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主題宣講活動走進浦東。5組來自不同領域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獲獎代表,齊聚康橋鎮文化服務中心,以親身奮斗故事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激勵廣大青年向先進看齊、向模范學習,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青春始終以蓬勃之力向光而行。活動在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短片《青春向光》中拉開序幕。宣講嘉賓分享學習體會和事跡,每每引起臺下掌聲和贊嘆聲。
講述奮斗故事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空間主動光電技術研究青年團隊代表司岳、王舉首先代表團隊做了宣講。這支平均年齡35歲的青年科研隊伍,承擔嫦娥工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高分專項、“墨子號”等國家重大型號及科研任務,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讓更多中國主動光電技術方案閃耀萬里蒼穹。
陳梁順,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興路派出所第三責任區警務隊隊長。他是警隊里的“青少年問題專家”,面對沉迷游戲的“網癮少年”,他以“游戲搭子”身份走進青少年內心,幫助其逆襲考入區重點高中;曾對母親和外婆關系緊張的輟學少女,在他的勸導下迷途知返、回歸校園。陳梁順見面約談過100多個家庭,重點結對幫扶25名孩子,讓一個個“警察與少年”的故事在不斷上演,讓“警察哥哥”成為青少年心中的溫暖符號。
李紹前,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導航衛星總體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李紹前作為北斗三號衛星系統最年輕的主任設計師,他勇挑科技創新大梁,參與完成14顆北斗三號衛星研制和發射,參與發明了國際領先的全自主可控導航衛星專用平臺。面對無國外經驗可循的挑戰,他帶領團隊突破地面仿真系統等10余項關鍵技術,助力將衛星發射周期從3年壓縮至33天。他用代碼“編織”航天經緯,以創新突破技術邊界,并通過主題宣講活動傳遞精神火炬,激勵更多青年在科技報國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阿布李吉才,上海市楊浦區大連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隊二班班長。“站在176米的高空,車子都變成一個個小點,但當時我腦海里只想到救人。”阿布李吉才的救援故事驚心動魄。他先后參與處置各類警情2000余起,搶救、疏散被困群眾200余人,以“逆行者”的姿態詮釋忠誠;他擔任上海市“119紅孩子校外輔導員”,讓消防安全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從高原到都市,從軍裝到火焰藍,他始終以青春和熱血守護萬家平安。
李亮,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浦東國際機場安檢護衛保障部首席開機安檢師。他被譽為“火柴王子”,以日均判圖萬幅、5秒精準識圖的“火眼金睛”,開創“回字判圖法”,推動AI智能安檢落地,培育60位“技術能手”。他扎根民航安檢一線17年,不僅守護了千萬旅客的平安,更以創新精神和傳幫帶理念,運用“云鷹爭霸”平臺為民航安檢行業培養了新一代技術骨干,成為新時代青年工匠的典范。把安全帶上藍天,是他的使命,也是所有安檢人的共同追求。
現場交流互動
現場,宣講嘉賓還以圓桌論壇形式與觀眾交流互動。
有小朋友向“火柴王子”李亮提問:“安檢的圖像,感覺跟我們玩的‘找茬’游戲一樣,需要幾秒鐘里找到那些‘危險品怪獸’。機場的安檢哥哥姐姐們,是怎樣練成又快又準看圖本領的?”
李亮表示,做安檢員需要非常耐心,去面對每一幅圖像和每一個旅客。同時,還需要很細心。比如像火柴這樣難度極高的圖像,其實并不只有火柴,還有很多其他物品的危害性、危險性比火柴更高,但檢查的難度也更大,“所以需要我們的安檢員在凌亂的圖像中抽絲剝繭,找出各項違禁品的特征,發現旅客包里攜帶的不能隨身帶上飛機的物品,保障航班的安全”。
一位康橋鎮的基層團干部向陳梁順提問:“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在處理鄰里糾紛、基層矛盾有時候有點吃力,您能給我一些建議嗎?”
陳梁順說,社區矛盾分為長期的矛盾和偶發性的矛盾。除了要帶著一顆炙熱的心去面對,還要掌握調解糾紛的技術和技巧,“比如說換位思考、同理心,要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雙方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工作、興趣愛好都不同,要從百姓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
本次活動由團中央組織部、青年發展部主辦,團市委、團區委承辦,康橋鎮團委協辦。
原標題:《“火柴王子”“青少年問題專家”……五四獎章獲獎代表齊聚康橋講述奮斗故事》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宋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