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臺灣網6月17日報道,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發(fā)聲明證實,6月10日把601個實體納入“出口管制名單”,其中包含華為和中芯國際等大陸高端芯片研發(fā)企業(yè),華為在日本、俄羅斯和德國的多個海外子公司也被列入管制名單。
根據島內現(xiàn)行規(guī)定,島內廠商如果想出口給管制名單中的實體,應事先取得臺當局核發(fā)的相關許可,才能憑證出口。
這是臺灣地區(qū)首次明確將大陸芯片巨頭列入制裁名單,動作之激進遠超以往跟隨美國限制光刻機出口的尺度。國臺辦直接點破真相:這就是賴清德當局向美國交的“投名狀”!為了討好美國,臺當局不惜對臺灣半導體企業(yè)的最大金主。大陸市場下狠手。數據顯示,2024年臺積電超60%營收依賴大陸客戶,中芯國際更是其重要合作伙伴。如今臺當局主動切斷財路,島內網友怒罵:“自己挖洞埋自己!”。
中國臺灣(資料圖)
長期以來,盡管民進黨當局不斷跟大陸作對,勾結美國等域外勢力,但秉持著兩岸一家親的原則,中方還是給了臺當局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通過ECFA協(xié)議,臺灣地區(qū)從中國大陸賺得盆滿缽滿。然而,臺灣地區(qū)在民進黨當局的裹挾下,卻得寸進尺胳膊肘往外拐,幫助美國來對付中國大陸。民進黨此舉的目的昭然若揭,無非就是不惜犧牲島內利益,也要通過打壓大陸企業(yè)向美方“投誠”,其卑劣行徑令人感到不齒。
不過,臺當局如今也是求錘得錘。
7月9日,商務部公告將8家臺灣地區(qū)實體列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此,國臺辦發(fā)言人陳斌華表示,賴清德上臺以來,頑固堅持“臺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部分臺灣地區(qū)實體參與其中,助紂為虐。商務部依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臺灣地區(qū)實體列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這是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的必要舉措。
臺海(資料圖)
軍事上,解放軍戰(zhàn)機和艦艇在臺灣海峽及東部海域展開聯(lián)合巡航,二十架次戰(zhàn)機飛過所謂的“海峽中線”,艦艇還模擬封鎖了花蓮港的補給線。另外,7月10日,福建廈門辦了場“海峽兩岸青年發(fā)展論壇”,請來臺灣年輕人聊未來,還放寬了赴大陸旅游、求學的政策。這招“軟硬兼施”,一邊軍事經濟施壓,一邊拉近兩岸民心。專家說:“大陸這是長線布局,短期震懾‘臺獨’,長期讓島內民眾自己掂量對抗的代價。”
大陸的強勢回應,讓美西方坐立難安。北約突然宣布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俄烏沖突三年來,北約軍費始終維持在3%左右,如今的加碼,顯然是將中國視為主要戰(zhàn)略對手。特朗普政府則在印太地區(qū)加緊布局。盡管美國防長和特朗普本人都聲稱“無意與中國直接對抗”,深知西太軍力不足的現(xiàn)實,但美國仍在極力拉攏盟友,試圖構建圍堵中國的“包圍圈”。然而,美國與日韓在關稅問題上的分歧,讓這一策略充滿變數——當盟友之間的利益沖突難以調和,所謂的“印太戰(zhàn)略”不過是空中樓閣。
臺海(資料圖)
如今的臺海局勢,正如一根被拉滿的弓弦,稍有不慎便會引發(fā)劇烈震蕩。大陸的組合拳已經打出,賴清德和他的“后臺”是否有足夠的理智去應對?大陸這一次的動作,可以說是一次全方位、系統(tǒng)性、超預期的戰(zhàn)略反擊。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輿論戰(zhàn)場,都精準打擊了“臺獨”要害。賴清德的步步緊逼,只會讓臺海局勢更加危險。所有人都必須看清楚,中國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任何試圖阻礙者,都將付出代價。
而大陸這回的制裁算是打到了賴清德等“臺獨”分子的七寸上,對這8家實體進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就是在切斷臺當局的軍事武器自研道路,這相當于斷了賴清德的后路,屆時臺島靠內不能自生產武器,靠外武器裝備無法輸入島內,那么賴清德等人也就只能就地伏法了。
現(xiàn)在賴清德求捶得捶,大陸對臺個別領域實施禁令,表明兩岸統(tǒng)一的步伐正在加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