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見早安之聲
市場概述
特朗普“對等關稅2.0”開戰,美股三大指數齊跌、未再創新高,本周均收低,科技七巨頭則表現韌性。泛歐股指周五跌超1%。
關稅引發通脹擔憂,美債遭到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近6個基點。
美元指數震蕩于97關口上方,本周反彈累計漲1%、脫離三年來的低點。比特幣強勢不減,一度漲近5%。
黃金三連漲、盤中漲逾1.3%。白銀一度漲近3.6%,創下近14年高點。原油漲2.7%,市場猜測特朗普計劃制裁俄羅斯原油。
亞洲時段,AH股沖高回落,滬指微漲,多只權重股尾盤競價遭拋盤,券商爆發,恒指漲0.5%,老鋪黃金跌超11%,商品、國債分化。
要聞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市場收報
財政部發布《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
歐盟被爆放棄征數字稅。美加談判博弈:特朗普回應關稅豁免稱“拭目以待”,加拿大據稱推遲鋼鋁稅報復。美印協議又有戲了,據稱美征印度關稅或低于20%。石破茂:如果美國覺得日本既然依賴就要言聽計從,那可不能讓人這么小瞧。
特朗普50%銅關稅范圍或擴至半成品,美國電網、數據中心建設可能面臨沖擊。
美國政府6月意外實現財政盈余,本財年關稅收入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
美聯儲鴿派高官古爾斯比:新的關稅威脅可能會推遲降息。
特朗普政府預算主管加大對鮑威爾批評,誓言調查美聯儲翻修項目。
特朗普:對普京很“失望”,下周一將發布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
華爾街首家:高盛正式“雇傭”AI寫代碼,從開發到部署,幾乎無需人類介入。
歐美股市:標普500指數收跌0.33%,報6259.75點,本周累計跌0.31%。道指跌幅0.63%,報44371.51點,本周累計跌1.02%。納指收跌0.22%,報20585.53點,本周累計跌0.08%。歐洲STOXX 600指數收跌1.01%,本周累計漲1.15%。
A股:滬指漲0.01%,報收3510.18點;深成指漲0.61%,報收10696.1點;創業板指漲0.8%,報收2207.1點。
債市: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5.96個基點,報4.4093%,本周累計漲6.36個基點。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漲1.29個基點,報3.885%,本周累計漲0.5個基點。
商品:WTI 8月原油期貨收漲2.8%,報68.45美元/桶。布倫特9月原油期貨收漲2.5%,報70.36美元/桶。COMEX黃金期貨漲1.41%,報3372.70美元/盎司。
要聞詳情
全球重磅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一致認為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同意加強外交渠道及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財政部發布《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推動保險資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新考核指標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實施。市場預計,險資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有望為A股帶來萬億元增量資金。銀華基金總經理王立新表示,擴大“長錢”入市規模,短期來看,將給市場帶來大規模增量資金;長期來看,將顯著改善市場的資金結構,增強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形成價值投資的市場氛圍,鞏固A股回暖向好的良好趨勢。
特朗普“對等關稅2.0”全面開戰。本周,特朗普陸續發出貿易信函,對多國征收新一輪關稅,其力度、節奏均超出市場預期。盡管目前市場反應較為平靜,但值得指出的悖論是,在“TACO”的預期下,市場“無視關稅”的強勁表現似乎恰恰證明了關稅造成的痛苦正在越來越少。特朗普沒有了“后顧之憂”,那“預期中的TACO”可能也會落空。
特朗普關稅助美科技巨頭翻盤?歐盟被爆放棄征數字稅。繼加拿大之后,歐盟可能也在數字稅上對美讓步。文件顯示,歐盟提議對電子垃圾、煙草和高收入企業征稅,替代數字稅。對歐盟而言,在七年預算草案中取消征數字稅的計劃堪稱重大轉變,這可能是歐盟的戰略舉措,歐盟迫切希望獲得有利的對美貿易條款。
美加談判博弈:特朗普回應關稅豁免稱“拭目以待”,加拿大據稱推遲鋼鋁稅報復。白宮貿易顧問稱,對加拿大35%的關稅不適用于符合美墨加協定的商品。加總理卡尼回應征稅函稱,堅定維護本國利益,將加美談判期延至8月1日,加強同全球其他貿易伙伴的關系;在控制芬太尼方面將繼續與美合作。加部長稱,正與歐盟等盟友協商應對美威脅。媒體稱,加美同意談判期延至8月1日后,加拿大不會按原計劃7月21日將針對鋼鋁的報復性關稅提高一倍至50%。
