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俄羅斯《消息報》網站報道稱,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的維修和改造工作已被暫停,俄海軍和聯合造船集團近期將作出決定庫艦命運的選擇,且不排除老化而被報廢拆解的可能。
俄羅斯海軍不是蘇聯海軍,俄羅斯海軍既無遠洋作戰的需求,更無遠洋作戰的能力。對于俄羅斯而言,航空母艦與核動力巡洋艦都只不過是昂貴的花瓶而已。放棄庫茲涅佐夫、放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明智的選擇,問題是俄羅斯真的愿意么?
只擁有一艘航母時,航母的唯一功能就是門面,俄需要的也僅僅是這個門面
《消息報》表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前司令謝爾蓋·阿瓦基揚茨表示,停止庫茲涅佐夫號維修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并認為如果決定不再維修,庫艦只能被切割成金屬作廢物利用。”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戰略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伊利亞·克拉姆尼克認為:
航空母艦可為遠洋編隊提供空中支援,對俄羅斯海軍至關重要。但10年后庫艦將年滿50歲,繼續維修庫艦是不合算的,主張另建一艘航母取代庫茲涅佐夫,認為俄羅斯造船業完全有能力建造一艘航空母艦。
對于俄羅斯而言,庫艦真的沒什么用,退役庫茲涅佐夫號一直都是一個十分合理的選項
美國海軍的經驗表明,航空母艦部署、訓練與維護的時間比,大概是1:1:1。但1:1:1也就是一個大致范圍,艦齡較短時或/且維護良好時,可壓縮維護時間;航母數量較多,能多艘航母輪換執行訓練任務時,訓練時間也適當壓縮。理想狀態下擁有兩艘年輕航母的海軍,航母部署時間將直逼二分之一甚至更高。
對于只有一艘航母的國家而言,當獨苗維護時,艦載航空兵就會陷入沒有航母可用,只能淪為走地雞的尷尬。只有戴高樂號的法國和只有庫茲涅佐夫號的俄羅斯都深受該問題的困擾。但兩者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同的。
淪為走地雞的米格-29K
法國雖然也只有一艘航母,但法國愿意和美國搞艦載機互降,以維持飛行員的熟練度。而俄羅斯拉不下臉,死死端著一個架子,就像乞丐怕別人偷錢一樣。寧愿讓米格-29K拆掉尾鉤裝上減速傘包,淪為走地雞,也不和中國海軍展開艦載機互降訓練,以維持俄羅斯艦載機飛行員的熟練度。
更關鍵的是,庫茲涅佐夫號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以來,從未得到過一次真正的全面維修與現代化升級,俄海軍的維護水平也非常的拙劣。甚至于蘇聯解體之初都曾發生,航母上的貴重金屬嚴重失竊,航母失去航行能力的慘痛案例。(航母上的電纜接頭大量使用純銀)
蘇聯解體以來未曾得到任何實質性的維護,導致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2017年入塢大修時俄羅斯錯估了維護難度,維護時間與經費一漲再漲;由于俄羅斯高估的自己的造船業,導致各種問題是層出不窮。浮船塢沉沒、大火等各種天災人禍時一個接著一個。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況糟糕,艦載設備老舊,動力組故障、攔阻索故障、雷達故障層出不窮,老式武器需要全面更換。只有一艘航母也只能當個門面,當國家真正需要航母時,獨苗航母往往是在造船廠里趴窩,根本指望不上。(案例:第二次印巴戰爭的印度,馬島戰爭的阿根廷)
最為關鍵的問題在于,俄羅斯真的需要航母么?
