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高血壓媽媽
—科普在身邊 —
用藥指南
當“高壓”遇上“母乳”,媽媽別慌!
這份用藥指南來護航!
——哺乳期遇上高血壓,
就像游戲里的“雙Boss關卡”,
但別擔心,
科學用藥就是你的“通關秘籍”!
血壓高≠母乳停!
選對藥,你和寶寶都能“輕松上陣”!
科普時間
01
高血壓對哺乳期媽媽及寶寶的影響
哺乳期是每位新媽媽的重要階段,然而,一些新媽媽可能會面臨高血壓的問題。高血壓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影響乳汁的分泌和質量。同時,高血壓還可能增加媽媽患上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風險。因此有部分新媽媽仍需要口服高血壓藥物進行治療,而降壓藥物可能通過乳汁傳遞給寶寶,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哺乳期高血壓患者的用藥問題需要特別關注。
(圖據網絡,侵權立刪)
02
哺乳期降壓藥物的選擇依據
哺乳期媽媽在選擇降壓藥物時,應參考Thomas W. Hale教授提出的哺乳期藥物危險分級系統,該系統將藥物分為L1-L5五個等級,能夠幫助醫生及患者評估藥物使用的安全性。
L1-L2級:這些藥物被視為安全或相對安全,通常推薦在哺乳期使用。
L3級:中等安全性,使用時需醫生權衡利弊。
L4級:一般不建議使用,除非在特殊情況下,且醫生認為獲益大于風險。
L5級:明確禁用。
03
哺乳期常用降壓藥物及其分級
ACEI類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L2級,如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乳汁分泌量極低,對嬰兒影響小。
ARB類藥物(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L3~L4級,如纈沙坦、氯沙坦等,相比ACEI風險稍高,需醫生評估后使用。
β受體阻滯劑:
L2級:普萘洛爾、美托洛爾、拉貝洛爾,乳汁分泌少,安全性高,特別是拉貝洛爾,為妊娠期及哺乳期高血壓首選。
L3~L4級:比索洛爾、索他洛爾,臨床上較少用于哺乳期。
鈣離子拮抗劑:L2級,如硝苯地平,乳汁中濃度低,安全性高;地爾硫卓則為L3級,較少使用。
利尿劑:L2級,如氫氯噻嗪,乳汁分泌量少,但長期使用可能影響乳汁分泌量,故不推薦大劑量長期使用。
04
平衡服藥與母乳喂養
嚴格控制劑量與用藥時間:遵循醫囑,避免過量,盡量在藥物濃度低谷期哺乳。
避開藥高峰期哺乳:如拉貝洛爾的高峰期為服藥后3-4小時,此時應避免哺乳。
監測嬰兒反應:密切關注嬰兒健康狀況,任何異常都應及時就醫。
綜合考量風險與收益:與醫生充分溝通,確保母嬰安全。
定期監測血壓和心率: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血壓和心率,以確保藥物療效和安全
05
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
除了藥物治療外,哺乳期高血壓媽媽還應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如限制鈉鹽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如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充足的睡眠、平和的心態和適量的運動等,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血壓。
哺乳期高血壓媽媽用藥選擇是一項復雜的決策,需要綜合考慮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對嬰兒的影響。通過了解藥物的哺乳期危險分級,選擇合適的藥物,并嚴格控制劑量與用藥時間,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母嬰的健康與安全。在此過程中,寶媽及其家人與醫生的密切溝通與協作至關重要。
記住,控制血壓不是“單打獨斗”,
醫生、藥物和你的堅持,
才是最佳“黃金組合”!
哺乳期高血壓不可怕,
選對方法,你和寶寶都能“輕松過關”!
別讓高血壓“打斷“”母乳的愛,
選對藥,喂得更安心!
——母乳是寶寶的第一份禮物,
而你的健康,是這份禮物最好的“包裝”!
審核:娜姐
主編:敏兒
編輯:蕾蕾
來源: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空港醫院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