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鏡頭看3秒,眨眼睛……報告馬上出來!”在宜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宜川社衛中心)二樓的視覺健康智能管理中心(VIMC),復旦大學國際暑期項目(FISS)課程班的學生石函墨正在智能眼底檢測儀前,進行眼底檢查。這是她第一次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驗智慧化的眼科檢查。
近日,復旦大學國際暑期項目(FISS)課程班的學生來到普陀,在宜川社衛中心開啟了一場探訪“家門口”醫療服務的深度體驗之旅。學生實地參觀了中心的兒保門診、疫苗存儲區、慢病管理中心、視覺中心、中醫科、康復科等。參觀過程中最吸引學生的是那些含“科”量極高的醫療服務場景。
在視覺健康智能管理中心,智能“三件套”設備讓學生們躍躍欲試,來一番零距離體驗。免散瞳眼底照相機咔嚓幾下就能捕捉眼底細節,AI系統自動識別病變; 自助電腦驗光儀可以快速評估屈光狀態;自助視力檢查儀只需幾秒就可以直接顯示視力情況。而讓石函墨最驚喜的是,檢查完一分鐘,她就拿到了一份AI診斷的個性化報告。“效率太高了,超乎我的想象,體驗非常好。AI技術的應用充滿科技感,相信未來醫學科技會隨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斷突破。”石函墨在體驗后興奮地說。
在預防接種門診的疫苗儲存區,學生們跟著醫師步入這個恒溫恒濕的獨立疫苗儲存室,看到大型醫用冷藏柜里放著不少疫苗制劑,電子監控屏上實時顯示著精準的溫濕度數據。醫師輕點監控屏,冷鏈系統運行圖躍然眼前:“我們的疫苗全程處于2-8℃恒溫環境,溫度波動超過0.5℃,系統立刻自動報警并追蹤處置。”
而在疫苗接種區,學生們圍在預防保健科負責人周圍,目光聚焦于電子簽核系統。負責人輕點屏幕,系統即刻清晰展示出疫苗名稱、批號、效期等核心信息。“與我們印象中的社區接種服務大不一樣!如此清晰透明的信息呈現,讓大家切實感到安心。”學生們驚嘆地表示。
如何用數字化管理平臺精準管好慢性病患者?在慢病管理中心,一張屏幕上,居民健康檔案與隨訪記錄構成一張清晰的健康地圖,顏色標記直觀區分著管理等級。中心負責人介紹,這個系統是社區健康的“智慧管家”,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定制個性化管理方案,讓居民健康盡在掌握。
交流座談
康復科內,學生們還看到了智能康復訓練設備是如何協助患者進行標準化步態訓練。此外,學生們還參觀了中醫科、艾滋病毒暴露前/后(PrEP/PEP)預防門診,對社衛中心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并親手制作了中藥香囊。
“這樣先進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上海是否普遍?”當學生們在中心大廳集合準備離開時,一位同學忍不住問道。“數智化轉型已成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路徑。目前,普陀區的社衛中心都在積極推進數智賦能。”宜川社衛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智慧賦能技術正在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使服務更精準,居民更安心。
原標題:《普陀這場“家門口”醫療服務的深度之旅,讓學子們驚喜連連》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易雯 張知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