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為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安順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醫藥系“醫語同心”推普志愿團積極響應教育部“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號召,于2025年7月3-9日前往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沙營鎮養牛村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醫普護航百姓健康”社會實踐主題活動。
推普志愿者合影。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沙營鎮養牛村作為一個由漢族、布依族、彝族、苗族、土家族、黎族等民族組成的村落,少數民族占全村人口總數的39.7%。
志愿團通過實地走訪養牛村9個村民小組的村戶,采取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方式,了解了村民普通話使用情況及對普通話推廣活動的接受度。針對當地村民的語言面貌和民族文化背景,志愿團精心設計圖文并茂的普通話推廣手冊,組織發音游戲、詩歌朗誦、情景對話等豐富多彩的推普活動,開設趣味普通話課堂,激發青少年學習普通話興趣。通過開展“一對一”輔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村民講解普通話知識,為他們糾正發音,鼓勵村民大膽開口練習。
志愿者與青少年普通話“一對一”輔導。
開展普通話問卷調查。
趣味普通話課堂。
志愿團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在帶隊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實用的急救知識培訓,講解心絞痛、中風、創傷處理等常見急癥的應對方法。利用模擬人和急救包,現場演示并指導村民分組練習心肺復蘇、止血包扎等急救防護技能,提升村民在突發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急救知識培訓。
志愿團在村委會設立了中醫理療服務點,為飽受頸肩腰腿痛、風濕關節病困擾的村民推拿按摩、艾灸理療以緩解病痛。組織開展中醫養生講座,普及四季養生、飲食調理等常識,為村民提供個性化養生建議和食療方案。服務過程中,團隊成員耐心講解中醫原理,傳播“治未病”理念,讓傳統中醫藥文化在惠及民生的生動實踐中煥發新活力。
志愿者給村民中醫推拿按摩。
針對暑期青少年安全重點,志愿團開展防溺水專題宣傳。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播放警示視頻,講解游泳安全知識、溺水危害及預防措施,切實提高青少年和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青少年安全保駕護航。
志愿者開展防溺水宣傳。
防溺水宣傳。
志愿團在服務過程中以“一老一小”群體為重點對象,為村中老人提供血壓、血糖檢測等基礎健康檢查及醫療咨詢服務,解答常見病防治疑問。在工作之余主動陪同老人聊天,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為村里的兒童提供學業輔導,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用具體行動傳遞了溫暖與關懷。
志愿者為老人開展健康檢測服務。
志愿者陪伴孩子們一起做游戲。
應用醫藥系2024級中藥學3班王欣同學參加實踐活動后深有感觸:這次跟隨團隊到養牛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面向村民進行普通話推廣、健康服務、安全宣教等工作,讓我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基層實踐的意義與價值。一周的時間很短,短到來不及記下所有村民、小朋友的名字;一周的時間又很長,長到足以讓我們明白,青春的意義不是溫室里的嬌養,而是走向真實的土地,用真誠交換真誠,用熱忱點燃熱忱。我帶著一身泥香返程,行囊里裝滿的是比任何證書都珍貴的成長。
應用醫藥系黨總支書記周琰表示,社會實踐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課”,讓學生在“接地氣”中讀懂中國,在“解難題”中錘煉本領,在“獻愛心”中涵養情懷,在“傳精神”中接力擔當,懷揣著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深情、對專業的執著,在廣闊天地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青春的精彩答卷。
合影。
近年來,應用醫藥系秉承實踐育人理念,以“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抓手,組織學生深入鄉村一線,將專業技能轉化為服務社會的能力,直觀感受基層需求與國家發展脈搏,增強對鄉村振興等時代命題的責任感,將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2024年,應用醫藥系“三下鄉”志愿團隊榮獲了貴州省大學生科技文化“三下鄉”優秀實踐團隊榮譽稱號,今年成功入選2025年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參與協同團隊。下一步,應用醫藥系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充分發揮醫藥專業特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扎實的行動,在鄉村醫療幫扶、健康知識普及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用實際行動續寫“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嶄新篇章。(文/黃立坪 圖/冷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