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門,在海鷗與蘆葦的陪伴下,沿水岸開啟一次晨跑;午休時間,無人機送來一杯醇香咖啡,喚醒疲憊;午后,在世界技能博物館用vlog捕捉百年工匠不同技能背后的同樣匠心,get粉絲們的“一鍵三連”;夜晚,與友人相約,看一場電子競技的頂級賽事,再自己組隊來一場酣暢淋漓大勝釋放荷爾蒙……在楊浦濱江,一場屬于未來的理想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
2024年5月,一場匯聚來自全球城市規劃、經濟、藝術領域專家,在線新經濟頭部企業家及楊浦區委書記、區長等政府領導出席的重磅峰會,給這座世界水岸的未來,增加了更多注解。
2020年,《楊浦濱江全力爭創人民城市建設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正式發布。2023年,三年行動圓滿完成,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作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發地,楊浦濱江主動謀劃、主動作為、主動創新,打造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的濱江樣板和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典范。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塑造濱江區域“煙火氣”、激發創新發展“動力源”……在由“工業銹帶”向“生活秀帶”“發展繡帶”轉變的路上,楊浦濱江正成為世界未來水岸建設的領跑者。
楊浦濱江,上海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進入新時代,楊浦濱江擁有了新的歷史使命:打造黃浦江北岸鏈接全球的“主節點”,成為“世界級的城市會客廳”。
在《上海市“一江一河”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楊浦濱江著下了重要筆墨。15.5公里的濱江岸線,被劃分為定位、功能清晰的兩個區塊。中北段,大力推進存量工業更新和企業技術升級,推動傳統制造業加快向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轉型;南段,持續推進城區建設和品質提升,創建生活秀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區,建設生活秀帶兒童友好公共空間示范區,加快世界技能博物館、楊浦大橋公共空間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約6萬平方米歷史建筑修繕及改造利用。引進科技創新、在線新經濟、文化創意類頭部企業,打造在線新經濟總部集聚區。
原上海茶葉進出口公司第一茶廠廠房化身為周虎臣曹素功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4A級旅游景區“筆墨宮坊”;毛麻倉庫、明華糖倉等經修繕后,先后承辦20余項省部級藝術展覽,“工業倉庫”化身“藝術倉庫”;見證百年棉紡織業與物流業變遷的永安棧房化身世界技能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
中國美術學院的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宋建明介紹,中國美院與楊浦區建立了深度合作,以楊浦濱江的綠之丘、明華糖倉與永安棧房三館構建的方式,融合藝術、科技、時尚的創造力,將這些工業遺址轉化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創新先鋒的聚集地,充滿生活魅力和當代藝術的社區,同時與同濟大學等楊浦區知名高校攜手共創藝科融合的新未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吳志強在談及他眼中的楊浦濱江時,使用了“翻天覆地”這一詞匯。這條他走過的“全世界最長的一條工業岸線”,如同“中國制造”一樣,在世界岸線中崛起。“世界的精彩,都會在水邊演繹”,吳志強院士表示,無論是泰晤士河、塞納河,還是曼哈頓東河的兩岸,都是所在城市活力與精彩的集中體現。
百年以前,楊浦濱江引領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新生的楊浦濱江,同樣是新時代新質生產力的共同選擇。
“低空經濟”,近期常見諸財經頭條的詞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2024年國家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點任務之一。而在楊浦濱江,這樣的創新,已經進入實踐階段。
