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這次大滿貫,國乒不少老將可是栽了個大跟頭,孫穎莎和王曼昱,兩位絕對主力,竟然雙雙止步十六強,這在以往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要知道平時她們倆可是外戰(zhàn)內行,遇到誰都是橫掃的節(jié)奏,可這次卻都輸了,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對手太強還是她們自己出了問題?
國乒女單美國慘敗
這次美國大滿貫說實話挺特殊的,時間在7月3日到13日,地點在拉斯維加斯的奧爾良競技場,這可是北美第一次辦這么大規(guī)模的乒乓球賽事。
冠軍積分2000分,總獎金150萬美元,這分量不用多說了,正賽從7月7日凌晨開始,時差這東西,對咱們亞洲選手來說確實是個考驗。
比賽開始前,咱們女單在16強里還占了6個名額,看著挺有底氣的,孫穎莎前兩輪打得那叫一個艱難,對陣劉楊子和漢娜高達都是3比2險勝,每場都打滿了五局。
王曼昱倒是順風順水,3比0橫掃卡爾伯格,又3比0完勝李恩惠,看著狀態(tài)正佳,陳幸同那邊也不容易,3比2逆轉戰(zhàn)勝了隊友何卓佳,內戰(zhàn)向來難打,這個大家都懂。
好在蒯曼表現(xiàn)也不錯,3比0橫掃了日本的木原美悠,整體看下來雖然過程有些波折,但至少都晉級了。
誰能想到剛說完晉級轉眼就出事了,先是王曼昱1比3輸給了朱雨玲,緊接著孫穎莎也1比3敗給了陳熠。
兩位頭號種子,就這么在同一天雙雙出局,都止步8強,說實話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很多球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孫穎莎輸球那場,比分是9-11、11-7、5-11、9-11,第三局直接被打了個5-11,完全找不到狀態(tài),王曼昱那邊也好不到哪去,除了第三局扳回一城,其他三局都輸?shù)猛Ω纱唷?/p>
這種情況在國乒歷史上都不多見,尤其是兩位絕對主力在同一天出局,確實讓人意外,不過話說回來,競技體育就是這樣,誰也不可能永遠贏。
關鍵是要找出問題在哪,這樣的失利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對手進步太快,還是咱們自己退步了,這些都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孫穎莎這次輸給的是陳熠,一個21歲的小姑娘,世界排名第17,說起陳熠可能很多球迷都不太熟悉,畢竟她不是國家隊的主力選手。
但就是這么一個"非主力",把世界第一給拿下了,比賽過程其實挺有意思的,陳熠打得特別放松,該進攻進攻、該防守防守,一點都不怯場。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場比賽陳熠贏得特別快,整場比賽用時都沒超過一個小時,她自己賽后都說,這是開賽以來打得最順手的一場。
孫穎莎從第一局開始就顯得有些緊,開局直接0-3落后,雖然后面追了上來,但最終還是9-11輸?shù)袅说谝痪郑诙稚晕⒄一亓艘恍└杏X,11-7扳回一城。
可第三局又崩了,5-11這個比分著實有點難看,第四局9-11,又是兩分之差,而王曼昱輸給的是30歲的老將朱雨玲。
朱雨玲那可是咱們國乒的老熟人了,當年也是主力隊員,只是因為傷病原因淡出了一段時間,這兩人之前交手過8次,王曼昱5勝3負,按理說應該是有心理優(yōu)勢的。
但這場比賽,朱雨玲打得那叫一個好,完全看不出是剛剛復出的狀態(tài),朱雨玲這場比賽各種技術動作都用上了,拉球、推擋、變線,打得王曼昱有點找不著北。
特別是朱雨玲的經驗優(yōu)勢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關鍵分的處理相當老到,有意思的是朱雨玲在之前的比賽中連續(xù)拼掉了溫特和邵杰妮,等于是提前進入了狀態(tài),手感正熱著。
而王曼昱雖然前兩輪都是3-0,但對手實力相對較弱,沒有經歷太多考驗,這就像打游戲一樣,朱雨玲是一路打怪升級上來的,裝備齊全狀態(tài)正佳。
王曼昱前面太順了,突然遇到個厲害的,一下子沒適應過來,雖然兩位主力輸了球,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咱們的年輕選手也在成長,陳熠這次擊敗世界第一,那身價可是水漲船高了。
