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
身邊那些從小缺愛的朋友,
談戀愛時總愛“作”?
和家人相處時特別容易炸毛?
甚至和朋友聊天,也會突然冷臉?
不是他們故意找茬,
而是——
太!敏!感!
缺愛的人,像一只驚弓之鳥
別人隨便一句話,
他們能腦補出一部電視劇。
“他是不是嫌我煩?”
“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夠好?”
一點風吹草動,
就能讓他們內心翻江倒海。
敏感,其實是自我保護
小時候缺愛的人,
長大后往往會對“被拋棄”特別恐懼。
所以他們會——
過度解讀別人的行為,
拼命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甚至用“作”來試探對方的底線。
但他們不知道——
過度敏感,只會把關系越推越遠。
敏感的人,最容易“作死”關系
比如——
男朋友晚回半小時消息,
就腦補出他出軌的畫面;
媽媽沒及時回電話,
就覺得她不關心自己;
朋友聚會沒叫自己,
就認定自己被排擠了……
結果呢?
男朋友被逼到崩潰,
媽媽覺得累覺不愛,
朋友漸漸疏遠……
他們不是不愛,
而是太怕失去愛。
敏感的人,活得特別累
別人隨便一個眼神,
他們能糾結一整天。
“他是不是生氣了?”
“她是不是討厭我?”
“我剛才那句話是不是說錯了?”
這種狀態下,
自己累,別人更累。
為什么缺愛的人更容易敏感?
因為小時候沒得到足夠的愛,
長大后就會——
拼命抓住身邊的人,
害怕再次被拋棄。
但越害怕失去,
越容易把對方推開。
如何改變?三個字——別多想!
- 學會區分“事實”和“想象”別人沒回消息,可能只是忙,不是討厭你。朋友沒叫你,可能只是忘了,不是孤立你。
別把腦補當真相!
- 降低對別人的期待缺愛的人總希望別人主動關心自己,但現實是——別人沒有義務讀懂你的心思。與其等著別人哄你,不如先學會哄自己。
- 培養“鈍感力”鈍感力不是麻木,而是——不被別人的情緒輕易影響,不因為小事過度糾結。別人的一句話,別讓它在你心里掀起驚濤駭浪。
- 學會自我接納你不是不值得被愛,只是小時候沒得到足夠的愛。但這不代表你現在不配被愛。你很好,只是以前沒人告訴你。
最后想說——
敏感不是錯,
但過度敏感真的會傷害關系。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過度解讀別人的行為,
不妨提醒自己:
“停!別多想!”
關系需要信任,
而不是猜忌。
愿你學會放過自己,
也放過那些愛你的人。
因為真正愛你的人,
不會因為你的敏感而離開,
但你的敏感,
可能會讓自己先撐不住。
從今天開始,
對自己好一點,
對別人松一點。
世界沒你想的那么糟,
你也值得被溫柔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