美印協議又有戲了?據稱美征印度關稅或低于20%,印度ETF和盧比跌幅收窄。媒體稱,印度不會收到特朗普的征稅函,臨時貿易協議將讓印美雙方得以繼續談判,為印度預計今秋達成更廣泛協議前提供空間解決未決問題;印度尋求比特朗普所說美越協議更優惠的協議;印度代表團將很快訪美進一步談判,印美尚未就農業等爭議問題找到解決辦法。
石破茂:如果美國覺得日本既然依賴就要言聽計從,那可不能讓人這么小瞧。據環球時報,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電視節目中強硬表態,針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明確表示日本必須在安全保障和能源等關鍵領域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追求獨立自主。他強調,即使日本是美國盟國,也不能被“看扁”或“言聽計從”,日本將在關稅談判中維護國家利益。
特朗普50%銅關稅范圍或擴至半成品,美國電網、數據中心建設可能面臨沖擊。據知情人士透露,銅關稅征稅范圍不僅包括精煉銅,還擴展至銅線、銅板、銅管等半成品,涵蓋電網、軍工和數據中心所需的關鍵材料。分析師預計關稅實施后銅價或回調但幅度有限。
美國政府6月意外實現財政盈余,本財年關稅收入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這是自2017年以來,美國政府首次在6月份實現財政盈余,不過本財年迄今的累計赤字仍高達1.34萬億美元。同時盡管月度數據向好,但持續的財政赤字,以及不斷攀升的國債利息支出,仍對美國財政構成嚴峻挑戰。
美聯儲鴿派高官古爾斯比:新的關稅威脅可能會推遲降息。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表示,特朗普新公布的關稅進一步加劇了通脹前景的不確定性,使他更難支持總統呼吁的降息舉措。值得一提的是,自6月會議以來,古爾斯比與美聯儲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鮑曼(Michelle Bowman)是最支持盡早再次降息的幾位官員。
特朗普政府預算主管加大對鮑威爾批評,誓言調查美聯儲翻修項目。美國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主任Russell Vought周五表示,將推動對美聯儲大樓翻修工程展開調查,項目成本嚴重失控。分析稱,這可能標志著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之間矛盾的進一步升級。
特朗普:對普京很“失望”,下周一將發布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對普京的“失望”情緒,批評其“口頭客氣但毫無實質”,原因是俄軍持續空襲烏克蘭。特朗普還表示,美國將對烏克蘭輸送更多武器。
華爾街首家:高盛正式“雇傭”AI寫代碼,從開發到部署,幾乎無需人類介入。華爾街AI里程碑!高盛已開始測試由人工智能公司Cognition Labs開發的自主軟件工程師Devin,并準備在開發部門正式“聘用”它。相比傳統AI工具,像Devin這樣的AI工程師能將生產效率提高3到4倍。
兩大利好來襲!高盛唱多亞洲股市:重申增持中日韓,上調港股評級。高盛將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12個月目標價上調3%至700點,預期美元計價回報率達9%。該行將港股評級從低配上調至標配,預期美聯儲降息周期帶來的美元走弱將令港股受益。更有利的宏觀環境和關稅政策的確定性增強是推動此次上調的主要因素。
野村:未來幾周是關稅效應釋放的關鍵窗口,美國滯脹風險加劇,美聯儲或等到12月才降息。野村全球宏觀研究主管Rob Subbaraman警告,全球經濟正步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知領域”。目前美國企業因搶進口庫存偏高,關稅尚未真正反映到消費者物價中,但隨著Q3企業補庫,進口成本上升勢必傳導至通脹,預計四季度美國核心CPI將反彈至3.3%。美聯儲將非常謹慎,直到12月才會降息,且降息幅度可能低于市場預期。
4月市場下跌時積極出手,霍華德·馬克斯:“永遠不要做空中國”,美股未來幾十年回報都很可觀。牛市來臨時多一分擔心,熊市來臨時站在反方。
國內宏觀
上海: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研究探索。上海市市國資委黨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圍繞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開展學習。市國資委主任賀青強調,保持對新興技術敏銳感知,加強數字貨幣研究探索;推進產數融合,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資產數字化等領域應用。
