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7月9日,商務部公告將漢翔航空等8家臺企納入出口管制名單,國臺辦、國防部接連表態,震動島內。此次被管制的8家實體,都與臺軍裝備研發制造深度綁定。漢翔航空研發“經國”號戰機、“勇鷹”教練機,還參與F-16維護升級和無人機項目。中山科學研究院更是臺軍多款導彈、火箭系統的“搖籃”。經緯航太、仲碩科技專攻無人機,攻衛股份聚焦軍警防護裝備,國際造船、中信造船、龍德造船則包攬臺海軍艦、潛艇研發,堪稱“臺灣地區三大造船廠”。
這些企業一邊做著民品生意,一邊為“臺獨”勢力打造“武器庫”,如今被精準鎖定,實屬必然。臺當局和涉事企業嘴硬稱“影響有限”,說要搞“非紅供應鏈”。但島內輿論不買賬,質問“怎么可能”。臺灣地區軍工產業鏈里,大陸元素隨處可見。大到芯片需要的稀土,小到無人機馬達的磁鐵,都可能來自大陸。改用其他來源,成本必然飆升。有業者坦言,大陸基礎零部件價格優勢明顯,替代沒那么容易。淡江大學學者直言,這是大陸針對臺當局“以武謀獨”的明確警告。
賴清德(資料圖)
就在同一天,臺軍“漢光41號”演習拉開序幕。這場號稱“史上最長”的演習,要從9日持續到18日,足足10天9夜,比往年翻了一倍。參演人數也創紀錄,光后備軍人就動員了2.2萬,是去年的1.5倍,還首次搞旅級規模動員。演習內容更是花樣翻新。過去“漢光”打到灘岸就停,今年一路延伸到城鎮戰。臺海軍應對“灰色地帶襲擾”緊急出港,地面部隊防備“由演轉戰”,工兵在“紅色海灘”架設阻絕工事,特定單位還前推到油水電等關鍵設施。
“海馬斯”火箭、陸射“劍2”導彈等新裝備首次亮相,M1A2T坦克雖不參演,卻要搞戰車炮射擊直播,被批作秀。英國廣播公司總結的四個重點,暴露了臺當局的焦慮。時長翻倍,號稱“無劇本、不間斷”,想“趨近真實狀況”。納入“灰色作戰戰備”,分階段搞戒備、部署和全面作戰。后備軍人動員規模激增,“大臺北防衛鐵三角”成重點,萬板大橋首次演練全線封鎖。“城鎮韌性演習”把超市當避難所,全聯超市三家門店成示范,民眾要跟著演練避難。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但這些操作,島內質疑聲不斷。有退伍軍人爆料,臺南“榮民之家”地下停車場被清空,堆放醫療設備配合演習,影響榮民照顧質量。按規定,這類社福機構不該被征用,如今卻被卷入,可見臺當局為“演戲”有多不擇手段。前“立委”郭正亮痛批,讓超商店員兼當通信兵、醫務兵簡直荒唐,真打城鎮戰只會“血流成河”。《中國時報》發文反問,賴清德給軍人搞購物優惠、免費升艙,不如想想怎么避戰。
《聯合報》更是直言,天天防空警報、家園變廢墟,這不是臺灣地區想要的。更諷刺的是,演習被批是為“立委”罷免投票造勢。2024年賴清德當選后,臺灣地區“朝小野大”,行政與立法沖突不斷。此時拉長演習時間,營造“抗中保臺”氛圍,用心昭然若揭。面對臺當局的挑釁,大陸反制果斷有力。7月8日,20架次解放軍軍機在臺海周邊活動,13架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配合軍艦開展聯合戰備警巡。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國防部發言人蔣斌直指“漢光”演習是“虛張聲勢、自欺欺人”,痛斥賴清德把臺灣地區民眾綁上“臺獨”戰車,“害臺毀臺”。針對賴清德“團結十講”中鼓吹增加“國防”預算,蔣斌明確指出,臺灣地區是中國的一個省,哪來的“國防”預算?其本質是為“臺獨”分裂而戰,讓臺灣地區人當外部勢力的棋子。賴清德想靠“以武謀獨”續命,卻忘了臺灣地區的軍工命脈捏在誰手里。商務部這次出手,切斷的不只是供應鏈,更是他的“臺獨”后路。
8家實體被管制,臺軍裝備研發必然受阻。沒有大陸的關鍵材料,“海馬斯”、無人機再好,也可能變成“廢鐵”。“臺獨”是絕路,這早已被歷史和現實證明。不管臺軍演習搞多久、演得多逼真,不管賴清德怎么勾結外部勢力,都擋不住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那些助紂為虐的企業,也終將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臺海和平穩定,才是臺灣地區民眾的真正福祉,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為,注定只會被掃進垃圾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