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普京曾說過“俄羅斯的土地確實很廣闊,但沒有一寸是多余的”!
正如這句語錄,俄羅斯在他的帶領下,無論是從領土爭端還是烏克蘭危機,俄羅斯都是分毫必爭、從不退讓。
如今的車臣就是很好的例子,從三次車臣大戰,到如今成為普京的“頭號忠犬”。
車臣領導人卡德拉洛夫是普京“最聽話”的下屬,但同時也是最大的威脅之一,他不僅擁有現代化軍隊,同時還掌握重要高地,隨時都能有可能叛變!
俄烏戰場上,車臣士兵的身影總能引起關注,車臣領導人小卡德羅夫每次露面,都把“為普京而戰” 掛在嘴邊。
他派去的部隊裝備精良,打硬仗時沖在前面,外界都說這是表忠心,可明眼人看得出,這是在刷存在感。
仗打得越久,車臣軍隊的實戰經驗就越足,并且車臣在烏克蘭控制的一些區域,悄悄搞起了 “車臣化” 管理,路邊的標語換了車臣語,甚至有人開始傳播當地的宗教習俗。
這種小動作,普京不可能沒察覺,小卡德羅夫甚至在俄烏開戰后直言:“把3個未成年兒子送到烏克蘭前線”,這種話顯然是為了討好普京。
面對小卡德羅夫德各種越界行為,普京卻沒怎么追究,反而偶爾還夸幾句,因為他知道,相比越界,最重要的是車臣的忠誠。
戰爭拖得越久,俄羅斯對車臣的依賴就越深,軍費緊張時,給車臣的撥款沒減反增,還允許他們自主征兵。
小卡德羅夫借著這些便利,把車臣打造成了“國中之國”,普京不是沒防備,只是暫時騰不出手,哪天利益不夠了,或者普京的控制力下降了,沉睡的火山隨時可能噴發。
歷史早就證明,用權宜之計壓下去的矛盾,遲早會以更猛烈的方式爆發出來。
如今的車臣雖然是普京最忠誠的“伙伴”,可翻開歷史就會發現,車臣絲毫從未真正屈服俄羅斯。
車臣和俄羅斯的梁子,結了快兩百年了,早在18 世紀末,沙俄的鐵蹄踏向高加索,車臣成了擋路石。
當時車臣領導人謝赫?曼蘇爾,把各個部落擰成一股繩,跟俄軍死磕,俄軍燒殺搶掠,他被俘后,反抗的火苗也沒滅。
后來沙米爾接棒,帶著車臣人和達吉斯坦人,跟俄軍周旋了二十多年,各種游擊戰、夜襲戰,把俄軍折騰得夠嗆,直到1859 年他被俘后,兩國紛爭消停下來。
沙俄占了高加索,就想把車臣人的文化抹掉,可車臣人把自己的根悄悄藏著,你越壓,反彈就越厲害。
同時車臣人信伊斯蘭教,沙俄偏要推東正教,還逼著改信,信仰這事兒,哪是能逼的?越逼,車臣人越覺得自己的根不能丟。
宗教成了抗俄的大旗,這旗子一扛,兩百年就沒倒過,蘇聯時候,車臣的日子更慘,1944 年,斯大林一句話,說車臣人跟德軍勾連,就把整個民族往中亞遷。
幾十萬人在路上死的死、傷的傷,能活下來就算命大,這事兒像根刺,深深扎在車臣人心里蘇聯一解體,車臣立馬喊著要獨立。
1991 年,杜達耶夫通過選舉當上 “總統”,俄羅斯不承認,第一次車臣戰爭就這樣爆發,俄軍想著速戰速決,結果栽了大跟頭。
1996 年,葉利欽簽了停火協議,等于默認車臣 “事實獨立”,杜達耶夫也被炸死了。
停戰后的車臣,成了沒人管的地方,黑市上軍火到處都是,恐怖分子也扎堆來,巴薩耶夫還訓練軍隊,1999 年就跑到達吉斯坦搞事,第二次車臣戰爭就這么打起來了。
普京那時候剛上臺,手腕硬得很,調動各種力量,把格羅茲尼炸得稀巴爛,聯合國都說是 “歐洲最慘烈的城市戰”。
這一仗,車臣算是被打服了,仇恨刻在骨子里,屈服卻寫在了明面上,隨后普京扶持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讓他掌權車臣,2004 年他遇襲死了,兒子小卡德羅夫接了班。
小卡德羅夫不簡單,把車臣打造成了自己的天下,“卡德羅夫特種營” 聽他一個人的,家族成員把持著關鍵部門和經濟領域,他本人多次發表忠誠普京的言論。
但這些話顯然是給普京聽的,小卡德羅夫真的就沒有私心嗎?想象很多人都不會認同。
兩百年的恩怨,哪是一個領導人就能抹平的,宗教信源民族文化都不相同,他們真的能夠融洽在一起生活嗎?
對于俄羅斯來說,車臣即使重要“朋友”,又是不得不提防的對象,只是現如今烏克蘭問題,讓俄羅斯難以騰出手限制車臣,而車臣也能趁機發展軍事實力,雙方沒有誰對設錯,只是利益不同罷了。
車臣與俄羅斯的兩百年糾葛,很難結束,從沙俄的鐵騎到普京的鐵腕,仇恨與妥協反復上演,小卡德羅夫的忠誠面具下,是否藏著車臣的野心和算計,這是都是未知數。
這場博弈里,沒有永遠的贏家,車臣是普京的利刃,還是定時炸彈?答案,或許藏在下一場戰爭中就能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