整個大急救鏈的最前端,醫療急救中心調度員用電話接起城市生命線,每一通電話的受理如同發令槍響后的起跑,起跑的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每一次急救任務的最終結果。調度員需要引導對方準確表述地點、患者受傷情況等要素并以最快速度錄入信息并派車,同時還要通過電話指導呼救者科學地實施自救與互救。
據悉,目前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已實現2分鐘受理、派車,急救車平均10分鐘左右可以抵達救治現場。在院前急救實訓中心,由專業老師講解心肺復蘇、止血包扎、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使用方法等基礎急救技能,并通過實際操作指導,讓青少年們初步掌握技能要領。
正如紀錄片《急診室故事》所呈現的“生命有痛,有你真好”,急診是見證生命脆弱與堅韌的窗口,見證了醫護人員與死神賽跑,為生命按下“重啟鍵”,在這里,每一次奔跑、每一秒爭奪都在詮釋“生命至上”的意義。本次聯合開放日是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課,讓青少年認識到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更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到急救速度與生命可貴。
原標題:《市六醫院開放日:走進復合搶救一體化單元,解鎖急救“超能力”》
欄目編輯:王蔚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通訊員 顧卓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