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國博士的失業危機

0
分享至

  1

  數字游戲

  博士只是一個數據指標

  2000年,全國在學博士生6.73萬人;

  2025年,這個數字超過60萬

  這是一場指數級增長的游戲,從2000到2025,我們不是在培養學者,而是在制造數據。

  某部門需要“雙一流”的成績單,高校需要“博士教師占比”的KPI,導師需要項目經費的人力資源——于是,博士成了這場教育產業鏈上最廉價又最體面的勞動力。

  博士點像春天的蘑菇一樣瘋長,2024年一口氣新增831個博士點。仿佛只要蓋個章,就能多一個“學術大師”橫空出世。可沒人問一句:這么多博士,畢業后去哪?

  沒有人知道。

  答案是:博士生數量遠超學術崗位。

  2

  畢業難?簡直是地獄副本

  中國的博士畢業,不是一場考試,而是一次煉獄

  2003年,延期率46.5%

  2018年,64%的博士生無法按期畢業。

  2023年,這個數據已經達到了77%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大多數博士生,已經不是在讀博,而是在“熬博”。

  課題難、論文難、導師冷、心理苦。

  有人為了發一篇SCI,三年沒回家;

  有人為了過盲審,連續五次被退回;

  有人為了活下去,白天做實驗,晚上送外賣

  延畢已成常態,退學也不再是禁忌詞。

  當發現自己難以達到畢業要求,有人選擇硬撐,有人則中途退場。

  導師問題是導火索之一。在績效至上的學術評價體系下,不少導師將壓力層層傳遞,對博士生的培養投入卻相對減少。有博士生無奈稱自己是導師“牛馬”

  清華的生命科學院里,平均在讀5.5年;廈門某大學的名單上,一批博士被轉碩或勸退。這不是淘汰機制,這是精神折磨。

  知乎上有人說:

  “讀博,還是一個監獄。

  這僅僅是一個段子嗎?也可能是真實的聲音。

  3

  學閥壟斷C刊

  學術資源的階級固化

  你以為博士難畢業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不,是因為他們連發表的機會都沒有。

  C刊,是中國博士生的“生死關”

  可這些期刊,早被一群“學閥”壟斷。

  他們掌握著評審權、話語權、資源分配權。

  他們的學生優先發論文,他們的團隊優先拿項目。

  而普通博士呢?

  只能在投稿系統里排隊,在郵箱里等拒信,在導師辦公室里低聲下氣地問:“老師,這篇能改一改再投嗎?”

  有些期刊明碼標價:

  一篇C刊,五千起步;

  加急審稿,八千往上走。

  這不是學術交流,這是知識變現。

  因為沒辦法發論文,畢業難艱。

  約22%的博士生會考慮換導師,36%考慮轉專業,7%曾放棄攻讀博士。

  4

  就業難

  為什么招這么多博士

  明知就業困難,為什么要招這么多博士生呢?

  為什么博士越招越多?因為制度鼓勵。

  導師有項目補貼,高校有考核指標,財政有撥款邏輯

  博士不是學生,是科研流水線上的螺絲釘。

  財政和經費投入機制對擴招起推波助瀾作用:

  博士生培養成本相對較低。

  國家和高校為博士生提供了多方補貼──每年約1.3萬–1.5萬元的國家助學金,加之高校獎學金和導師科研經費補貼。

  我國在讀博士生每月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

  博士生日常經費主要依賴導師項目資金,這無形中鼓勵導師多招博士生獲取科研勞動力。

  2013年起推行的“導師責任制與導師項目資助制”即強調導師對研究生培養負責并提供經費,這使得博士生更多成為科研團隊人力資源。

  其次,評價指標驅動擴招。多項政策將高校教師隊伍中博士教師比例、科研成果等納入績效考核或“雙一流”建設目標,形成對博士數量的硬性需求。

  國家對高校專任教師中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有要求,且職稱評審、評獎評優往往要求博士學位,導致許多高校和科研機構“拼學歷”現象嚴重。

  最后發展成為導師成了“老板”,學生成了“打工人”。

  沒有職業指導,沒有心理支持,只有冷漠的流程和冰冷的考核。

  這不是教育,這是一種產業,也是一種就業

  5

  畢業后去哪里?

