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才剛剛開始,相聲界泰斗楊少華先生便與世長辭,令人唏噓。
不過從年齡來看,94歲高齡在睡夢中安然離世,也算得上是福壽全歸。
但令人意外的是,網絡輿論卻幾乎一邊倒地對楊老的兒子們展開批評和質疑,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通過對比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方式,或許我們更能明白其中緣由。
慈父多敗兒
7月9日下午,相聲大師楊少華去世的消息傳出后,整個曲藝界都為之震動。
而就在當天上午,還有網友爆料稱老爺子被兒子帶往天津某商鋪參加開業儀式。
短短幾個小時之內,人怎么就突然離開了呢?
再看那天的天氣狀況,室外溫度接近四十度,普通人巴不得躲在空調房里。
可年逾九旬的楊老卻被子女安排在烈日下足足待了一個小時!
現場照片顯示,老爺子彎著腰坐在輪椅上配合拍照。
手臂細得像小學生的胳膊,臉頰凹陷,眼神黯淡無光。
此事引發網友強烈不滿,紛紛指責楊家后代“啃老”成性。
更有細心網友發現,楊少華三子楊倫曾注冊名為“楊爺爺的快樂生活”的短視頻賬號。
該賬號不僅記錄老爺子日常生活,更頻繁進行直播帶貨獲取商業利益!
讓人震驚的是,年過九旬的老人每月竟要配合直播多達25場次!
由此可見,其子為謀取經濟利益,將父親當作賺錢工具。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出現耐人尋味的變化。
楊家兄弟迅速刪除大量帶貨視頻,就連事發當日剪彩活動的影像也全部清空。
這種雷厲風行的處理速度,若說毫無隱情恐怕沒人相信。
除了生前壓榨之外,還有目擊者曝光了葬禮期間楊議的冷漠態度。
有圖片顯示,楊議翹著腿把玩核桃,神情漠然仿佛置身事外。
對此,公眾譴責聲浪持續升高,紛紛表示老爺子生前辛勞養家。
死后最受寵愛的小兒子卻這般表現,實在令人心寒。
要知道楊老對子女的溺愛,在圈內早有傳聞。
特別是對幼子楊議更是疼愛有加,簡直捧在手心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
毫不夸張地說,大半輩子積累的藝術資源,幾乎都傾注在楊議身上。
早在2003年就開始帶著兒子登臺表演,親自擔任捧哏。
此后陸續合作《夕陽紅》《賀歲片》《腦筋急轉彎》等經典作品。
原本期望借助父親扶持,楊議能在曲藝領域開辟新天地。
沒想到十余年間始終無法擺脫“楊少華之子”的標簽。
可以說沒有父親提攜,楊議難以取得現有成就。
即便如此,楊議仍未滿足,為了滿足個人愛好多次讓父親操心。
想要開辦美術館,老爺子立即出資支持。
癡迷古玩收藏,不惜向親友借錢為其圓夢。
反觀楊議本人,在相聲造詣上并無顯著突破,至今仍依賴父親名氣維持熱度。
郭德綱的“挫折式”培養理念
相較之下,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模式則形成鮮明對照。
早年因忙于事業且經歷婚姻變故,郭麒麟童年主要跟隨祖父母生活,難免有些嬌慣。
但只要父親在家,立刻就要立規矩!
比如不允許隨意與長輩同桌用餐,家中來客座位不夠時只能站著吃飯。
遇到問題不能哭鼻子,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
盡管身為德云社“少班主”,
但學習相聲要比其他師兄弟付出更多,坐姿不能蹺二郎腿,用餐必須等師兄們吃完。
2012年16歲的郭麒麟為岳云鵬助演效果不佳,郭德綱直接在網絡上公開批評“愚鈍無知,荒唐至極”。
當時許多人認為郭德綱太過嚴苛,簡直不像親生父親,更像是刻意打壓。
但郭德綱堅持己見,只說“在家挨夠罵,出門就沒人會責備你。”
正是這種看似嚴厲的培養方式,使郭麒麟早早學會獨立自主。
初入行時雖年紀尚輕,但在鏡頭前始終彬彬有禮,積累了豐富人脈。
后來逐漸成長起來的郭麒麟更跨界影視行業,參演多部熱門影視劇,贏得大批影迷喜愛。
如今郭德綱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郭麒麟是我最滿意的作品!”
事實證明,郭德綱的教育方法確實取得了成功。
結語
楊少華先生的經歷著實令人痛惜。
辛苦一生本應安享晚年,卻直至生命盡頭仍在為子女奔波。
反觀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雖然過程嚴苛,但卻培養出獨立面對生活的本領。
兩位曲藝名家不同的育兒方式告訴我們,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過度溺愛往往適得其反,看似殘酷的嚴格要求反而能讓孩子走得更遠。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從中獲得啟示,避免“慈父多敗兒”的悲劇重演。
信息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發布的圖片、文字等素材來源于網絡,我們尊重所有原創作者的權益,如有侵權、信息有誤或其他異議,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即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