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那個曾經被唱衰的東風日產,正以破局者的姿態,在速度與維度的雙重突破中,殺出一條屬于合資新勢力的血路。
7月10日公布的6月份最新銷量數據顯示,東風日產N7(參數丨圖片)以6189輛的月銷量,斬獲合資純電車型銷量榜首,成就“合資新勢力”又一里程碑。
“這條曲線我們等了太久!”6月16日,在東風日產一場面向內部員工的Family Day活動現場,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副總經理周鋒的聲音,壓過了現場此起彼伏的掌聲。
此刻大屏幕上,全新電動車東風日產N7自4月27日上市后的訂單數據,正以陡峭的斜率向上攀升,短短50天,大定數量突破2萬,這樣的成績,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震撼。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憑借先發優勢搶占份額,造車新勢力用智能配置吸引眼球,合資車企轉型一度面臨重重困難。但N7的表現打破了這種局面,平均每6.7分鐘新增1個大定,每天鎖定400臺訂單,這樣的速度,讓N7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硬生生撕開一道口子。
臺下經銷商熱烈的掌聲,不僅是對N7成績的認可,更代表著行業對“合資速度、日產速度”的重新審視。有經銷商私下算了筆賬:這款車50天完成的訂單量,相當于某些合資品牌同類車型過去半年的銷量。而這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整個東風日產團隊高效的執行力。
當微博上車主催問交付時間的留言越來越多,5月26日,東風日產緊急召開供應鏈增產會議?!拔覀円M快調整產能,把交付周期降下來,同時保證每一臺車的品質。”會上,周鋒下達明確指令。
作為一款超舒適中大型純電轎車,截止七月份,東風日產N7上市50天累計大定快速突破2萬臺,交付啟動45天交付突破1萬臺,如今更是成為“合資純電銷冠”
正如周鋒所言:“速度本身就是一種武器,而且經常是最重要的武器。”N7的熱銷證明,只要將合資企業的技術積淀與本土市場的快速應變能力結合起來,老牌車企同樣能在新能源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01
“看到—想到—做到”
2025年二季度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以東風日產和廣汽豐田為代表的新能源攻勢,開啟了屬于合資公司的新時代。鉑智3X上市短短幾個月就沖上6000輛的高度,而日產N7上市第二個月就直接干到6000輛,氣勢蓬勃。
日產N7和鉑智3X的首戰告捷,給合資電車打了個樣,也給大眾、通用們的轉型方向和未來帶來了強大的信心。
“以前每到周末,公司門可羅雀,現在一廠打螺絲都快打出火星子!”號稱東風日產“八門提督”的保安隊長小于在東風日產內部大會上的這句調侃,道出了東風日產國外一年多來的真實變化。
而周鋒在N7突破2萬大定的歷史性時刻拋出這個公式:“結果=能力x(視野+決心+速度)”。這個曾被小于調侃“每天干到半夜,家里怕是沒裝空調”的管理者,正用行動改變著這家傳統合資品牌車企。
中國汽車市場的內卷程度已無需贅言,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在自主品牌憑借電動化、智能化快速發展,新勢力不斷創新的形勢下,合資車企的轉型迫在眉睫。周鋒清楚地認識到,在這場競爭中,任何遲疑都可能讓企業落后。
當小于在演講中笑談自己從小區保安逆襲成世界五百強“BA”時,周鋒正帶領團隊在新能源賽道上發起猛烈突圍。“PV樓、營銷樓、研發大樓成了‘重災區’,尤其是周鋒總,每天干到半夜,周末雷打不動來加班。”小于的描述,讓大家看到管理層以身作則的工作狀態。
新能源汽車已不再是新興事物,而是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同時對產品也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對于合資車企而言,既要應對自主品牌在性價比和本土適應性上的優勢,又要直面新勢力在智能化和創新營銷上的沖擊。
東風日產推出的天演架構,就是應對策略之一。不同于傳統車企36個月的研發周期,東風日產僅用28個月就打造出全球首個專為中國用戶設計的純電平臺——天演架構。
而此時的N7正以50天2萬大定的速度,讓門崗的工作量直線飆升,“核驗臨牌都快成交管局了!”小于舉著登記本抱怨?!坝袝r同事把N7停在飯堂門口,我也偷偷忍不住拍照”發朋友圈,小于笑著說,“看!我新買的車!”
