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加把勁兒,晚飯前必須接通表計,讓老鄉們按時開火做飯!”日前,在安順市西秀區轎子山鎮石錦村本寨組,安順市郊供電局工作人員正加緊完成下戶線、表計等用電設備的接通搭火,讓村民們能夠用上穩定可靠的“南網電”。
歷史之困:懸在電線上的30年
因歷史原因,本寨村自1995年由當地煤礦進行轉供電,但也從此刻埋下了雙重隱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電力轉供使村民生活生產用電可靠穩定難以得到保障,制約著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發展;同時,由煤礦轉供居民用電也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煤礦停電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村民們期盼著“南網電”早日接通。
“最怕過年停電,冰箱里的年貨全壞了。”村民劉永飛說。
近年來煤礦因經營不善進行轉賣,本著節約成本、精益管企等原則,便想將村寨負荷轉入至南方電網。同時,今年2月拖欠百萬電費收到停電通知,多方協商后仍無力支付電費欠費,6月按規定將生產電源徹底關停。村民的用電困境雪上加霜,低壓線徑過小發熱燒斷成了家常便飯。
破冰之戰:從抵觸到期盼的民心工程
2018年,安順市郊供電局首次推進電網改造時,遭遇的卻是緊閉的大門。
“當時覺得礦上電費便宜,怕改造后多花錢。”村民謝華軍坦言。
轉機始于2023年5月,安順供電局成立本寨村供電區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開展全員推進行動。2024年,安順市郊供電局黨委也將獨立供區的治理納入當年的黨委書記項目和重點民生項目清單,并指定專人按周跟進政府與村民協調情況,做好、做實、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多方齊發力,共同統籌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村民們正排隊進行登記并簽訂供用電協議。
2024年的11月13日,說服工作初見成效時,煤礦方因電費問題擬對本寨村進行停電,村民們人心惶惶。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煤礦方答應暫緩。而后在2025年3月,煤礦多次因開關故障原因使本寨村連續停電,村民們也逐漸知曉,“南網電”才是安居樂業的堅實依托。
自此,工程藍圖就此實施——新建近1.991公里10千伏線路、9.5549公里低壓線路,安裝3臺總容量800千伏安變壓器,總投資143.187萬元。
光明時刻:504戶燈火點亮新生活
今年4月的田野里,50多名“南網藍”成了流動風景線,電桿在田間地頭次第立起。
6月21日,30余名精兵開始最后沖刺,村委臨時服務點被圍得水泄不通。
“我們家已經提交資料了,什么時候去我家接電啊?”
“您別急,我們按照提交資料的順序以及路線推進,今天之內都會完成送電的。”
“好好好,那我現在就回家去等著,晚上家里吃炒雞。”
黨員服務隊正對新臺變進行檢查。
黨員服務隊穿梭在村頭巷尾,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南網在線”APP。當營銷經理曾柯完成最后一戶走訪時,夕陽正掠過新架設的絕緣導線。
黨員突擊隊正對學校新建變壓器進行巡視登記。
17時18分,總閘合攏——504戶燈光瞬間流淌成星河。
“這光亮得晃眼!”王貴林反復按動新裝的電燈開關。村口小賣部傳來冰柜啟動的嗡鳴。供電所員工仍在挨家挨戶核對戶號信息。
工作人員在電桿上進行下戶線的搭火工作。
沿著銀線延伸的方向,嶄新的電桿在暮色中列隊。那些曾經因電壓不足積灰的電器,那些被停電打斷的團圓飯,那些懸了30年的忐忑,終于在此刻化作璀璨燈火下舒展的笑顏。(文/圖 陳娟、曾慶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