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主題宣講活動今天走進浦東新區康橋鎮。5組來自不同領域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獲獎代表,以親身奮斗故事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激勵廣大青年向先進看齊、向模范學習,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聯合發布表彰決定,全國共有30名青年和30個青年集體榮獲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677名青年榮獲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受表彰的青年和青年集體是新時代我國各族各界青年的杰出代表和先鋒力量,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奮力書寫了“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時代篇章。
今天,其中的5組代表齊聚康橋鎮文化服務中心,在現場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司岳、王舉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空間主動光電技術研究青年團隊,這支平均年齡35歲的青年科研隊伍,承擔嫦娥工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高分專項、墨子號等國家重大型號及科研任務,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讓更多中國主動光電技術方案閃耀萬里蒼穹。
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興路派出所第三責任區警務隊隊長陳梁順是警隊里的“青少年問題專家”,面對沉迷游戲的“網癮少年”,他以“游戲搭子”身份走進青少年內心,幫助其逆襲考入區重點高中;曾對母親和外婆關系緊張的輟學少女,在他的勸導下迷途知返、回歸校園。陳梁順見面約談過100多個家庭,重點結對幫扶25名孩子,讓一個個“警察與少年”的故事在不斷上演,將“警察哥哥”成為了青少年心中的溫暖符號。
李紹前擔任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導航衛星總體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他作為北斗三號衛星系統最年輕主任設計師,勇挑科技創新大梁,參與完成14顆北斗三號衛星研制和發射,參與發明了國際領先的全自主可控導航衛星專用平臺。面對無國外經驗可循的挑戰,他帶領團隊突破地面仿真系統等10余項關鍵技術,助力將衛星發射周期從3年壓縮至33天。他用代碼“編織”航天經緯,以創新突破技術邊界,并通過主題宣講活動傳遞精神火炬,激勵更多青年在科技報國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站在176米的高空,車子都變成一個個小點,但當時我腦海里只想到救人。”楊浦區大連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隊二班班長阿布李吉才的救援故事驚心動魄。他先后參與處置各類警情2000余起,搶救、疏散被困群眾200余人,從高原到都市,從軍裝到火焰藍,始終以青春和熱血守護萬家平安。
李亮是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浦東國際機場安檢護衛保障部首席開機安檢師,被譽為“火柴王子”,以日均判圖萬幅、5秒精準識圖的“火眼金睛”,開創“回字判圖法”,推動AI智能安檢落地,培育60位“技術能手”。他扎根民航安檢一線17年,不僅守護了千萬旅客的平安,更以創新精神和傳幫帶理念,運用“云鷹爭霸”平臺為民航安檢行業培養了新一代技術骨干,成為新時代青年工匠的典范。
分享結束后,這些青年代表以圓桌論壇形式與觀眾交流互動。大家紛紛有感而發,“從科研攻關到守護民生,從太空探索到身邊平安,今天的分享讓我們看到:有責任有擔當,才是青春最好的模樣。”
本次活動由團中央組織部、青年發展部主辦,團市委、浦東團區委承辦,康橋鎮團委協辦,通過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青少年政治引領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團結引領廣大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
原標題:《一批新時代青年代表走進浦東康橋,以親身奮斗故事詮釋責任與擔當》
欄目主編:戎兵
來源:作者:文匯報 唐瑋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