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金庸在有了三聯(lián)版之后再次修改原著純屬畫蛇添足,甚至更有人說“新修版就是用來圈錢的”,這是典型的“為噴而噴”,因為他們甚至壓根從未翻開新修版原著。
新修版最大的改動不在于對每部作品原著情節(jié)的精修,而在于通過細節(jié)來打通各部作品之間的世界觀。
比如新修版《天龍八部》末尾提到蕭峰讓虛竹將丐幫神功傳承下去,新修版《射雕英雄傳》中就回應(yīng)了此事,于是《天龍八部》與“射雕三部曲”的世界觀就打通了,金庸的故事也因此多了幾分史詩感。
(獨孤求敗、五絕劇照)
但虛構(gòu)的故事就是這樣,填了一個坑,就難免有新的坑。
如果《天龍八部》與“射雕三部曲”處于同一個世界觀里,那后來五絕稱霸武林時,那活躍于后天龍時代的頂尖高手“劍魔”獨孤求敗為何沒去找他們一較高下?
一、五絕爭霸
金庸賦予射雕五絕的人設(shè)是十分出彩的,他們每一個人的個性都十分鮮明,黃老邪雖心懷正義卻不尊世俗禮法,洪七公則是嫉惡如仇,歐陽鋒是陰險狡詐,一燈大師則相對沉穩(wěn),當(dāng)他還沒出家時,則為人大氣,至于王重陽,那就是心系天下蒼生的俠之大者。
而這五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同為武癡”。
因此當(dāng)年王重陽是邀請東南西北四絕一同匯聚華山,來上了一場比武論劍。
根據(jù)周伯通的回憶來看,這場比武論劍是持續(xù)了七天七夜,不說驚天地泣鬼神,卻也算得上是武林中難得一見的巔峰對決了,勢必會被世人傳頌才是。
(王重陽劇照)
所以即便南帝、北丐、東邪、西毒是輸給了王重陽,他們也被世人視為足以匹敵王重陽的“五絕”,五絕之名也就此在武林中傳開。
而這里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即便當(dāng)年王重陽不知道武林中有“劍魔”獨孤求敗這么一號人物存在,因此沒有主動邀請這位高手參與論劍,而獨孤求敗也不知道有這么一幫武林后輩居然敢大言不慚自稱“五絕”。
可當(dāng)五絕之名被傳開之后,那獨孤求敗又為何沒去找他們一較高下?
二、好勝之人
五絕雖然個個都是武癡,但在獨孤求敗面前,那便是小巫見大巫了。
獨孤求敗對于習(xí)武的執(zhí)念只會更勝于五絕,畢竟他是練劍成魔,這才以“劍魔”自居。
金庸也借楊過的視角介紹了獨孤求敗這位前輩的人設(shè),他劍法高明,為人狂傲,縱橫江湖三十余載,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
不難想象,每當(dāng)江湖中有頂尖強者出現(xiàn)時,獨孤求敗都難免想要與之一較高下,甚至這份執(zhí)念只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發(fā)讓他抓狂。
不過這里有一個問題,五絕崛起的時候,獨孤求敗是否尚在人間?
著實難說,畢竟金庸從未明確獨孤求敗具體是活躍于哪個時代的高手,但這里就不得不提到筆者在文章開篇強調(diào)的“新修版中各部作品被統(tǒng)一了世界觀”的設(shè)定了。
可以確定的是獨孤求敗不是《天龍八部》時代的人物,同時也不是《射雕英雄傳》正篇故事發(fā)生時代的人物,那他就只能是后天龍時代的人物。
同時楊過遇上的那只神雕,也框定了獨孤求敗活躍的時代不會距離神雕時代太過久遠,畢竟一只雕頂多也就只能活二十至八十歲。
(神雕劇照)
如此算來,獨孤求敗要與這神雕為友,那他多半就是“前射雕時代”的人物,說白了,五絕在華山論劍之時,恰好就是獨孤求敗闖蕩江湖之時,他們之間完全可能存在交集。
既然如此,那一向爭強好勝的獨孤求敗沒去挑戰(zhàn)五絕,就不太合理了。
但還是那句話,既然新修版的世界觀被統(tǒng)一了,那獨孤求敗之所以做出這般選擇,或許也是與某位前輩高人有關(guān)。
筆者所指那人即是虛竹。
三、虛竹之死
是的,其實對于獨孤求敗而言,五絕至于他應(yīng)該算是晚輩,即便他要與這些人交手,也談不上是“挑戰(zhàn)”,而是去“檢驗”他們是否有資格挑戰(zhàn)自己才對。
在獨孤求敗看來,真正值得他去“挑戰(zhàn)”的人,應(yīng)該是那些武林前輩。
而《天龍八部》中留下的頂尖高手虛竹,或許就是他最想挑戰(zhàn)的對象之一。
(獨孤求敗劇照)
當(dāng)年虛竹在宋遼大戰(zhàn)中協(xié)助義兄蕭峰生擒遼帝的英雄壯舉早已傳遍天下,獨孤求敗如何能不想了解這位前輩究竟有多強?
于是他便闖上縹緲峰,也成功進入靈鷲宮。
只是此時映入他眼簾的卻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而是一個僧人裝扮的人,身旁卻有一幫女子服侍著。
顯然,這顛覆了獨孤求敗的認知,他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虛竹竟是這么一個風(fēng)流的僧人,甚至他也不理解這些女子為何會甘心服侍虛竹,他只道虛竹是個道貌岸然之輩,這些女子是被他捉來的。
于是他不等虛竹解釋,便挺劍殺向虛竹,此時的虛竹已是風(fēng)燭殘年,不復(fù)當(dāng)年之勇,一時間竟沒能擋住對方的劍氣。
那幫靈鷲宮女見尊主受傷,便一擁而上,還是虛竹命令她們停手,她們才趕赴虛竹身邊為尊主運功療傷。
這時獨孤求敗才知道,自己這是誤會虛竹了,再經(jīng)虛竹一番解釋,他方知自己鑄成大錯。
(虛竹劇照)
誤傷了虛竹這位義士之后,獨孤求敗主動將那紫薇軟劍棄之深谷,從此以后只練劍,卻不比劍,不再參與江湖紛爭,終達木劍乃至無劍境界。
也正因為如此,后來的他哪怕知道武林中又崛起了五個被稱為“五絕”的高手,卻也不再出手,只因他誤傷虛竹之后,早已沒了當(dāng)年那份爭勇好斗的戾氣。
如此一來,一切的前因后果就都解釋得通了,而這也是新修版金庸小說的魅力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