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的王朝更迭,只要到了南方地界,革命都是不徹底的,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難道是因為他們誓死抵抗么,不是的!原因很簡單,南方地主階級善于談條件,說我投降;而革命的一方也要考慮長遠,打天下之后還要治天下,怎么地方經濟這么好,破壞了之后,將來糧草從哪兒弄呢,于是雙方就妥協,各退一步,然后繼續采用鄉賢管理基層的模式。
只有清朝不按套路出牌,士紳宣布愿意跟著新主子混,結果他們還來搶錢抄家,無論貧富,均逃脫不過,所以后來才出現了大規模的抵抗,在歷史上這些事情都很慘烈,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意外的結果,就是日本人來了之后,不管日本人怎么說,南方地主都不相信他們的承諾了,因為上過清朝的一次當了,為啥會上清朝的當,因為南方士紳在元朝的日子過的太舒服了,當時采用的是地方承包制,每個城市都交給幾個地主,你只要交稅,其他事情一律不管,這導致他們誤判了,認為清朝也會這么干。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有個教授說,如果他穿越回去,他愿意穿越到元朝,因為那個時代自由寬松,對民眾的生活并不干涉,言論也自由,可以隨便罵娘,甚至罵皇上也沒人管!我在想,你得穿越成地主才行啊,你穿越成朱元璋的父母、兄弟,你在電視劇里,第一集就餓死了。元朝老百姓過得饑寒交迫、朝不保夕,朝廷是不知道的,他們也不想知道。都是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壓迫,就像無政府主義一樣,無人問無人管。
我們很多人讀歷史,把一個社會混亂的責任推給皇帝,那都是片面的,一般從第二代或第三代皇帝開始,皇帝已經被新誕生的利益集團綁架了,他們能動用的權力是非常有限的,士大夫們和地主都已經抱團了,任何改革都難以推進,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老朱這個狠人上臺之后,他們都敢玩花樣,考試錄取的學生居然都是南方人,后來雖然搞了南北榜,補充北方學子的錄取人數,但是到了第三代,那些文官們又忽悠皇上給廢除了。
文官和地主們對朱元璋是恨之入骨,因為他們“跟朱元璋談道德”,但是“朱元璋跟他們談法律”,這些士紳跟念經一樣,說用儒家道德典范來治理國家啥的,朱元璋說,道德約束不了你們,必須要用法律。所以明初的法律嚴苛是出了名的,1382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老朱特意安排禮部制定禁約十二條,告訴天下的學官,他命名為“臥碑石。”
老朱自己出生在元朝,他是十分清楚江南士大夫的無恥的,元朝對江南地主刑罰非常寬松,對地主的特權不加干涉,相反還予以保護。地主利用其特權大肆兼并土地,放高利貸,搞暴力催收,常常害的一家人喪命,手段之狠毒超過歷朝歷代,而且江南地主買官現象十分猖獗,秀才都考不上的人,有當官的,有從醫的,江南地區的官商地主三方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成為了一個壟斷地方政治、經濟、軍事的地主階級。
這種玩法,朱元璋清楚的很,嚴格來說,朱元璋父母家人并非直接死于蒙古人,而是死于南方地主的壓迫,元武宗時期,當時的宰相對江南地主就不滿,說,元朝四十年了,南方的地稅、商稅都沒有收到多少,反而是當地的富戶,動不動就奴役千百家農民,甚至還有幾萬家的,錢都到地主口袋里去了,他建議朝廷加稅。結果這個宰相,第二年就被“變亂舊章,提高賦稅,壓迫農民,流毒百姓、引起了民變”的罪名處死,這都是背后江南地主出生的官員們想辦法整出來的。
朱元璋上來之后,就對南方地主下手了,他說“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于是對江南地主進行多次打擊,朱元璋說,元末社會黑暗,老百姓生不如死的,其實罪魁禍首就是你們這幫江南士大夫!這群人對朱元璋恨之入骨,但是軍事斗爭又干不過他,于是他們就想到了別的辦法。
那就是控制太醫院,這些文官集團和地主勾搭在一起,他們說,“誰控制了太醫院,誰就控制了朱家的后代子孫!”明朝皇宮里醫生是怎么來的,是太醫院通過征召和保送的方式選拔醫生,各地官員需要推薦有才能的醫生,經過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太醫院供職。這里面可操作的空間實在太多了,不可能皇帝對每一個醫生進行考核,權力還是要下放的,朱元璋收掉了宰相的權力,因為宰相在任期間,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將朝堂變成了自己的私人交易場所,這事發生了多起,他不得不自己親自上陣干了。他又不是全能型人才,還能干醫生的,這讓文官集團找到了控制朝廷的突破口,就是用御醫控制后代的皇帝,誰不聽話讓誰死!