據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負責人閆琰介紹,美團在楊浦區落地了美團無人機在上海核心城區的第一條配送航線,為這里的用戶,實現在城市人口密集區三公里15分鐘送達的標準服務。也以此為創新的起點之一,將中國低空經濟的先進經驗,傳遞到國際。
美團只是眾多在楊浦濱江實現“創生”企業的縮影。從2023年的楊浦濱江全球推介大會,到此次的首屆楊浦濱江世界未來水岸峰會,楊浦濱江始終面向全球,敞開懷抱,合生、抖音、美團、B站、中交、中節能等各行各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與此,并選擇將全球發展的源點,放在這片世界水岸之上。
如今,楊浦濱江的“總部”們正在快速進入成熟期。5月31日,中交集團上海總部完成竣工驗收。中節能·上海首座也將于今年年底竣工。2025年,美團上海科技中心預計年底竣工。2026年,Bilibili全球總部、楊浦濱江創智中心、字節跳動上海濱江中心也將完成。據了解,到2025年,預計將有3000家以上在線新經濟企業、20萬以上從業人員聚集在楊浦,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
企業與人才奔赴而來,為楊浦濱江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更帶來了創新思維的碰撞和多元文化的交融。而楊浦濱江,也為這份“奔赴”做足了準備,“打造營商環境最暖城區,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秀帶’”,讓各類人才在楊浦干事創業,施展才華,實現人才與楊浦濱江的“雙向奔赴”。
15.5公里最長中心城區濱江岸線,不僅為全球頭部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可施展空間,更是為未來城市水岸生活留下了無限可能。
上海交大安泰學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教授指出,在后工業化階段,為企業和人才打造生活和工作的空間,將生產和生活的品質做好,“以生活留人”,正是政府應該負責做的事情。
在楊浦濱江,一切正在這樣有條不紊進行著。
《楊浦區濱江發展“十四五”規劃》顯示,2022年楊浦區即完成區域內舊區改造和濱江南段零星地塊土地收儲,系統重塑城市發展空間格局。在這樣的背景下,拔地而起的每個建筑群,都被前瞻性的賦予了多樣化的未來城市生活。
在楊浦濱江,企業總部不是刻板印象中冰冷的鋼筋水泥,高聳入云的摩天輪,而是一個個充滿故事的生活體。美團上海科技中心,將辦公、共享、交流等功能融合,激發出的共享創新品質反哺城市與公眾;Bilibili全球總部,以Bilibili總部及生態企業為核心,構建數字娛樂文化產業經濟中心,打造頂級文化娛樂ip潮流,營造線上線下互動的多元文化樂園;抖音集團上海濱江中心,從上海船廠歷史中汲取靈感,以現有歷史建筑為中心,打造集訪客中心、社區中心、辦公空間、展演空間、水岸商業為一體的地標集群……
在5月29日的峰會上,楊浦濱江又一全新概念“數字夢工廠”首次發布,一個以數字科技為核心、沉浸感十足的綜合性主題公園將在楊浦大橋以東2.5公里濱江綠化帶及5大頭部企業基地區域內誕生。
合生商業華東區總經理暨超極合生匯產品線主理人鄧汝舜表示,如果說浦東有三件套,那楊浦濱江已經逐漸構成世界級的交響樂團。多元企業與高凈值年輕人群,在此交融創造、形成新的共鳴與內容,形成不斷自我迭代生長的活力水岸。
而一直深度參與楊浦濱江建設的合生創展,也在楊浦濱江有著清晰的角色定位。作為活動的發起人之一,合生旗艦集團助理總裁、合生旗艦品牌營銷管理中心總經理李雨桐表示,在楊浦濱江合生縵品牌打造的88萬方旗艦TOD綜合體,將涵蓋超極合生匯、5A甲級寫字樓、高端住宅、風貌建筑等多元業態,打造集商辦、宜居、藝術、文化為一體的全新生活地標。這也是楊浦濱江規模最大、也是唯一的生活綜合體,為匯聚到楊浦濱江的全球精英,提供比肩世界水岸的居住文化。
“合生是‘中國制造’非常典型的代表”,吳志強院士在觀察合生多年發展和品質的提升后,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堅信,走過了倫敦、走過了巴黎、走過了柏林,未來他還可以經歷楊浦濱江的崛起,楊浦濱江將與“中國制造”一起成為世界的品牌。
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發展繡帶”,跨越百年的楊浦濱江正逐步成為新世代向往的理想之地。如同百年前對中國近代工業的孕育,這片水岸也將成為新興產業與生活方式的孵化器,向世界展現新時代的東方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