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訊(記者 林靖東 俞舒林 文/圖)“報告楊老師,我長高了!”昨天中午12:05分,乘坐長榮航空CA5512的25名臺灣小勇士抵達了上海浦東機場,與他們同時抵達的,還有12名隨行的臺灣工作人員和老師家長們。來自大涼山的13歲小勇士補約,一看到單車天使負責人楊民忠老師,就歡快地打起了招呼。
單車天使公益圓夢之旅始于2012年,歷經(jīng)13屆。首屆由島內(nèi)云林育幼院(孤兒院)兒童騎行環(huán)島后,在大陸從北京到廈門騎行40天,書寫用腳步丈量神州的“騎跡”。此后,“單車天使”便致力于帶領(lǐng)、發(fā)動兩岸偏鄉(xiāng)學生加入,開拓他們的眼界,啟迪他們的心智,擘畫他們的未來愿景。
10日一大早,單車天使的志工們便早早起床,清點物質(zhì),準備迎接臺灣小勇士的到來。及至在機場見面,更是笑容滿面,“歡迎,歡迎”叫個不停。
來自澳門的志工廖小華和來自香港的志工甄希藍是高中同學,希藍參與了臺灣段的服務,并且跟隨臺灣的小勇士一起來到上海。在機場,兩個老友見面格外親切,互相給了對方一個大大的擁抱。
“你看背包掛著個頭盔的,就是臺灣的小勇士們。”走出機場的臺灣小勇士們,神情略顯疲憊,但是一到大巴車上,少年的頑皮天性便一覽無余,“換一張卡”,“漫游開起來”,“你也是一個人才啊”,互相玩笑調(diào)侃的聲音,不絕于耳。
然而,在隨后的分享會上,當眾發(fā)言,他們又略顯靦腆。分享會要求大家依次介紹家鄉(xiāng)和特產(chǎn)。“我叫邱曉宥,來自新竹北埔鄉(xiāng),跟我一起來的是我阿公和舅公。我家鄉(xiāng)有東方美人茶,我喜歡喝茶。”小勇士們一一發(fā)言,在場的家長也分別起身致意。
上海臺胞臺屬交流促進中心理事長李茂盛在現(xiàn)場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岸的民間交流讓大家更了解彼此,這對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都是好事,另外也希望兩岸好好發(fā)展,讓臺灣的年輕人未來不管是就業(yè)還是創(chuàng)業(yè),都多一個選擇,這對年輕人也是好事。
據(jù)悉,未來一周,單車天使將騎行上海、湖州、杭州、溫州等地,并參加滬臺少年足球友誼賽、杭州臨平青年足球交流賽,并參訪蒼藍博物館、湖州夜市等,與當?shù)厍嗌倌暾归_嘉年華等交流活動。主辦方呼吁,希望更多公益團隊加入,讓偏鄉(xiāng)學子的成長之路走得更穩(wěn)。
聲音
單車天使協(xié)會會長楊民忠:
期待小勇士理解兩岸交流的意義
單車天使舉辦13屆,到大陸參與騎行的臺灣小勇士有1300人,騎行足跡遍布兩岸50個城市,總累計騎行13000公里。在背后默默助推的,是臺灣10所學校及5所地方家庭扶助中心的12000名工作人員。
而這一“騎跡”的幕后主推手,是單車天使協(xié)會會長楊民忠。多年來,他穿梭兩岸居中聯(lián)絡協(xié)調(diào),才有了這一個延續(xù)13年的公益品牌。“來大陸的前一周,臺灣小勇士就已經(jīng)沿臺灣西濱公路,從北到南,再從南返北,環(huán)臺騎行一圈,最后兩天被臺風打亂了行程,騎行公里數(shù)在500公里以內(nèi),這算是今年比較遺憾的一個點。”楊民忠說,“但是由于今年開放家長報名,有五六名臺灣家長報名當志工,解決了很多交管之類的問題,所以還算蠻好的。”
對于今年小勇士在大陸騎行的期待,楊民忠認為,希望今年能達成學習、理解、溝通的目標。
第一,希望小勇士能在與大學生志愿者的交流過程中,增進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也期望他們能夠透過志愿者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認識大陸,了解大陸的風土人情,然后去說、去寫出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想。
第二,期待小勇士在騎行過程中體會到什么叫團隊合作。歷屆單車天使通過兩岸志愿者、學生、老師之間的合作機制,達成了穩(wěn)定的運作平臺。小騎士不但是這個平臺的享受者,還要成為一個學習者、跟隨者,這樣才能理解“單車天使”意義所在,理解兩岸交流的意義所在。
第三,期待小勇士與當?shù)匚幕浞帧皽贤ā薄_@次行程除了體育之外,還安排了人文、科技的交流,比如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參觀學習,這也讓小勇士們在未來學習就業(yè)過程中,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方向。導報記者 林靖東 俞舒林
花絮
新竹阿公回憶廈門行:
第一次享受坐車免費
來自新竹縣北埔鄉(xiāng)的65歲阿公,名叫邱紹文,他是跟著孫子來上海參加騎行的。
邱紹文介紹,這次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孩子的舅公。
他說,希望孩子通過騎行鍛煉身體。
邱紹文今年4月到過廈門,感受到大陸的進步。“物價又便宜,然后交通方便,像我第一次享受坐車免費,就是在廈門,坐地鐵公交還有BRT都免費!”紹文阿公已經(jīng)65歲了,廈門行之有年的公交免費政策,他同樣享受到,“這個福利太棒了!”
紹文阿公說,在廈門還去了南普陀、鼓浪嶼,一下就喜歡上了到大陸旅游,所以這次有機會和孫子一起過來,非常開心。
導報記者 林靖東 俞舒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