陳果:“反內卷”的關鍵是如何定價,若執行到位可能產生新一批紅利資產。陳果認為,政策效果取決于執行力度:若僅控量穩價,行業指數企穩但收益有限;若能有效出清產能,則可能催生像2016年供給側改革后的資源品行情,股價有望實現趨勢性上漲。國有企業或行業集中度高的領域更易受益,可能催生風電、逆變器等“新紅利資產”。
國內公司
Kimi K2發布并開源,擅長代碼與Agentic任務。月之暗面宣布,正式發布Kimi K2模型,并同步開源。據介紹,Kimi K2是一款具備更強代碼能力、更擅長通用Agent任務的MoE架構基礎模型,總參數1T,激活參數32B。在 SWE Bench Verified、Tau2、AceBench 等基準性能測試中,Kimi K2 均取得開源模型中的 SOTA 成績,展現出在代碼、Agent、數學推理任務上的領先能力。
海外宏觀
美國務院將開始解雇超1350名公職人員。據央視新聞,美國國務院將開始解雇1107名公務員和246名外交官。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拒絕透露裁員計劃何時開始,但表示將“迅速”實施。報道稱,預計美國國務院將于11日發出首批解雇通知。
下半年還有5000億美元將流入美股,主要來自散戶。摩根大通認為,盡管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增持空間已然有限,且養老基金等仍在結構性賣出股票,但散戶、風險平價基金和平衡型共同基金的潛在買盤力量強大,足以抵消這些賣壓。此外,若美元企穩,此前“罷買”美股的海外資金可能進一步增添市場火力。預計下半年將有接近5000億美元資金流入美股市場,足以推動股市再上漲5%-10%。
美股的不祥之兆:指數創新高,賣家卻在消失。美股標普500指數屢創新高,但下跌股票成交量占比卻降至2020年來新低,預示市場可能回調。歷史數據顯示,類似情況曾引發5%以上跌幅。盡管VIX指數和MOVE指數創新低,暗示風險已被消化,但即將到來的財報季和財政政策動向將是市場關鍵考驗。
馬克龍警告歐洲AI基礎設施落后中美。“必須清醒——AI競賽方面我們落后于美國和中國”,馬克龍直言不諱地表示,盡管歐洲算力需求占全球20%,但其僅掌握3%-5%的算力。在“算力主權”方面嚴重依賴中美企業,英偉達壟斷80%芯片封裝市場,臺積電等主導先進制程。歐洲科技領袖也警告,若無法在技術層“搶占席位”,將淪為規則接受者而非制定者。
英國經濟連續第二個月萎縮,5月GDP意外下滑0.1%,央行降息壓力陡增。繼4月份收縮0.3%后,5月英國GDP再度萎縮0.1%,生產和建筑業下滑是主因,或預示著第二季度經濟將大幅放緩。數據公布后,英鎊兌美元下跌0.2%至1.35美元。市場預計英國央行下月將降息25個基點。
沙特罕見“背叛”,上月原油產量超配額,IEA:今年供應增速將快于預期。沙特上月將原油產量大幅提升約70萬桶/日至980萬桶/日,超出自身OPEC+配額約40萬桶/日。與此同時,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放緩至16年來最低,供應過剩加劇。IEA預測庫存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大幅積累,預示油價將持續面臨下行壓力。
海外公司
4萬億英偉達,憑什么?CUDA正是英偉達所有神話的起點。它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生態系統。當越多的開發者使用CUDA,就會催生越多的基于CUDA的應用程序和框架;這些殺手級應用又會吸引更多的用戶和開發者投身于CUDA生態。這個正向飛輪一旦轉動起來,其產生的引力將是巨大的。
- 英偉達CEO黃仁勛再拋售數千萬美元股票,個人凈資產追平巴菲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黃仁勛的凈資產已達到1430億美元,幾乎與巴菲特的1440億美元持平。根據預設交易計劃,黃仁勛可以在年底前出售多達600萬股英偉達股票,按照7月11日最新股價165美元計算,總共可套現9.85億美元。
蘋果計劃2026年上半年密集發布新品,推動收入增長回歸正軌。據報道,蘋果公司正計劃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包括新款入門級iPhone、多款iPad以及升級版Mac產品。盡管這些電腦產品原計劃2025年發布,但蘋果正考慮將發布時間推遲至2026年春季,這些新產品是蘋果努力重振收入增長的重要舉措。
“示好”特朗普?甲骨文后谷歌也妥協,向美政府提供大額云服務折扣。繼甲骨文后,谷歌已同意向政府提供云服務重大折扣。這一輪降價潮反映出硅谷科技公司急于修復與特朗普政府的關系,避免重演第一任期時的對抗局面。
馬斯克的xAI公司在下一輪融資中尋求高達2000億美元估值。
AI基建還能投多久?高盛:2-3年不是問題,回報窗口才剛開啟。高盛表示,盡管AI商業化變現仍處早期階段,但基于成本削減的第一階段回報已經顯現。預測到2030年AI自動化可為財富500強企業節省約9350億美元成本。分析師認為,這一早期收益足以支撐當前AI基礎設施投資水平,盡管增長率可能放緩。
AI狂奔背后,傳統廣告巨頭卻迎“柯達時刻”?在數字廣告巨頭Meta、applovin等股價狂奔的背后,傳統媒體廣告巨頭WPP 所處的傳統媒介代理環節被上、下游同步擠壓,形成典型的“夾心層”困境。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