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直降800元,華為旗艦機型的保值神話在Pura 80系列上戛然而止,這對于花粉來說,還是引起了諸多爭議。
因為有很多花粉都是第一時間進行選擇新機來體驗,結果卻短時間內出現降價,這自然是會出現不好的體驗。
再加上現在的手機市場發展速度非常的激進,只要廠商本身出現變化,友商可能就會直接跟上,以此來搶占份額。
更為關鍵的是,華為Pura 80標準版都還沒有進行發布,結果Pro系列卻降價了,結果意味著什么,更是不用多說。
詳細來說,京東自營旗艦店頁面顯示華為Pura 80 Pro與Pro+全系降價800元銷售,距離6月14日首銷開售不足一個月時間,華為便對這兩款旗艦機型進行大幅價格調整。
其中Pura 80 Pro的12+256GB版本從原價6499元降至5699元,成為該系列的新入門機型,配合國家“國補”政策(手機售價低于6000元可享15%補貼,最高500元)。
這款機型在部分地區的實際到手價可低至4844.15元,相比原價降幅高達1655元,這個降幅可就非常夸張了。
但需要注意,華為Pura 80系列于6月11日正式發布,Pro與Pro+兩款機型在三天后的6月14日開啟首銷,當時官網宣傳首批搶購“一機難求”,市場甚至出現黃牛加價現象,營造出供不應求的熱銷氛圍。
和現在的市場環境相比真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并且此次閃電降價揭示了華為旗艦系列面臨的市場挑戰。
一方面,華為Pura 80系列首銷數據不及預期是價格跳水的直接原因,如果銷量很不錯,結果肯定不會是降價。
另一方面則是此前有數據顯示Pura 80 Pro、Pro+和Ultra三款機型首銷三天的總銷量僅接近20萬臺,約為上一代Pura 70系列同期的50%。
這一現象指向一個核心問題:消費者對超高端機型的購買意愿正在減弱,但也有可能是華為產能恢復,導致價格能快速下探。
要知道,自2023年8月Mate60系列恢復使用麒麟芯片以來,經過近兩年時間,華為手機產能已基本達到正常水平。
告別了過去“長期缺貨”的狀態,多數機型實現現貨供應,加上供需關系的正常化,為價格調整提供了操作空間。
但也有可能是軟件生態的短板影響了消費者決策,因為Pura 80系列出廠預裝純血鴻蒙HarmonyOS 5.1,徹底不兼容安卓應用。
雖然系統流暢度有所提升,但用戶只能通過“卓易通”等方案安裝有限安卓應用,體驗遠不如原生支持,勸退了部分依賴安卓生態的消費者。
重點是隨著Pro系列價格下探至5699元起,尚未發布的Pura 80標準版陷入定價困局,據華為海外官網信息,標準版將搭載麒麟9010S處理器(非Pro系列的9020),高配版才會采用麒麟9020芯片。
簡單來說,性能層級的分化使標準版難以支撐高價,而且按照原產品規劃,標準版定位應低于Pro系列。
但如今Pro系列起售價已降至5699元,若標準版定價高于5000元,將與降價后的Pro版形成價格重疊。
業內普遍認為,標準版必須將價格控制在5499元以下才具備市場競爭力,這給華為產品團隊帶來了難題——如何在保證配置競爭力的同時,壓縮成本以降低售價。
關鍵從海外市場來看,全球發布的Pura 80系列僅包含標準版、Pro版和Ultra版三款機型,Pro+版被保留為中國市場專屬。
國際版還存在功能縮水:電池容量減小,移除有線及無線反向充電功能,這種“區別對待”暗示華為正根據不同市場的接受度調整產品策略。
但是對于國內手機市場來說,競爭本身就非常的激烈,因此結果如何,還是需要看官方后續的策略變化。
如果定價過高,銷量方面也就很難大幅度提升,甚至會促進Pro系列的銷量,如果很低的話,則可能會失去利潤。
總之,華為Pura 80系列的價格產生變化之后,對于消費者來說,下一步的選擇,也就會變得非常謹慎。
對此,大家有什么想表達的嗎?歡迎回復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