  博士也是“靈活就業”

  畢業難,但畢業之后可能更難

  從2000年到2025,中國博士生增長了10倍。

  這不是知識爆炸,這是學歷膨脹。

  這不是學術崛起,這是教育泡沫。

  2020年的就業率還能達到70%

  但就業已經讓人瞠目:

  街道辦、社區醫院、房產中介、外賣站、甚至……城管隊。

  杭州有個區級街道辦,十幾個清華北大碩博畢業生坐鎮;

  廣東某偏遠縣的人才引進名單,清一色全是博士;

  杭州市委黨校招3個博士,35歲以下限定,結果來了150多人報名!

  更魔幻的是,有名校博士開始送外賣、做保姆、賣保險、跑滴滴……

  浙大那位送外賣的博士,復旦那些被“博轉碩”的學生,還有無數默默流淚的夜晚……

  僧多粥少,博士也得“降維求職”。

  到了2025年,就業形勢更加艱難

  高校崗位有限,科研機構飽和,企業又嫌博士“高不成低不就”。每年全國招收15萬博士,其中一半希望進高校,那就是7萬人競爭3.5萬個崗位。

  缺口將近一半,其余數萬博士不得不“另謀出路”。

  什么叫“另謀出路”?

  老板也在嘀咕:“我招個本科生三千塊一個月,你博士來要八千,值這個價嗎?”

  于是,博士成了尷尬的存在。

  這不是個別案例,這是系統性失衡。

  有人說讀博,其實是另一種“靈活就業”

  6

  國際比較

  別人養人才,我們養指標

  美國的博士培養,注重課程+資格考試+原創研究;

  德國的博士,強調應用+導師制

  日本的博士,重視基礎+嚴格選拔

  國內的博士,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重文憑、輕能力問題。

  博士到底是科研主力,還是是指標工具。

  博士能自由流動,還是只能硬著頭皮往下沖。

  博士到底有無保障,還是只能自求多福。

  出路在哪?改革才是唯一答案

  要控制擴招,不能讓博士成為KPI的炮灰;

  要優化結構,別讓所有博士擠在一條路上;

  要改革評價體系,別再拿論文和學歷當命根子;

  要加強心理支持,博士不是機器,是人;

  要拓展就業渠道,讓博士不再只盯著高校那一張椅子。

  更重要的是:

  博士教育,不該是國家的面子工程

  而應是社會的真實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中國存在的“兩大威脅”,一個是臺灣,另一個曾需百萬大軍才堵住

中國存在的“兩大威脅”,一個是臺灣,另一個曾需百萬大軍才堵住

文史旺旺旺
2025-07-11 16:10:06
向鄭州學習!掀起全國地攤經濟的高潮,腳踏實地開展促消費運動!

向鄭州學習!掀起全國地攤經濟的高潮,腳踏實地開展促消費運動!

愛下廚的阿釃
2025-07-12 08:14:08
兒子被活活打死,父親街頭復仇,全網怒喊:他沒錯!

兒子被活活打死,父親街頭復仇,全網怒喊:他沒錯!

新歐洲
2025-07-11 20:16:35
中美俄外長到齊,王毅已入座,澳大利亞搶先發難,拉10國叫陣中國

中美俄外長到齊,王毅已入座,澳大利亞搶先發難,拉10國叫陣中國

欽點歷史
2025-07-12 16:09:44
原來,女人徹底被你 “征服” 后,是這個樣子

原來,女人徹底被你 “征服” 后,是這個樣子

伊人河畔
2025-07-12 10:11:42
福建號服役將近,俄羅斯卻停止維修航母,或退役直接拆解!

福建號服役將近,俄羅斯卻停止維修航母,或退役直接拆解!

健身狂人
2025-07-12 15:03:11
中國高層絕對有高人,圍臺這事他們玩得太穩了!

中國高層絕對有高人,圍臺這事他們玩得太穩了!

小企鵝侃世界
2025-07-11 23:04:02
“騙”了我們30年,韓紅父親竟是家喻戶曉的他,難怪都不敢得罪她

“騙”了我們30年,韓紅父親竟是家喻戶曉的他,難怪都不敢得罪她

七公子娛樂
2025-07-01 19:16:31
楊少華心酸坦言:兒媳婦很討厭我,她一不高興,我連電視都不敢看

楊少華心酸坦言:兒媳婦很討厭我,她一不高興,我連電視都不敢看

東方不敗然多多
2025-07-12 13:21:10
北京軍區司令空缺,林彪趁機點將,毛主席反問:是你四野的人吧?

