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眾所周知,如今的日本社會,已經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狀態,整個社會垂垂老矣。
根據2024年的數據統計,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占比高達29.3%。相當于每3個人當中,就有一名65歲以上老人。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多的老人,他們接下來該靠誰養?是靠兒女?還是靠退休金?如果這些都靠不住,他們又該如何生存?
70歲還在打工的日本老人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日本社會無論男女,一般都是65歲退休。退休金的話,每個月大概是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500塊。雖然這看起來還不錯,但日本的消費也高。
那日本消費究竟有多高呢?像拉面和蓋飯的話,大概是40-70元一份,去普通餐廳隨便搓一頓,就是100-150元。可以說,光是吃飯這塊,日本消費就是中國的2-3倍。
至于租房這塊,也沒便宜到哪里去。就拿大阪來說,隨便一個單間就是2500-5000元/月,如果要想換個套間,價格更貴。所以總體來講,許多日本老人的養老金是完全不夠花的。
既然不夠花,那就只能打零工了。目前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中,有900多萬還在工作。即便是70歲以上的老人,男性就業率也有45%,女性則是30%。
這些人進入社會后,不是去開出租車,就是去餐廳打雜,再不濟兼職水電工維修也行。總之,日本社會的老人,基本上很少有休息的。
極度割裂的日本老年社會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了,日本不是發達國家嗎?不是很有錢嗎?那些海外資產,都能再造一個日本了。既然如此,為啥許多老人還過的這么窮,
更何況,全日本的大多數錢都掌握在老人手里,再怎么埋汰也不至于上街去和年輕人搶工作吧?
沒錯,日本老人確實掌握著社會上的巨量財富。但很多人卻不知道,日本的貧富差距極其懸殊。
據統計,日本前20%的富裕老人,掌握著社會70%的財富。這些人以前一般都是總裁、高管之類的職位,還有一些則是90年代之前炒房成功的那批人。
他們退休以后,手里往往抓著大量的住宅、商鋪、股票等,每天收租收到手軟。閑來無事的時候,再出去旅個游,喝喝下午茶,買點奢侈品。
如果實在折騰不動了,就住進高級養老院,享受優質配套服務。可以說,日本社會的部分老人,確實比其他大多數人過的要舒服。
但是,后80%的老人,情況就沒那么樂觀了。他們在年輕時,要么是社會底層,要么是偽中產,不光零存款,很多人還負債。
尤其是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頂峰,那些上車被套牢的人,更是欠下無數房貸。后面房價暴跌以后,資產縮水,直接就中產返貧了。
如今積蓄花光后,這些人養老無門,于是只能走上打工的路。可以說,在老年生活這塊,日本的大多數老人日子都不咋好過。
面對養老這個問題,日本政府也沒啥好辦法,唯一的操作就是鼓勵企業多招收70歲老人,讓他們上崗再就業。
亦或是延長養老金繳納年限,從25年延長到40年。如果你繳納的年限不夠,就不給你發放足額養老金。如此一來,就能對養老金池子進行開源節流了。
中國養老金缺口也不容樂觀
從日本看中國,其實咱們的養老金問題,也是不容樂觀。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有3.1億,占到了總人口的22%,處于中度老齡化狀態。
當然,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年輕人越來越少了。而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勞動力將會出現短缺。
其實這種趨勢已經在進行中了,根據2012-2022年的統計,我國勞動人口從9.4億降到了8.7億。
按照相關機構的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我國勞動人口將降到6.5億。假如真到了那個時候,估計就沒有多少年輕人往池子里繳納養老金了。
其實早在去年的時候,中國社科院就預測了未來養老金池子枯竭的窘境。
據推測,到2035年,我國的養老金池子就會耗盡。到2050年,我國養老金的缺口是GDP的8-10%。
可以說,養老金短缺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直到最后徹底崩盤。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城鎮職工、體制內職工,他們退休后的養老金數額還行,至少夠過日子。
