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444分逆襲985?”
近日青海一名考生以444分的成績成功被山東大學這所985高校錄取。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選擇的并非冷門方向,而是相對熱門的生物學專業!
444分?這個分數在某些省份恐怕連本科線都達不到!
他竟然還能挑選985高校的生物學熱門專業?
消息一出網友們瞬間熱議不斷!
所以他背后到底有什么背景?
一、最強逆襲
444分就能進入山東大學?
這個分數放在東部高考大省可能連一本線都難以達到,但如今一位青海考生就是憑著這個成績,成功進入了山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在平時這個明星學科沒有600分幾乎無法企及。
山東大學作為響當當的“雙一流”、老牌985名校,其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實力強勁,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位列A類,完全可以與清北復交媲美,畢業生多數前往中科院或頂尖藥企工作,因此這個專業可以說是前景廣闊的“硬核”學科!
放在平時這個明星學科要是沒有600分可是連邊都摸不著,這位青海小伙卻以444分的成績,在全省排名7712位的情況下最終成功“擠”進去了!所以他到底是怎么進去的?這事兒還真不是“走運”那么簡單!
青海地處西部,無論是教育資源、考生基數還是整體競爭強度,與河南、山東這些動輒百萬考生的高考大省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但是在青海這位男生的444分,雖說放到全國肯定算不上拔尖水平,但實際已經是省內中上游的好成績了。
更加幸運的是山東大學今年在青海投放的“強基計劃”生物科學專業招生名額極其有限,與此同時這名考生所在的青海省本科一批線相對較低,所以最終這名男生憑借7712的位次加上444的分數,正好達到了山大在青海劃定的“強基計劃”入圍標準!
當然光靠分數入圍絕對“鎖”不住山大這樣的頂尖學府,畢竟“強基計劃”的核心是選拔培養基礎學科的拔尖人才!所以山大這類學校的“強基”選拔絕非走過場,根據了解,該考生肯定擁有自己的“硬核實力”通過了“第二關”!
所謂“第二關”就是學校組織的內部測驗,就拿這名考生所錄取的生物科學專業來說,筆試會考察核心概念、前沿知識甚至一些實驗設計思路,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和對學科的熱愛,僅靠死記硬背根本行不通!
至于面試環節則更像是一場“科研答辯”,老師們會觀察你對生物研究的理解和熱情,考察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科研潛力,雖然目前沒有明確公布該考生的具體表現,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考生的競爭情況合理推測。
他要么是省級生物學科競賽獲獎者,證明他在該領域有卓越才能和濃厚興趣,要么就是在高中生物單科成績極為優異,比如多次模考中生物單科位列全省前列,顯示出他對這門學科的深入理解和天賦,這些都是支撐他在強基計劃中脫穎而出的“底牌”!
如今看來這場“逆襲”不僅是個人的小幸運,更是國家“強基計劃”向基礎學科、向中西部教育相對薄弱地區傾斜政策的一次生動體現,畢竟分數固然重要,但在拔尖人才培養道路上,特長與潛力同樣擁有破格的機會。
二、引發爭議
這件444分的逆襲故事瞬間在網上引發熱議。
支持的一方認為,這簡直是現實版“逆天改命”!誰說分數低就無緣名校?這位考生的真實經歷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然而反對的一方則是滿腹疑問,他們覺得這樣真的公平嗎?畢竟傳統高考一分之差可能天壤之別,444分連很多普通一本都難上,這位考生憑什么能上山大?這里面是不是有啥“貓膩”?
其實要想解開這個“低分上名校”的謎題,咱們得先弄清楚“強基計劃”的本質,2020年我國教育部推出了“強基計劃”,旨在發掘頂尖高校急缺的基礎學科人才,比如數學、生物和化學等,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高考“唯分數論”!
在這個計劃下高考分數當然也很重要,但各校組織的校測才是真正的“翻盤點”,高考成績達標的考生還得去報考大學“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校測能挖掘出那些總分不高但特定學科有天賦、有熱情、有潛力的學生。
之所以會出現低分錄取的現象,其實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像青海、新疆、西藏、貴州、甘肅、寧夏、內蒙等中西部省份,教育資源整體不如東部沿海地區,所以國家為了促進教育公平,強基計劃對這些地區考生有明確的降分優惠,讓更多欠發達地區的好苗子有機會接觸頂尖資源。
其次就是“強基”聚焦的基礎學科,不像金融、計算機那么“熱門”,一部分考生和家長一聽基礎研究,就覺得是“坐冷板凳”、“清貧路”,他們的報名熱情沒那么高,甚至還會招不滿的情況。
但實際上這些觀念早該更新了,就拿小李選的山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來說,如今國家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藥研發、精準醫療、生物技術應用等等,明明是最前沿、最被資本看好的領域之一。
在這個領域特別是在一些知名藥企或研發機構,一個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年薪18萬起步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博士畢業生更是被各大研發平臺當成香餑餑搶著要!
