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曾經放出豪言壯語,要成為新時代的世界工廠,要全面取代中國在工業制造領域的地位和作用。
莫迪的印度夢,一度讓成千上萬的印度人沉醉其中。
可是這才過去多久,美妙的印度夢就破碎不堪,美國企業大量退出印度市場,外資流進又流出,把印度當成了一個可憐的過客。
為什么印度夢最終會變得如此狼狽?印度還能有崛起的機會嗎?
郭臺銘曾經在大陸說過一句萬人嫌的話,是富士康給了大陸的打工仔飯吃。
大陸給他的政策支持,大陸勞動者給他帶去的紅利,他是絕口不提。
之所以敢這么大放厥詞,就是因為郭臺銘給富士康工廠找到了下家,他打算退出大陸,在印度建廠投資,做大做強。
不錯,理想很美好,但是現實簡直不堪一擊。剛剛到印度,郭臺銘和富士康就遇到了三道關卡。
第一道,審批流程的冗雜,時間線的無限拉長,很多環節還沒開始正式實施,就卡在了審批的關口上,根本無法推進。
有人吐槽,你根本想象不到,在印度辦廠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情。
光是一個文件,就要找六七個地方簽字,而且這些地方還有可能互相推諉,以至于你得跑十幾二十個部門,還不一定可以把字簽好。
印度政府為了吸引外資,對外承諾會推出減稅、補貼等扶持性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大家只要來印度做生意,絕對會賓至如歸。
然而等真的計劃辦廠做生意了,這些工廠主生意人才知道,漂亮話不等于漂亮事,事先講好的空頭支票,全部都無法兌現。
據說,當時富士康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都還沒有落地,這在咱們中國,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但是在印度卻是屢見不鮮。
第二道關卡,就是印度地主豪紳的舊風氣根深蒂固,嚴重打擊了企業家們的熱情。
大家都知道,印度分為不同的邦,幾乎每一個邦都會有地頭蛇。
這些地頭蛇根基深厚,政府都拿他們無可奈何,想要在他們的地盤上動工,那得先交保護費。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這不就跟上世紀電影里面的黑社會一樣嗎?
并不是,他們比黑社會還要可怕,他們手里的武器,隨時都會指上你的太陽穴,扣不扣動扳機,全看他們的心情。
這些地主豪紳,拿錢還不一定能夠全部擺平,這些人都是無窮無盡的禍患,但凡工廠開起來,他們隨時都有可能來找麻煩。
久而久之,原本還對印度的人口紅利資源紅利有期待的商人,都被黑社會打怕了,只能灰溜溜地離開。
印度種姓制度不消除,貧富差距不消失,社會秩序不安定,這樣的現象就會永遠存在。
第三道關卡,印度自己的硬件軟件全部跟不上,而這,才是導致外資流出的最重要的原因。
對于這一點,富士康肯定有著最直接的體會。
從前他們在中國開工廠的時候,中國的勞動者們兢兢業業,一天十幾個小時不停歇,手上動作很快,流水線推進非常流暢。
而且中國工人的學習能力非常強,有些一開始不懂的流程與操作,只要學習幾次,模仿幾次,很快就能駕輕就熟。
更重要的是,中國工人還非常勤奮,只要時間允許,身體允許,他們就能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有時候工廠需要半天產出10000個電子零部件,他們可以做出20000個。
但是在印度,工廠的管理者就再也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印度工人對于工作的態度,和中國工人截然相反,他們骨子里有種得過且過的風格。
可能是知道,當社會貧富差距過大的時候,勤勞是不能致富的,索性放任自己懶散。
只要工廠里面的管理者不在旁邊盯著,他們就能自然而然聚到一起談天說地,嘴巴上忙個不停,手上是一點兒沒動作。
結果到休息時間,完成量距離任務還差一大截。
就不說數量了,在質量方面,工廠也得不到任何保證,印度人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欠缺,今天教了100遍的東西,明天該不會還是不會。
有時候,工廠的管理人員甚至想發出靈魂拷問:這些印度朋友的腦子到底是怎么長的?
其實這倒也不能完全怪某一個個體,因為印度社會本身就是畸形的。80%以上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這讓他們怎么學習,怎么進步。
印度的基礎設施供應能力,那就更是一團漿糊。
工廠干著干著,突然停電了,你和政府說我們要趕工,能不能盡快恢復供應,政府回答你,我們也沒辦法,一切只能聽天由命。
停電、停水、道路堵塞、房屋倒塌......這些都是家常便飯。正因為太家常便飯了,那些本來想來印度投資的人們,見到同行的慘狀,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所以外資的損失,招商引資的停滯,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印度自己不爭氣。
現在,就連之前對印度抱有很大期待,并且和印度建立過穩定合作關系的美國,都在選擇撤離。
數十家美國企業和工廠加速撤出,這讓印度政府也始料未及。
政府著急忙慌向這些企業喊話:你們再等等我,再相信我一次,我肯定能把事兒辦好。
可是吃了不少虧的企業家,已經沒有辦法再相信他們了。
莫迪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拯救他的印度夢,可是救來救去,殘酷的現實還是告訴他,印度現在的條件,還做不了夢。
現在回過頭來,再想想莫迪放出的那些趕超中國的豪言壯語,只讓人覺得諷刺。
要想崛起,目光看向的地方不應該是被視為假想敵的某一個國家,而是自己。
印度要成為世界工廠,首先得革除積弊,得擁有不破不立的勇氣。
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像泡沫一樣美麗的印度夢,還是會一戳就碎。
參考資料:
1、新華網《“養羊殺羊”,印度這樣成為“外資墳場”》
2、極目新聞《被認為是“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印度為何成了“外企墳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