只不過廣大農村的養老金就沒那么充裕了。許多農村地區的老人,養老金只有100-200塊/月。這點錢放在城市,完全不夠生存。
好在農村地區的老人,無房租開銷,還能自己種菜,有些老人還在種田,日子倒也過得去。平時再加上子女那邊支持一點,養老倒也沒什么太大的壓力。
但終歸來講,養老在我國仍舊是個大問題。只是現在暫時能維持,至于以后就說不準了。
全球各國都面臨養老問題
嚴格來說,其實世界各個國家,包括發達國家,他們的養老金池子都不夠用,給老人的退休金都比較低,只能勉強夠溫飽。
因此許多國家的老人退休后依舊得靠打工,才能覆蓋額外支出。
就拿韓國來說,養老金平均每月只有60-1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000-5000。雖然數字看起來不錯,但韓國一碗炸醬面就要8000韓元,消費跟日本一樣高。
由于入不敷出,韓國老人的貧困率已經超過了40%。60歲以上的韓國老人,有58%在打工,這個數字位居全球第一。
許多沒啥積蓄的韓國老人,每天只能去工地、倉庫、工廠、餐館等地兼職,實在找不到工作就去掃大街、撿破爛,以維持生計。
至于歐洲、美國那邊,養老金也不容樂觀。
像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這些國家,養老金不到600歐元/月,保加利亞更是只有226歐元。為了保障生活,當地許多老人退休后繼續選擇工作,比率超過40%。
法國那邊,更是將退休年齡從62歲調到了64歲,以緩解養老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因為這個事兒,還一度引發了民眾抗議。
至于美國那邊,情況也差不多。據統計,聯邦社保基金2023年的收入為1.35萬億美元,支出卻有1.39萬億美元。
按照這個消耗速度來看,預計到2033年的時候,聯邦社保基金就會耗盡。
養老金不夠也就算了,關鍵是許多老人貧窮還負債。據統計,美國60歲以上的老人,47%沒有一分錢養老,這些人的平均債務高達22萬美元。
可以說,養老這個問題,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甭管你說發達國家也好,發展中國家也罷,一旦經營起養老金,那就準備體驗捉襟見肘的日子吧。
未來養老三部曲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問了,既然未來老人這么多,年輕人越來越少,接下來該怎么辦?難道就這樣擺爛?
關于這個問題,其他國家不好說,但我國完全可以依賴科技+政策兜底,來緩解養老方面的壓力。
現如今,機器人、AI等產品,已經進入各行各業,在里面發光發熱。所以未來咱們完全可以讓機器人參與勞動,創造價值,進而補貼民生。
有了機器人以后,不僅能把中老年人從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還能開發出配套機器人,負責老人的護理、醫療問題,給老人端茶倒水煮飯看病。
如此一來,就能避免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情況發生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機器人和AI產業,可謂是發展迅猛。截至2024年,我國已經有45萬家智能機器人企業注冊。
近三年來,我國新增機器人的裝機量,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可以說,未來如果真沒人干活的話,機器人絕對是個不二之選。
至于政策方面,我國新推出的個人養老金,其實是個不錯的兜底選項。
不同于傳統的養老金體系,個人養老金相當于一個投資增值產品,你可以用它來買基金、投資金融產品等。這些金融產品一般都經過國家審核,安全性滿滿。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就相當于國家幫你定投。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養老金價值,就能隨著國運步步上漲了。雖然增值沒那么迅速,但至少能抗個通脹。
此外,完善養老體系,將養老服務公共化,也是個不錯的兜底方式。
比如浙江溫州,就開啟了共享養老便民服務。當地社區會將老人聚集起來,統一照顧,提供理發、打掃衛生、大食堂、量血壓血糖等服務。
由于大家都是共享醫療設備,共用養護人員,因此服務極其廉價,一個月僅需幾百塊錢,極其適合經濟困難的老人。
可以說,未來的老人如果錢不夠用的話,完全可以采取這種抱團取暖的方式。如此一來,就能避免鰥寡孤獨的情況發生了。
總之,養老這個問題,各國都有壓力,尤其是養老金短缺這塊,更是讓人心憂。
但老話說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萬一以后突然出現科技大爆炸了呢,屆時說不定就能產生更多的財富,更多的養老服務內容。
有了技術和產業的加持,未來還怕找不到人養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