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柳白】日本防衛省7月10日發布通報,又一次炒作所謂中國軍機“異常接近”事件,稱在9日和10日上午,中方殲轟-7A戰機在東海上空對航空自衛隊YS-11EB電子偵察機進行了“近距離跟蹤”。
通報稱,7月9日上午10時50分至11時05分左右,在約15分鐘時間里,正在東海執行警戒監視任務的YS-11EB偵察機遭遇一架殲轟-7A接近飛行,發生了水平距離約30米、垂直距離約60米的“異常接近”事件。
緊接著7月10日,上午10時至10時10分左右,這架YS-11EB在東海上空飛行期間,再次遭遇一架殲轟-7A反復接近,時間約為10分鐘,最近時的水平距離約為60米、垂直距離約30米。
通報倒打一耙稱,中國軍機的“異常接近”行為,“有可能引發偶發性碰撞事件”。對此日本表示嚴重關切,并已強烈要求中方切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通報還稱,事件中,自衛隊的飛機與人員均未受到任何損害。
YS-11EB偵察機是一種專門收集來自飛機和地面設施等發出的電波信息的特種飛機。
防衛省還公布了9日YS-11EB偵察機遭中國殲轟-7A接近時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殲轟-7左翼下方有疑似白色導彈的物體。防衛省認為,這可能是用于對空中目標發射的空對空導彈。
日方發布的殲轟-7A照片(上),以及自衛隊YS-11EB偵察機資料圖(下)
對于事發地點的具體位置,以及雙方是否通過無線電等方式進行通信,防衛省拒絕透露相關信息。
近年來美日在東海的偵察挑釁行動日趨活躍,日方此番指控不過是故技重施,試圖美化自身抵近偵察行徑。
6月11日晚間,日本防衛省發布一則消息對外宣稱,6月7日上午10時30分許至11時許的約40分鐘內,以及6月8日下午14時許至15時許的約80分鐘內,日方發現一架來自中國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的殲-15戰斗機,“尾隨”一架正在太平洋公海上空執行“偵察任務”的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巡邏機。
在此期間,殲-15戰斗機對P-3C巡邏機“異常逼近”(水平距離約45米,無高度差),并于8日發生殲-15戰斗機越過P-3C巡邏機航向前方約900米處的情況。
日方上述通報已被中方駁斥。6月13日,中國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就中國軍機有關活動表示,針對日方艦機強闖中方訓練區域,中方有關處置行動合理合法、全程專業克制。我們要求日方停止危險挑釁行徑,避免引發海空不測事件。
同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于日方炒作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日本軍機一事,發言人林劍回應說,中方在相關海空域開展活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關于你說的具體問題,兩國防務部門正通過既有渠道保持溝通。需要強調的是,日本艦機對中國正常軍事活動進行抵近偵察,是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中方敦促日方停止此類危險行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