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曾有老虎,為什么沒吃大熊貓?其實,老虎就算“餓瘋了”,也不會將大熊貓當作美餐,倒不是因為老虎被大熊貓“萌倒了”,而是因為這些。
800萬年前,大熊貓的祖先們怎么都想不到,威猛彪悍的大熊貓家族在21世紀,居然不是靠著兇猛嚇住人類,而是靠著萌迷倒了一大批粉絲。
大部分去四川旅游的都會去大熊貓基地參觀,看著它們坐在園子里面吃竹子、玩耍,圓滾滾的身體看起來人畜無害,這不禁讓人疑惑大熊貓身上那么多肉,為何沒被老虎當成食物呢?
北方有東北虎,南方有華南虎,過去四川的老虎可不少,一度鬧出虎患,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戰亂頻發,饑荒和瘟疫肆虐,不僅是人們吃不飽,山上的老虎同樣填不飽肚子,不分晝夜,下山覓食,食物自然是流離失所的災民。
現代被看作保護動物的老虎,在當時是人人喊打,鄉里鎮上都會組織百姓去打虎,以免發生老虎吃人的事情。
古代四川地區因自然條件太差成為流放地,在此處居住的百姓沒有那么多,因此不少地區都成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老虎和大熊貓的數量眾多。
老虎的食譜以肉類為主,尤其愛體型大的獵物,如野豬、鹿這類,抓住一只就能飽餐一頓,要是逮兔子,不好抓不說,吃完補充的能量還沒消耗的多。
但是像大熊貓這樣肉多的動物卻不在老虎的飲食范圍內,首先是兩者喜歡住的地方不同,每種動物都有喜歡的棲息地,老虎愛山林,大熊貓愛竹林。
老虎可能為了捕獵而四處溜達,但大熊貓由于直腸子的原因,更喜歡呆在竹林里面吃個不停,周圍都是可食用的食物,根本不用冒險跑出去找吃的,因此兩者碰面的機會不是特別多。
竹林里面生活的動物除了大熊貓外,大多都是小型動物,很少有老虎喜歡的食物在這種地方活動。
動物捕獵會思考食物是否值得,一旦發現捕獵花費的精力體力不值得后,就會選擇其他獵物。
要知道在大自然中生活是非常殘酷的,一旦受傷可沒有醫生治療,聰明點的自己吃草藥,情況不好的只能靠自愈,所以動物們都盡量避免自己受傷。
別看大熊貓可可愛愛的模樣,可別忘了它還有個名字叫“食鐵獸”,能把堅實的竹子咬的嘎嘣響的牙口,面對鐵器都不在話下,一口氣下鐵都能咬穿。
雖說老虎的牙齒很鋒利,但也不會想和大熊貓比試一下,而且大熊貓不止是牙齒厲害,爪子和力量同樣不容小覷。
它的名字里面可是帶著“熊”字呢,熊科動物的攻擊性都很驚人,在正常情況下,老虎這類猛獸都盡量避免和熊科動物開戰,能走就走。
不然發起狠來,站著就把老虎給抓起來扔一邊去,再用自身的力量一屁股坐到上面,成年大熊貓的體重猛地坐在身上可是能要命的。
除非腦子抽了,不然老虎才不想選擇大熊貓當捕獵對象,占不到優勢不說,還可能讓自己小命玩完。
雖說,大熊貓最愛竹子,但別把人家真當成純素食動物,過去人家也是吃肉的,如果真有肉送上門,它們也不介意開個葷,嘗嘗肉的滋味。
哪怕居住在竹林中,大熊貓也會給自己加餐,有種叫竹鼠的動物,皮薄肉嫩,多汁可口,大熊貓在吃竹子時發現了,就會抓過來嘗嘗。
若是遇到哪個食肉動物留下的殘尸,大熊貓同樣不介意,會上去飽餐一頓,可惜生活領域里吃肉的太少了,它自己又懶得捕獵,于是只好整天吃竹子為生。
所以說,它們就像是生活在山上的鄰居互不干擾,盡量避免起沖突,不然兩者都討不了好。
參考信源:
揭秘大熊貓的真實戰斗力——中國科普博覽
“棄肉從竹”的進化之旅——華西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