至于這位444分考生所進的還是山大“強基班”,山大在生命科學領域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撐,由院士領銜的頂尖導師團隊親自授課帶研究,本科生就能接觸到國內頂尖的科研設備和項目機會,這種資源平臺恐怕是多少高分考生也夢寐以求的!
最后就是有些學生可能總分并不是特別高,但是他們某個學科特別拔尖,比如曾在國家級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銀牌以上,證明了他們在該領域的天賦和鉆研能力,校測就給這類“偏科天才”提供了證明自己的舞臺。
2025年除了這位444分考生,網上曝光的類似“幸運兒”還有不少,比如新疆一考生477分成功進入山東大學,黑龍江一考生493分被華中科技大學強基錄取,最后還有青海一考生472分入讀中山大學。
三、提前規劃
家長和學生要想靠強基“撿漏”名校,那么有些準備工作必須提前做足。
第一件事就是細讀每年的招生簡章,因為內容變化較大,例如去年山東大學生物技術強基班分數線比同校普通批的生物科學低了不少,但到了今年報考人數激增,競爭加劇,這種“便宜”是否還存在還真不好說。
第二就是如果要走競賽破格這條路,高一起就得鉚足勁在單科上下功夫,光刷高考總分可不行,數學、物理、化學這些核心科目,至少要在省內取得拿得出手的名次,比如湖北一名重高學生,高考總分剛過600,硬是靠著一個物理省一和一個數學省二的證書,最后彎道超車進了某“華東五校”的物理強基班。
第三就是校測考試環節一點也不能馬虎,筆試考的是專業相關的知識面深度,絕對不是高中課本的簡單翻版,面試考官不僅看你懂不懂本專業基礎,更看你有沒有學科潛力、思維是否清晰、表達是否有邏輯。
志愿填得準、報得好,低分進頂尖985,確實是撿了個“大便宜”,尤其對分數在名校邊緣的考生,有可能逆襲清北復交也不是夢,但這張“彩票”背面也寫著風險,那就是錄取只是第一步,最難的還在后頭。
因為分數壓線卡進去的學生,后續學業壓力巨大是普遍現象,基礎學科課程難度深、強度高,跟不上節奏的人不在少數,還有更加現實的就是出路問題,比如網上就有個熱帖舉自己身邊的例子,浙大小眾專業的學生連對口公務員都報不了......
所以如今網絡上關于強基的爭論特別激烈,一派拍手叫好覺得這政策確實給部分分數不算頂尖,但對基礎學科有志向的孩子打開了“名校直通車”,尤其是一些教育資源欠發達地區有潛力但分數不占優的學生。
但另一派的觀點也不無道理,他們的一些擔憂很實在,因為招進來的學生本身基礎就有差距,到了頂尖高校強基班能不能跟得上“大佬”們的節奏?會不會因為“揠苗助長”反而浪費了教育資源?
畢竟這里面的風險點特別需要我們清醒認識,只要你報了強基并且校測合格了,檔案就會被“鎖”在目標高校,哪怕你高考成績再高,后面普通批次的清華北大夢也得放棄!
教育機構常常提醒家長選專業必須慎之又慎,千萬提前查看目標大學官網,搞清楚強基專業具體是哪個學院承辦、有什么特色研究方向、未來出口是什么,同樣是“生物科學”一個是依托于學校頂尖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院士團隊指導,深造資源和科研導向明顯。
而另一個可能只是掛靠在一個普通院系下面,課程設置偏理論化且與前沿應用脫節,名字看著差不多,實際含金量和未來出路天差地別,所以家長幫孩子填報前,一定要打聽清楚專業的具體情況。
說到最后就是985的金字招牌再亮,也有些同學在那里架不住混日子,文憑的價值是跟著個人真本事走的,如果純粹沖著985名校名頭,對要讀的專業本身毫無興趣甚至抗拒,或者覺得自己分數低就想去混一混畢業,那真可能“竹籃打水”甚至比普通批同分進去的學生發展得還差。
強基計劃是條特殊賽道,不是康莊大道。
吃透政策是前提,了解自己是關鍵,吃苦的決心是保障。
三樣缺一不可,你才有機會成為那個贏家。
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交流!
消息來源:
1.網易:25年最幸運考生誕生:444分“撿漏”985,專業自選非冷門!
2.搜狐網:2025“最幸運”考生出現:444分撿漏985名校,專業曝光網友羨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