朱允炆太年輕了,一上來就聽這些文官瞎忽悠,連提籠架鳥,從來不問政治的叔叔都弄死了,結果在北京的叔叔不答應了,朱棣帶人攻入了南京城,到了南京城,跟這些文官斗法辯經,讓他不勝其擾,干脆遷都到北京去了,朱棣文治武功非常厲害,還算是有一個威望的人,因此他在位的時候,作妖的人不明顯,等他一走,明朝皇帝開始了千奇百怪的死法,甚至很多地方窮苦老百姓的壽命都比皇帝長,只要被太醫治療了,就注定要死了,而且此皇帝死之前,往往是想有所作為,要搞改革,要搞二次分配,提高農民的收入,這個說法一提出,皇帝就臨死不遠了。
明仁宗朱高熾17歲被立為世子,26歲被立為太子,46歲登基為帝,當了二十年的太子都穩穩當當,然而登基不到一年就沒了。文化人說,他死在女人身上,他縱欲所致,純粹胡說八道,他是一個工作狂,并非對情色沉迷的人,如果縱欲,26-46歲都不死,登基一年就死了,不就是文官集團不喜歡他上位而已,借著給他治療肥胖病癥的由頭,暗中下手罷了,為啥不喜歡他登基,影響文官和地主發財而已,此人的威望是所有武將都公認的,而且他的想法是“與老百姓共享天下,而不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這太醫院的醫生哪里來的,好多都是水貨,經過權貴富豪推薦進來的,根本就沒啥醫術,就是真的醫生到了宮中,也會廢掉了,因為不和人民群眾在一起,沒有一定數量的標本研究,醫術早就退步了。明宣宗朱瞻基和祖父朱棣一樣,有一個健壯的體魄,生了個小病,治了兩天,人就沒了,這個事情就非常蹊蹺,從遺傳學上來講,就是很不合理。
明武宗朱厚照15歲登基,31歲駕崩,離奇的是,他在船上釣魚時不慎掉入水中, 就受了一點寒而已,結果被太醫醫死了,關于他的死,現在“文官謀害論”逐漸開始被大家接受,說是朱厚照被明朝的文官集團害死的。明光宗朱常洛,經過15年的國本之爭后才被迫讓他成為太子,但最后即位不到一個月后就生病了,太監崔文升給他服用了一些藥物,結果朱常洛開始腹瀉。隨后鴻臚寺丞李可灼又進獻了兩粒紅丸,朱常洛吃下之后第二天就突然駕崩,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紅丸案”,此案最后不了了之。
皇帝越死越早,太醫院就是這種水平,我是很懷疑的,即使把明朝戰亂年代放在一起算平均,民間老百姓的壽命都是高于皇帝的,這里面一方面是確實靠推薦進來的水貨醫生太多,另一方面是有意為之,專門為高級官僚和皇帝量身定做服務的,起到一個排除異己的作用,當年幸虧外國人都還是猴子,要是擱明代,西方是發達國家了,一個太醫院不就成了間諜窩了么?
一個國家走精英路線很難走的通,因為他們只能上,不能下,一旦需要他們讓出位置,來補充新鮮的血液,他們就生氣,覺得動搖了他的利益,他會為了私利不擇手段,甚至賣國。改變是很難的,但是坐視不管,就會走上邪路,他們把持了政策的制定權后,就會肆意妄為,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拋諸腦后。
我們必須要和這些站在人民對立面的人斗爭,就和打掃衛生一樣,每天打掃很輕松,一年搞一次,那就搞不干凈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指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因此斗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