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走了存款還在,子女工作忙得團團轉,獨居老人到底怎么活?
最近網上都在傳這個事。
真不是販賣焦慮,現在老年人單獨住的比例越來越高。
核心就三點:錢管好、日子過充實、兒女關系別強求。
錢這事最現實。
好幾個案例都說明,手里沒錢寸步難行。
有個阿姨急著找老伴,被人騙走半輩子積蓄。
還有位更慘,兒子拿光她的錢買房,轉頭讓她當免費保姆。
說難聽點,兒女孝不孝,有時候真得看你存折上有幾個零。
自己留夠三筆錢準沒錯:看病錢、生活費、保命私房錢。
存折密碼爛在肚子里最安全。
整天窩家里肯定不行。
認識個老爺子每天雷打不動去公園打太極,跟棋友殺兩盤再買菜回家,精氣神比有些年輕人還好。
社區老年大學現在課程多得是,書法班插花課爆滿。
關鍵得給自己找點事做,閑著就容易瞎想。
至于兒女,看緣分吧。
他們過得不容易,房貸車貸壓著喘不過氣。
能搭把手的家庭當然好,要是遇上啃老的,趕緊搬出去自己住。
有個金句特別對:"你有錢,子女嘴上喊孝,心里也忌憚三分"。真不是教人算計,是血淋淋的現實教訓。
最近看到個新鮮事挺靠譜。上海搞"時間銀行",幫鄰居買菜能攢服務時長,以后自己需要時兌換護理服務。這種互助模式比干等兒女強。還有智能手環能自動報警,摔倒了立即通知社區。
說到底,獨居晚年過得好不好,關鍵看自己。錢包捂緊點,日子安排滿點,兒女關系看開點。養老院該去就去,現在高端養老社區有游泳池圖書館,比有些破舊小區強。別總想著"拖累孩子",把自己過舒坦了,反倒讓子女少操心。
人這一輩子,最后那段路總得自己走。存錢存的不是鈔票,是選擇權。能自由決定怎么養老,體面地說"不",比啥都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