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濕氣?
中醫講的濕有兩種,一個是自然界的濕邪,例如多雨的氣候和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外濕);另一個是人體的氣機運行過慢過緩,形成了壅滯而產生的濕邪(內濕)。
濕氣重會怎樣?
1、關節僵硬
如果一個人身體內的濕氣太重就會導致濕邪進入到關節部位,身體內留有寒氣,會導致寒濕在關節部位相遇形成濕寒,損傷關節部位的健康,
長時間下去就會形成四肢僵硬的現象,嚴重的還會影響到正常的活動。
2、大便粘稠
濕氣重的人糞便很難成形,還會粘連在馬桶上,想要用水沖干凈也是非常困難的。
這種癥狀多數是由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引起的,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導致寒氣入侵到身體內,出現大便粘連的現象。
3、舌苔厚口氣重
如果早上起床之后總覺得嘴巴粘粘的,舌苔厚重,口腔內的異味即便通過刷牙也沒有很好地改善,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濕氣重導致的。
教你如何利用三伏天逼出濕氣?
1、找準身體的排濕口
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里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腰痛等疾病的發生。
所以平時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于此。
現代常用于治療肩肘關節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等。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2、喝薏米紅豆粥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可以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這兩味藥可以起到養血、祛濕的作用。不僅如此,薏米紅豆粥還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
3、少吃生冷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不要吃傷脾胃的食物。喜歡吃甜食的人也需要注意,因為“甜膩化濕”。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版權聲明:
本公眾號分享文章及視頻,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請隨時聯系。文章及視頻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以上內容包含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