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局勢日益緊張的當下,菲律賓突然迎來“兩大強援”加持。
在這種局面之下,菲律賓方面又開始了“狐假虎威”。
日前,菲律賓防長口出狂言,要求中國銷毀核武器。
面對菲律賓的行為,中方也絕不慣著,立即用實際行動做出回應!
兩大強援到位
在南海問題上持續挑釁中國的菲律賓,最近迎來了兩位重量級“靠山”。一是美國,一是英國。
7月3日,美軍“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港。
這艘“尼米茲”級航母曾長期部署于日本橫須賀基地,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支柱。
此次訪菲,是它重新部署回前沿基地后,首次進入菲律賓,距離上一次訪問該國,已經過去了整整12年。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艘航母在進入菲律賓前特意選擇了一條極具戰略意味的路線——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并在黃巖島以北海域展開了多天的巡航。
美方甚至公開表示“菲律賓是美國長期且關鍵的盟友”,擺明了此行不僅是例行訪問,更是為菲律賓“站臺”。
與此同時,英國也在印太現身。
早在4月,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就從本國樸次茅斯港啟航,展開為期8個月的“高桅桿2025”遠洋部署任務。
名義上,這次行動是為了所謂的“捍衛國際秩序”,但熟悉地緣政治的人都清楚,這其實是對美“印太戰略”的配合演出。
尤其是在當前中美戰略競爭日益激烈、南海局勢日趨復雜的大背景下,英國的野心可謂路人皆知。
6月22日,這艘中型航母抵達新加坡,編隊中還包括來自加拿大、挪威等國的軍艦,后續還將有澳大利亞艦艇加入,參加即將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利劍2025”多國聯合軍演。
雖然英方后來調整了計劃,繞道巽他海峽前往澳洲,避免與中國“山東艦”正面相遇,但其整體行動軌跡清楚表明,英國正在加強其在亞太的軍事存在。
此舉雖然較為謹慎,但依然足以讓菲律賓獲得強烈的政治鼓舞。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菲律賓的“自信心”迅速膨脹。
膨脹的菲律賓
最近,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頻繁就南海議題發聲挑釁。
在接受采訪時,他宣稱,目前多國軍方正在合作推動一個所謂的“單一戰區”戰略設想,將東海、南海、朝鮮半島及其周邊區域視為統一的軍事行動空間。
雖然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防衛大臣提出,但菲律賓此刻選擇積極呼應,甚至高調認領,顯然是希望借機擴大其存在感。
從實際收益角度看,菲律賓之所以如此投入其中,是有實際利益可拿的。
據日媒披露,日本已計劃向菲律賓提供六艘二手驅逐艦,進一步提升菲海上武力水平。
這筆“裝備援助”背后帶來的軍事利益,顯然是馬尼拉急于參與該機制的現實動力之一。
此外,菲律賓這位防長,近日更是叫囂:要求中國“無核化”,稱中方應展示和平誠意,才有資格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
這一表態立刻引起了外界強烈關注和質疑。
須知,菲律賓既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核國家成員,也不掌握任何相關技術,其公開對一個擁有核能力的大國發出如此指令性的要求,不僅違背國際慣例,更無任何法律和道義基礎。
事實上,中國早在十年前就明確表示愿意支持東南亞無核化建設,并始終保持開放態度。
此次再次表達率先簽署議定書的意愿,正體現了中方致力于地區和平的真實意圖。
反觀菲律賓,一邊在國際場合高喊“和平”,一邊主動配合域外勢力介入本地區事務,客觀上起到了攪動局勢、制造對抗的作用。
中國方面對此沒有通過口頭爭執回應,而是選擇用更直接的方式劃下底線。
7月2日至4日,中國在南海與黃海同步展開大規模實彈演習,并發布航行禁令,劃定軍事禁區。
這一系列動作,既是對美軍航母南下挑釁的警告,也是對菲律賓持續挑釁的回應。
中國通過軍事部署釋放出明確信號:在國家安全和海洋主權問題上,絕不會容忍任何試圖動搖底線的外部壓力或區域炒作。
參考資料:
美軍“華盛頓”號航母時隔13年再次抵達菲律賓——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