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0月1日,萬千百姓齊聚天安門,共襄盛舉。
毛主席一邊觀禮,一邊觀察著周圍許許多多年輕又陌生的面孔。這些人都是近些年表現出色的戰斗英雄,是在中央的邀請下來參加國慶典禮的。
看著一個個意氣風發的年輕將領,毛主席不禁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然而,在環視一周后,他的目光卻突然定在了一個少尉排長的臉上。在問清他的名字后,主席忽然道:原來就是你“口出狂言”啊……
在軍隊中成長
主席所說的這人名叫龐國興,他是陜西人,出生在抗日時期。
在連年的戰火中,他從小就跟隨父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所幸,沒過多久,日軍就被趕了出去。
就在一家人以為終于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時,內戰卻又爆發了。他們仍舊只能東躲西藏,艱難求生。
等龐國興長到七歲時,父母覺得他已經到了該讀書的年紀,為了讓兒子有個好前程,一家人便在戰火中定居下來,開始到處找活計謀生。
然而,還沒等父親湊足學費,便被國民黨抓去當了壯丁。一家之主不知所蹤,母親急得臥病在床,兩只眼睛也哭瞎了。
在這種情況下,家庭的重擔便落在了龐國興幼小的肩膀上。從此,讀書的美夢徹底破碎,他只能每天起早貪黑地為地主放牛、牧羊。
在無盡的苦難中長大的他,也對上層階級產生了強烈的痛恨之情。
就在他以為自己要在這無盡的困苦中度過一生時,解放軍來到了他的家鄉,解救了像他一樣成千上萬飽受壓迫的底層人民。
國民黨被打跑后,他的父親也平安回到家中,一家人終于團聚。
從那時起,龐國興便將黨和部隊當成了恩人,下定決心長大后一定要好好報答黨恩。
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他終于進入了學校,有了讀書的機會。雖然上學是他從小就夢寐以求的事情,但他如今卻有了更遠大的志向,那就是從軍。
1959年,他偶然得知部隊開始了征兵工作,龐國興興奮不已。在與父母商量后,他便立即報名參了軍。
就這樣,他跟隨部隊跋涉千里,來到了氣候嚴寒的青海,駐守在了邊疆上。
當時他被分配到了五十五師一六三團九連。
這是一支在抗日時期立下無數戰功的功臣部隊,龐國興得知其戰斗經歷后非常自豪,暗暗發誓要努力訓練,不負先輩們的名聲。
之后,他每天認真訓練,時刻嚴格要求著自己,不管是多小的比試他都勇爭第一。
那時部隊的任務很重,除了平時訓練外,他們還要時不時地到海拔四千多米的山上開采石棉,經常遇到風雪天氣。
但每次勞動,龐國興都沒有喊過苦、告過假。他不怕陡坡路滑,風雨無阻,總是能超額完成任務。
他也因此被戰友們全票評為“生產標兵”。上級也因此注意到了這個勤勞上進的年輕戰士。
在經過一番考察后,指導員便將他任命為了一班副班長。
不過,這是提拔也是考驗。一班的各項成績在軍中都是墊底的,骨干不多,又恰逢班長出差,帶領隊伍的責任便全落在了龐國興一人的身上。
在給他交代任務時,指導員還鼓勵說,希望他能將身上的這股上進勁兒傳授給一班的每個戰士,爭取超過最先進的九班。
一向不服輸的龐國興當即接下了這個挑戰。
上任之后,他便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每天督促戰士們完成。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召開班務會,對表現好的進行表揚,表現不好的進行鼓勵。
在他的帶領下,戰士們萬眾一心,不管是日常軍務還是戰斗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不久,一班便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被評為了先進班。
龐國興也因為表現出色得到了領導的肯定。但這并未結束,很快,龐國興便帶領著一班在戰場上打出了威名。
艱險一戰
1962年,印軍趁著我軍專注發展之際,突然向我國西南邊境展開武裝挑釁。
駐守青海的邊防部隊也收到了參戰的命令。
當時龐國興所在的九連收到的任務是搶奪西山口,而他的一班則被任命為了尖刀部隊,奉命打頭陣。
龐國興收到任務后立即行動起來。等制定好計劃后,他們便趁著夜色攻上了山頭。
沒想到,即將接近敵人陣地時,他們忽然被敵人的哨兵發現了。
更沒想到的是,敵人竟然連我軍的人數都沒數清楚,便開始沖著我軍一通亂攻,導致自己的火力點全都暴露了出來。
龐國興見狀不等大部隊沖過來,便立即率部向敵人發起反攻。隨著我軍的攻勢越來越猛,敵人開始倉皇逃竄。
龐國興怎么可能放過這么好的殲敵機會,當即率部追了上去。
結果由于跑得太快,等他反應過來時,身邊只剩下兩個戰士,他們竟然和連隊走散了。
這種情況下,他們三人便自動組成了一個小組,繼續追擊逃敵。
沒走多久,他們便發現了敵人一座炮兵陣地。龐國興帶著兩人從側面包抄而上,等到了一個有利的地勢后,便立即對敵人發起襲擊。
幾百名印軍就這樣被三人打得抬不起頭來,最后只能抱頭鼠竄。
這一仗,三人收獲頗豐,直接拿下了三門大炮、兩輛汽車。在補充完彈藥后,他們繼續向印軍追擊。
跑著跑著,他們又發現了敵人一個榴彈炮陣地。龐國興幾枚手榴彈下去,直接讓敵人陣地開了花。
印軍不知所措,還以為是我軍大部隊追上來了,再次棄守陣地倉皇而逃。
然而,就在三人打算繼續前進時,從山后突然沖下來了幾百名印軍,直朝著他們的方向而來。
形勢忽然變得嚴峻起來,龐國興當即鼓勵兩名戰友,他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只能擰成一股繩。
敵人多了,他們就打游擊;敵人少了,他們就直接進攻,無論如何都不能投降。
因為他在軍中頗有威信,所以他說完話后,另外兩名戰士當即穩定了軍心。
隨后,幾人便抱著赴死的決心與敵人展開了激戰。他們利用山群掩護,并靈活運用游擊戰術,開始帶著敵人兜圈子。
所幸,就在幾人即將彈盡糧絕時,我軍大部隊趕了過來,三人也成功脫離了危險。
主席的器重
因為這一仗,龐國興成為了軍中的名人,蘭州軍區特意授予了他一等功獎章。
到了1963年,中央更是直接授予了他“戰斗英雄”的稱號。毛主席得知他的事跡后也一直想要親自見見他。
就這樣,在這一年的國慶節,他受邀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并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主席一見到他,便驚喜地說:就是你“口出狂言”啊?
原來,當年戰斗結束后,龐國興寫了一份戰斗總結報告。
在講述與幾百名敵軍對戰時,他寫了一句“名言”: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這句話當時也傳遍了整個中央,讓所有領導干部都津津樂道。
如今聽到主席親自問自己,龐國興卻有些不好意思,聲稱自己說得太過了。
豈料,毛主席卻笑著說,一點都不為過,面對敵人的挑釁,咱們軍人有時候就應該說一些“狂言”,我對你的這句話真是記憶猶新呦!
后來主席還稱贊他有膽識、有魄力,是軍中年輕一代的楷模,希望他能再接再厲,做好大家的榜樣。
龐國興備受鼓舞,此后他便繼續駐守在邊境,默默為國防建設貢獻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