當某些新勢力還在為周交付量破千慶功時,東風日產已用6000臺交付量證明:合資體系的制造基因一旦激活,其爆發力足以改寫游戲規則。而N7從上市到2萬大定僅用50天的紀錄,正是東風日產對“速度即武器”最鮮活的詮釋。
“看到是視野,想到是決心,而東風日產人從不缺執行力,做到是我們的能力?!边@“看到—想到—做到”的閉環,是東風日產穿越周期的密鑰,是東風日產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果斷決策。
N7的“越級舒適四件套”正是這種策略的具象化表達。當行業還在比拼配置堆砌時,東風日產將戰場轉向家庭用車場景:實現-6℃-50℃溫控的智能冷暖冰箱、15.6英寸2.5K超清屏,AI零壓云毯座椅配合大師級音響系統,構建起“移動客廳”級體驗。
這種對用戶需求的精準狙擊,讓N7在10-15萬內價格區間形成價值碾壓。連續兩周登頂“20萬內中大型純電轎車周榜”及“合資品牌純電銷量TOP1”,這一系列的數據背后,是消費者對N7的高度認可和信賴,也是東風日產在新能源領域深耕細作、厚積薄發的結果。
當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突破70%,當新能源滲透率創紀錄達到52.6%,合資陣營的退路正在被現實碾壓,外界對合資品牌的叫衰聲不絕于耳。但東風日產用N7的逆襲證明:真正的強者從不畏懼低谷,反而能將危機轉化為進化動能。
“衡量能量強大的標志,是跌入低谷后的反彈力?!敝茕h這句話,在N7的技術壁壘上刻下印記。四針刺無熱蔓延電池傳承日產76年電動化經驗,一段式端到端智駕系統融入本土創新,“GLOCAL模式”讓N7領先競品6-12個月。
這些專業術語小于不太懂,但他看得見現實:“現在門口的車來得越來越早,走得越來越晚,開往中心庫的貨車日夜不停?!边@些細碎的日常觀察,拼湊出一個老牌車企浴火重生的宏大敘事。
站在2025年的中點回望,N7的2萬大定不僅是銷量里程碑,更是一場逆襲宣言。當行業還在爭論合資車企的未來時,周鋒的“結果公式”早已寫進每個東風日產人的日常,是小于堅守的每一班崗,是工程師熬紅的雙眼,是生產線不停歇的轟鳴。
那個曾經被唱衰的巨頭,正以破局者的姿態,在速度與維度的雙重突破中,殺出一條屬于合資新勢力的血路。
02
“咖啡+泡面”的味道,指向涅槃之路
“今年將會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斗,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
在2024年6月的東風日產Family Day活動上,履新不久周鋒如是定性。這句話有兩層內涵:一是承認2024年比2023年更為艱難,對合資車企來說,甚至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二是承壓之際,臨戰之時,惟有積極迎戰、沖擊勝利。概括下來,也就是從絕地中積極反擊。
當面對“沒有退路”的困境甚至絕境,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具備“破釜沉舟,滅此朝食”的勇氣。在“八門提督”小于眼里:研發樓里鍵盤敲擊聲和機器嗡鳴能從早響到晚,尤其是夜里,里面總飄出咖啡混著泡面的味道。但順著這些夾雜著咖啡+泡面味道的方向,正指向一條涅槃之路。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兩場風暴的席卷。
A面:新能源大勢所趨,市場對品牌的青睞度重新洗牌,節奏更快的自主車企氣勢如虹,合資品牌何去何從?
B面:電動化智能化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否存在失去理性與違反行業規律的盲動?自主車企占有份額的同時,也在丟失利潤和可持續性。
故而,東風日產所指出的困境,不只是合資陣營所陷入的“份額丟失泥潭”,同樣也是整個汽車產業和市場,在劇變之下未能厘清最佳出路的困惑。故而曾經在合資車企黃金歲月締造輝煌的東風日產,在重整旗鼓之后,會如何打響絕地反擊戰?
隨著新掌門人掛帥,團隊重振,東風日產已經在加快腳步,畢竟,后方沒有退路,前方只有一條叫做“勝利”的出路。
今年汽車行業的情況大家已非常熟悉,東風日產N7這款車的成績也無需多言。可以看出,東風日產正構筑起屬于自己的全新護城河。
這就不得不提周鋒所說的第二個公式:“護城河=用戶共創+技術領先+營銷戰略+高效運營”,這一公式,恰似東風日產在這場變革中的行動指南,每一個要素都蘊含著深厚的內涵與無限的潛力,同樣也是合資車企在“中國化”浪潮中自我重構的生存宣言。
在N7的研發過程中,企業邀請大量家庭用戶參與試駕反饋,針對車內空間布局、舒適性配置等建議進行優化,最終打造出貼合中國家庭需求的“超舒適中高級純電轎車”。正如周鋒所說,要將用戶共創置于首位,讓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者變為產品需求的提供者。
技術領先層面,東風日產走出“全球經驗中國化”路徑。小于注意到的頻繁進出的技術合作團隊,正是企業與華為攜手打造智能座艙、和Momenta聯合開發智駕系統的縮影。天演架構集成的超高安全效率、超強兼容延展等技術優勢,讓N7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領域達到行業領先。
在去年的Family Day上,周鋒提到,日產新能源網絡將通過NV協同快速在TOP100城市內開拓100家渠道。渠道工作不僅是開店,更重要是關注經銷商的生存能力,讓經銷商的商業能向上能成功;不只是關心目標數字,更需要關心的是數字背后的如何能更好地改善當下經銷商的盈利能力。
當小于在深夜巡邏時,研發樓里常亮的燈光與服務器機房不斷跳動的數據,都在訴說著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如今,東風日產憑借快速響應機制,已實現6000臺的交付,從工廠開往中心庫日夜不停的貨車車隊,正是高效運營最直觀的證明。
“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心,一往無前?!比ツ赀@個時候,周鋒已經在工作會上定調,“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無論戰場如何多變,內在信心不能丟,一股子敢拼敢闖的勁不能丟。上過戰場的人都清楚,到了戰場,刀槍無眼,殺伐決斷,只能進不能退?!?/p>
東風日產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也曾遭遇過市場的低谷,面臨過技術的瓶頸,承受過競爭的壓力。但正是這些困難和挑戰,激發了東風日產人更加頑強的斗志和更加堅定的信念。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東風日產。
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企業要想立足,就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而這也恰恰激發了東風日產的危機意識,這種危機意識,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提醒著東風日產:沒有退路,只有不斷前進。
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寫下重要一頁的合資車企,并不是中國自主品牌的敵人,反而相輔相成的伙伴,而東風日產為代表的合資車企,轉型之路的尋覓與嘗試,也將為整個中國汽車產業再下個成熟階段貢獻更多啟迪。
“退路”是否存在,對于勇士而言,已經不再重要;破釜沉舟勇氣之下,強者更看重的,是通往光明未來的“出路”。
終究,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
責編:曹佳東 編輯:陳心南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顧
近30家汽車品牌擴大優惠,你為什么還是不買車?
狂飆的吉利新能源,與李書福的動力電池江湖
2025年過半,純電和混動之爭該結束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