正常國家在建造/運營航母之前,都得先回答航母用來干啥的問題,海洋國家需要航母以保護遠洋利益,沒有航母的話只能坐看自己的利益受損。正因如此二戰時期的英國、日本、美國非常熱衷航母。大陸型國家則沒有那么多遠洋利益,因此二戰時期的德國、蘇聯、法國、意大利對航母都沒有多少想法。
二戰結束之后,英美兩國手里都有大量的現役航母與在建航母,但兩國權衡利弊后發現為了發展經濟,必須要削減海軍規模,兩國都開始了大裁軍。經濟衰退嚴重的英國更是早早地退役了全部艦隊航母。
1973年退役的阿爾比恩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蘇聯之所以一直否認建造的航母必要性,瘋狂斃掉各路航母方案,主張建造航母的庫茲涅佐夫直接被拿下。
其因為是蘇聯領海分散主要領域都被美國及其盟友堵著,海參崴1000公里外是東京;塞瓦斯托波爾500公里外就是伊斯坦布爾;里加以北400公里就是斯德哥爾摩,唯一好點的北方艦隊出門一千公里后就該和皇家海軍大眼瞪小眼了。出門就是敵人要航母干啥?
60年代起蘇聯開始建造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或者說反潛巡洋艦,則是因為隨著蘇聯實力的發展蘇聯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遠洋利益,需要航母以保護自己的遠洋利益。但蘇聯出門就是敵人的糟糕領海分布,也讓蘇式載機艦非常的看重防空與反艦。在敵人母港距己方母港只有1000公里時,艦載機還真沒有反艦導彈好用……
但蘇聯需要航母不等于俄羅斯需要航母,當下的俄羅斯哪里有什么遠洋利益可言,俄羅斯哪里有什么遠洋利益需要保護?當下俄羅斯經濟糟糕、軍費總額偏低,軍用造船業糟糕透頂,海軍規模持續萎縮,俄羅斯已經不需要航母了。
1979年2月14日退役的英國海軍皇家方舟號航母
當下的俄羅斯需要像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一樣,壯士斷腕放棄現役艦隊航母,給經濟給軍費減負。
服役以來就百病纏身,幺蛾子不斷,2017年起維修至今的死活修不好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除了每天吞噬大量的經費之外,真的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直接退役拉倒是非常合適的選擇,具體是拆除還是賣二手另說。
1970年7月1日退役的加拿大海軍邦納文徹號航空母艦
對于俄羅斯而言,別說是六萬噸的庫茲涅佐夫,兩萬噸的基洛夫級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以及彼得大帝號了,就是萬噸級的光榮級導彈巡洋艦都嫌太大,在黑海、波羅的海、日本海、地中海這種澡盆中周轉不開。
當下的俄羅斯需要的就是建造滿載排水量七八千噸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的類似物,建造更多的22350、建造更多的20385和20380改,而不是維修庫茲涅佐夫和基洛夫,謀劃著建造下一艘符合俄羅斯需求的大型艦艇!俄羅斯海軍的核心應該是水下核力量,而不是水面艦艇。
問題是俄羅斯死活不愿意承認自己已經衰落了,俄羅斯仍舊認為自己是曾經是蘇聯,俄羅斯至今仍想做一個有聲有色的超級大國,而不是一個地區強國。當下的俄海軍宛如民國時期的八旗子弟一樣,明明家里邊都揭不開鍋了,卻不妨礙豬皮抹嘴壯闊。
為了維持超級大國的顏面,俄羅斯能接受自家的航母和巡洋艦在航率低下,成為港口皇后,但俄羅斯不能接受自己沒有航母和核動力巡洋艦。基于同樣的原因為了維持超級大國的顏面,俄羅斯不會從中國購買武器裝備,在和中國搞聯合研發時也因私心作祟而頻頻下絆子。
當下的庫茲涅佐夫號和納西莫夫號就是破產富二代家里的老豪車,賣不保險,沒錢保養導致老豪車就是那么露天停著,偶爾有錢了加上油出去溜達兩圈,還生怕擦著碰著。但賣了又舍不得,家里邊最好的車就是這輛了,你讓他買個798踏踏實實開,他也不愿意。
所以說從理性的角度考慮,俄羅斯應該放棄航母,但俄羅斯表示我可不是什么理性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