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方曾信誓旦旦說"自由民主必勝",三年過去了,烏克蘭不僅沒推進戰線,反而開始制裁援助方。
最荒謬的是,中國一直勸和促談保持中立,烏克蘭卻指控中方"支持俄羅斯",還要凍結中企資產十年。
這種恩將仇報的操作,究竟是走投無路還是另有圖謀?
741架無人機炸懵烏克蘭,澤連斯基急眼了反咬中國一口
一夜之間741架俄軍無人機如蝗蟲般撲向烏克蘭西部,防空警報聲響徹整個基輔。烏軍雖然聲稱攔截了718個目標,但剩下那幾十架足夠讓他們的防線炸出大窟窿。
俄羅斯國防部更是雪上加霜地宣布,烏軍在過去24小時內損失了1310名軍人。
就在這種軍事劣勢的背景下,澤連斯基做了一個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決定。7月8日,他簽字那一刻,5家中企瞬間被拉進黑名單,資產凍結期限長達十年。
這些企業負責的業務涉及芯片、軟硬件開發、金屬加工等領域,都是正當的商業活動。
更過分的來了,兩天后烏克蘭竟然逮捕了一對中國父子,理由荒唐得讓人發笑。說什么這兩人用烏克蘭導彈碎片加工工藝品對外出售,就算是"泄露軍事機密"。
按這個邏輯,全世界收藏軍事模型的人都該被抓起來了。
這不就是典型的農夫與蛇嘛,救你的人反被你咬一口。中國一直在國際上為和平發聲,甚至多次表態愿意為俄烏沖突調停。
結果換來的卻是烏克蘭的栽贓陷害和惡意制裁,真是讓人寒心。
更諷刺的是,烏方拿出的所謂"證據"就是在無人機殘骸里發現幾塊印著漢字的電路板。
這就像發現菜刀被人拿去行兇,就去關掉鋼鐵廠一樣荒唐。
病急亂投醫?三重算盤打得叮當響,可惜算錯了對象
前線一天損失1310人,國內罵聲一片,澤連斯基急需找個背鍋俠轉移視線。
這時候把中國企業拉出來做替罪羊,既能平息民憤,又能為自己的無能找借口。
"都是中國在暗中幫助俄羅斯,要不然我們怎么會打成這樣?"第二個算盤是給西方大哥遞投名狀,看看我多聽話,連中國都敢搞。
西方援助越來越謹慎,錢也越來越難要,這時候表表忠心很有必要。
烏克蘭此舉是變著法地討好:"我不僅在幫你對抗俄羅斯,還順手制裁了你眼中的另一個對手。"
第三個盤算更是一廂情愿,想把中國拖下水選邊站,美夢做得倒是挺美。
澤連斯基以為中國怕難堪,怕被扣帽子,怕被輿論攻擊,會因此改變立場。
可惜他完全低估了中國外交的戰略定力和原則立場。
可問題是,人家王毅外長一句"坦坦蕩蕩"就把你懟回去了。
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參與代理人戰爭,也不接受任何國家對我們施壓。你倆的矛盾我不摻和,勸架我可以,插手堅決不行。
烏克蘭這三個算盤打得確實精明,可惜算錯了對象。
中國不是波蘭,也不是立陶宛,更不會被這種小伎倆牽著鼻子走。
朝鮮老撾齊上陣,3打1把烏克蘭逼到墻角了
金正恩派出"暴風軍團",這可是朝鮮的王牌部隊,東南亞奇兵的稱號可不是鬧著玩的。
2024年還掏出了心腹精銳直接參戰,這種實打實的軍事支援比什么都管用。
2025年6月,朝鮮又大手一揮,派兵前往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幫助排雷。
更讓人意外的是,50個老撾工兵扛著AK-12來排雷,象征意義大得很。
別小看這支小隊伍,他們右臂縫著俄羅斯國旗的臂章,還接受了無人機作戰訓練。
這分明就是"準軍事援助",老撾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為什么是老撾?這背后既有歷史恩怨,也有現實考量。
美國當年為封鎖"胡志明小道",在老撾進行了長達9年的秘密轟炸。
投下了超過2.7億枚炸彈,至今還有八千萬枚沒爆,老撾農民走路都要小心翼翼。
美國當年承諾的"人道援助"呢?只是象征性地撒了點小錢,連清一個省的地都不夠。
相反,從2018年起俄羅斯就一直派工程隊幫老撾排雷,還訓練當地工兵,修基礎設施。
這種實打實的幫忙,老撾人記在心里,感激著呢。眼看著對手越來越多,從2對1變成3對1,澤連斯基能不急眼嗎?
西方的"孤立俄羅斯"敘事一下就破了個大口子,聯合國已有78國拒絕加入制裁隊伍。
這個世界遠比西方話語里描述的要復雜,正如有網友說的:"世界不是一張西方剪報。"
中國定力VS烏克蘭孤注一擲,高下立判
王毅外長那句"坦坦蕩蕩"四個字,勝過千軍萬馬,展現了大國外交的從容不迫。中方對俄烏沖突的立場一直明明白白:不向俄烏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
對兩用物項也進行了嚴格管控,并堅持勸和促談,這才是負責任大國的表現。
越是有人想拉你下水,越要保持清醒頭腦,這就是中國智慧。一旦卷入戰爭的泥沼,那就無人能全身而退,甭管下場的國家有多少。
咱們就是無招勝有招,不入局才是最好的破局之法。
反觀烏克蘭,繼續這么折騰下去,連最后的朋友都要得罪光了。特朗普都公開承認結束俄烏沖突"十分艱難",這說明什么?
說明美國也開始意識到這場沖突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援助政策必然會調整。
烏克蘭想兩邊通吃,一邊當"民主戰士",一邊利用中國資源,這種平衡術玩不長久。
基輔高層一邊派人跑來北京求調停,嘴上說得很客氣,一轉身又背后捅刀。
這么折騰跟急病亂投醫沒兩樣,把外交弄成走鋼絲,哪邊都想討好。
和平談判才是正道,制裁游戲玩不出什么花樣,只會讓自己更加孤立。
王毅外長呼吁俄烏重回談判桌,哪怕分歧再大,談起來也比打下去好。
這不僅是對所謂"中國援俄"的明確反駁,也體現了中方在俄烏沖突中的大國擔當。
結語
烏克蘭這種恩將仇報的把戲,只會讓世界看清誰才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隨著俄朝老聯盟越來越鐵,烏克蘭的日子只會更難過,制裁中國就是自毀長城。
面對這種忘恩負義,你覺得中國還有必要當和事佬嗎?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