北京軍區司令空缺,林彪趁機點將,毛主席反問:是你四野的人吧?

南書房
2025-07-11 15:50:03
秋葵成為關注焦點!醫生發現:常吃秋葵的糖尿病人,有7健康益處

秋葵成為關注焦點!醫生發現:常吃秋葵的糖尿病人,有7健康益處

華庭講美食
2025-07-12 14:20:42
NBA生涯首秀獲得10分,楊瀚森:第一次打這么快節奏的比賽

NBA生涯首秀獲得10分,楊瀚森:第一次打這么快節奏的比賽

齊魯壹點
2025-07-12 15:08:21
上漲2%,2025年養老金調整啟動!工齡30年,能補發1200元?

上漲2%,2025年養老金調整啟動!工齡30年,能補發1200元?

西莫的藝術宮殿
2025-07-11 13:10:46
韋東奕終于去醫院了,牙齒問題尚未解決,卻又發現了不少其他毛病

韋東奕終于去醫院了,牙齒問題尚未解決,卻又發現了不少其他毛病

自娛眾樂
2025-07-10 17:24:06
湖南104歲老太死而復生,親口講述死后發生何事,專家聽完都震驚

湖南104歲老太死而復生,親口講述死后發生何事,專家聽完都震驚

歷史品鑒倉
2025-07-10 17:28:17
婚戀市場已經變天了!“四無女孩”現在最搶手,男生們爭著娶回家

婚戀市場已經變天了!“四無女孩”現在最搶手,男生們爭著娶回家

新時代的兩性情感
2025-07-12 13:20:13
國補政策暫停后恢復,第二階段7月重啟繼續!官方最新回應消息:國補全國統一截止時間2025年12月31日

國補政策暫停后恢復,第二階段7月重啟繼續!官方最新回應消息:國補全國統一截止時間2025年12月31日

周口融媒
2025-07-11 14:12:50
05年,清華教授13歲女兒在公交車上被掐死,生前哀求:再也不敢了

05年,清華教授13歲女兒在公交車上被掐死,生前哀求:再也不敢了

柳絮憶史
2025-07-08 14:11:59
警惕!19家公司中報業績下滑超100%,最大降幅達1721%

警惕!19家公司中報業績下滑超100%,最大降幅達1721%

風風順
2025-07-12 12:45:15
真不容易,小七過生日,大布夫婦都送上祝福,可小貝卻高興不起來

真不容易,小七過生日,大布夫婦都送上祝福,可小貝卻高興不起來

DailyFlora
2025-07-11 17:23:16
2025-07-12 17:00:49
量子學派
量子學派
少數派的訂制課程
340文章數 988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教育要聞

查分!山東提前批查分指南來了!

頭條要聞

"715萬建牛郎織女雕塑"調查2年無結論 河南平頂山回應

頭條要聞

"715萬建牛郎織女雕塑"調查2年無結論 河南平頂山回應

體育要聞

夏聯-開拓者大勝勇士 楊瀚森首秀10+4+5+3帽

娛樂要聞

鹿晗賬號解禁后首曬自拍,漲粉超400萬

財經要聞

中國超半數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號?

科技要聞

Kimi深夜整活,開源了首個萬億參數模型

汽車要聞

小米YU7深度試駕:優點很多缺點也很多

態度原創

本地
健康
手機
時尚
公開課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 | 楓葉之都的22℃清涼秘境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手機要聞

小米15默秒全,國產小屏旗艦銷量比比看

買包的盡頭是帆布包?她花幾十塊拿下女明星同款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尉犁县| 玉田县| 茂名市| 新昌县| 麦盖提县| 安化县| 舟曲县| 玉门市| 金坛市| 东平县| 奉节县| 台中市| 霸州市| 穆棱市| 庆元县| 海阳市| 当阳市| 汕头市| 深圳市| 新野县| 永顺县| 惠安县| 和田县| 左贡县| 宁阳县| 平谷区| 河北区| 布拖县| 镇原县| 黎川县| 朝阳市| 宜兰市| 莒南县| 绥棱县| 大方县| 光山县| 五峰| 全州县| 盐城市|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