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班時間沒空辦、下班時間沒處辦,現在我不需要特意向單位請假來辦事了?!?月5日(星期六)前來恩平市公安局綜合服務大廳辦理出入境證明的吳先生笑著點贊。
針對在“背包住村”中較多群眾反映工作時間與政務服務窗口辦公時間重合,難以在工作日請假前往辦事的難題,恩平市推動市行政服務中心和各鎮公共服務中心開展“中午不打烊”延時服務,同步推動公安部門車輛管理所業務“周六上班”、戶政和出入境業務“周末場”“夜間場”等彈性專場服務,切實解決上班族“辦事難”問題。
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恩平市堅持開門教育,主動征求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通過開展“背包住村”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聽民意、辦實事、解民憂,以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走村串巷聆聽“民之所盼”
開門教育就是要把群眾請進來,讓干部沉下去。恩平市“背包住村”工作機制以鎮村干部包村聯戶為依托,組建“背包住村”團隊,結合村民群眾生活生產習慣,推動黨員干部點對點下沉到村(社區),面對面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把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綠化、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觸角延伸到每個村莊、每戶家庭,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
在牛江鎮的大街小巷或田間地頭,你總看到幾個背著小包的黨員干部,他們親切而熟絡的跟村民問好、嘮嗑,然后將村民們的建議意見和關切的一件件大事小事記錄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依托“背包住村”服務聯系群眾機制,牛江鎮黨委班子成員帶頭踐行“四下基層”,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入戶走訪,與群眾面對面拉家常、問需求,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獨居老人、殘疾家庭等重點群體,實現“家長里短”全記錄、“發展大計”共探討。目前,該鎮已經累計收集群眾反饋意見85條,深入基層解決問題85個。
7月9日,農貿市場上,良西鎮的“逢圩說事”固定議事亭熱鬧非凡。良西鎮通過“逢圩說事”固定議事亭與流動議事點,主動把村民請進來,廣泛征集群眾對干部作風、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意見建議。自活動開展以來,該鎮已經累計收集群眾工作建議420余條,累計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30件。同時,該鎮還依托“進村課堂”“格事格辦”載體,組織黨員干部約800人次深入村(社區),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重點工作中實踐鍛煉,干部擔當作為能力持續增強。
扎實舉措解決“民生大小事”
記錄在“背包住村”黨員干部小本本上的社情民意,必須通過落實,才能轉化成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恩平市委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詳細記錄“住村”收集到的每個問題,對于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一時間幫助解決,將需要協調處理的問題分類報送鎮村,匯總形成“民生發展臺賬”,按照黨委政府牽頭辦“大事”,村(居)民自治辦“小事”,個人自主辦“私事”的原則,進行分類分責處置,并建立辦理反饋機制,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比如,隨著電動自行車的數量不斷增加,老舊小區、城中村居民反映電動自行車的充電站點較少,難以滿足充電需求,影響日常工作和出行安排。通過“背包住村”從居民處獲悉這一情況后,恩城街道迅速行動起來,自4月份以來,累計建設完成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點152個,共1399個端口,其中住宅小區建設充電點20個,端口364個;轄區企業推動建設充電點22個,端口362個。同時,機關單位也積極響應,已有45個單位完成建設,共354個端口,其余單位的建設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目前,正在建設的住宅小區充電點位1個,預計近期可完成2個點位建設。
再如,有家長向橫陂鎮“背包住村”團隊反映,夏季氣溫升高,橫陂鎮中心小學存在蚊蟲滋生、鼠害等問題,可能影響師生健康。對此,橫陂鎮迅速行動,組織開展橫陂鎮中心小學夏季病媒生物防制除“四害”消殺工作。經過為期一周的集中消殺及后續跟進防治,橫陂鎮中心小學的蚊蟲叮咬、鼠類破壞等現象明顯減少,校園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極大改善。
小小的背包裝滿了民生,背出了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全市基層治理水平實現顯著提升。下一步,恩平市持續推進優化“背包住村”工作機制,推動問題在一線解決、實事在一線落實、成效在一線檢驗,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為“百千萬工程”賦能增效。
來源:恩平發布、江門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