21歲的年紀,能在這么重要的比賽中戰(zhàn)勝孫穎莎,這對她的信心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以后再遇到大場面,她肯定不會怯場了。
不過競爭才能帶來進步,如果主力選手的位置永遠穩(wěn)如泰山,那下面的年輕人哪有動力去拼,現(xiàn)在這種情況反而能激發(fā)更多人的斗志。
當然輸球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兩位絕對主力同時出局,但話說回來,這也給教練組提了個醒,不能總是依賴那么幾個人,得讓更多年輕選手有機會鍛煉。
朱雨玲的復蘇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老將的經驗和技術功底還是在的,只要身體狀態(tài)允許,隨時都可能爆發(fā)。這對年輕選手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不努力的話,位置隨時可能被搶走。
輸?shù)貌辉?/p>
不過我說實話,孫穎莎這次輸球真不是偶然,您要是仔細看她最近幾場比賽,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明顯的問題——進入狀態(tài)太慢了。
就拿這次對陳熠來說吧,第一局開局直接0-3落后,這可不是第一次了,前面打劉楊子和漢娜高達的時候,也是磕磕絆絆才贏下來的,每場都打滿五局。
這說明她一上來就被對手壓著打,還有個問題更要命,就是對中遠臺的保護,陳熠這姑娘聰明著呢,專門往孫穎莎的中路打,一打一個準。
孫穎莎習慣了在近臺快攻快守,一旦被拉到中遠臺,那腳步移動就顯得有些笨重了,最讓人著急的是她對發(fā)球變化的適應能力。
陳熠那場比賽,長球發(fā)得特別多,孫穎莎接發(fā)球直接失誤了好幾個,世界第一接發(fā)球都能直接失誤,這不是技術問題,純粹是準備不足。
而慢熱、中遠臺保護不足、接發(fā)球適應性差這三個短板,可不是這一場比賽才暴露出來的,整個美國大滿貫期間,從第一輪到輸球那場,這些問題一直都在。
可明明知道有問題,怎么就是改不了,其實這就跟咱們平時的壞習慣一樣,知道歸知道,改起來是真難。
陳熠那場比賽,基本上就是抓住了這三個弱點使勁兒打,第一局利用孫穎莎慢熱的特點,上來就搶攻,中間幾局專門打中路,讓孫穎莎疲于奔命,關鍵時刻還變化發(fā)球打亂節(jié)奏。
要說陳熠的單板質量,那是真的高,這姑娘雖然不是主力,但力量是真足,一板下去勢大力沉的,孫穎莎平時習慣了快節(jié)奏的對抗,突然遇到這種重炮手,還真有點不適應。
最關鍵的是孫穎莎在比賽中始終處于被動局面,除了第二局11-7贏了,其他三局都是被壓著打,要解決這些問題,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最重要的就是從心態(tài)上調整,別總想著自己是世界第一,該有的緊張感還是得有,樊振東就是每場比賽都跟打決賽似的,從第一分開始就全神貫注。
孫穎莎這方面確實得學學,不能總等著比賽打到后面才進入狀態(tài),中遠臺的訓練也得加強,現(xiàn)在的對手都學精了,知道您近臺厲害,那就往遠處拉。
所以這次輸球對孫穎莎來說未必是壞事,人總是在挫折中成長的,下個月還有瑞典大滿貫,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正好夠她調整狀態(tài)的。
關鍵是得正視問題,別總覺得自己天下無敵,現(xiàn)在的年輕選手真的很厲害,稍不留神就可能翻船,這種危機感對于保持競技狀態(tài)來說其實挺重要。
這次美國大滿貫,孫穎莎和王曼昱的失利確實讓人意外,但也恰恰說明了國乒人才濟濟,陳熠的崛起、朱雨玲的復蘇、陳幸同的奪冠,都在告訴我們沒有誰是不可戰(zhàn)勝的。
競技體育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一場比賽都充滿變數(shù),每一個選手都有創(chuàng)造奇跡的可能。
對于孫穎莎和王曼昱來說,這次失利或許是一次及時的提醒,讓她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比賽中變得更加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