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局勢真是亂成一鍋粥,烏克蘭那邊的事兒還沒消停,又冒出一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消息。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說什么“30國向烏克蘭派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跑去朝鮮晃了一圈,還有俄羅斯少將放話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要撤離基輔。
先說這個“30國向烏派兵”的說法。事情的起因是2025年7月10日到11日在意大利羅馬開的一個會,叫“烏克蘭復興大會”(URC 2025)。這會是意大利和烏克蘭一塊兒搞的,來了30多個國家的代表,主要是聊怎么幫烏克蘭打完仗后重建。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會上拍胸脯說要掏100多億歐元,修學校、醫院什么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去了,開口就要個“馬歇爾計劃”那樣的援助,說得挺急切,要錢要兵都得快。
不過,派兵這事兒沒網上傳得那么夸張。查了查新聞,這次的重點其實是經濟援助和未來的軍事支持,不是馬上派大軍過去。會上確實有個由英國和法國牽頭的小聯盟,涉及30個國家,但具體說要派兵的只有6個——英國、法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還有一個沒公開名字的國家。這些國家說的是“停火后”派兵,目的是幫烏克蘭練兵、建防線,不是直接上前線打仗的那種。而且這計劃還得等停火,真要動手也不知道啥時候。
俄羅斯那邊一看就炸了毛。克里姆林宮的發言人佩斯科夫直接放話,說外國軍隊踏進烏克蘭就是碰俄羅斯的紅線,意思是你們敢來我們就敢干。這態度不意外,畢竟俄羅斯打烏克蘭一大理由就是要個“緩沖區”,西方要是插一腳進來,他們肯定坐不住。
這6個國家要派的兵不是什么大規模部隊,更像是軍事顧問或者訓練隊,官方說法是“保障力量”。時間表定在“停火當日”,但烏克蘭現在急缺的是能馬上用的武器和人手,等停火那天黃花菜都涼了。烏克蘭這邊估計心里也在罵娘,要的是救命稻草,不是畫大餅。
站在俄羅斯角度,這計劃就像根刺。停火后西方要是真派兵,哪怕是訓練隊,也等于在烏克蘭扎根了,俄羅斯想要的戰略空間就沒了。佩斯科夫那話聽著硬氣,但也透著點無奈——西方這招是明擺著告訴俄羅斯:“你敢停,我們就進。”這反而可能讓俄羅斯咬牙打下去,不肯松口。
對歐洲來說,這算是在下一盤大棋,想鎖住烏克蘭的未來。但對烏克蘭老百姓來說,這支援來得太慢,戰場上死的還是自己人。說白了,西方這套路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意思,烏克蘭還得自己扛著。
再說拉夫羅夫去朝鮮的事兒。2025年7月12日,他帶著團隊飛到平壤,呆了三天,見了朝鮮外務相崔善姬,還跟金正恩聊了聊。這不是隨便串門,背后有大文章。俄烏戰爭打到現在,俄羅斯被西方制裁得夠嗆,武器彈藥補給都跟不上,朝鮮就成了個關鍵“供貨商”。
烏克蘭情報說,俄羅斯現在用的炮彈里,40%是朝鮮造的。不僅如此,朝鮮還往俄羅斯邊境的庫爾斯克派了幾千號人,有扛槍打仗的,也有拿鐵鍬修工事的。據說朝鮮還打算再加3萬人,幫俄羅斯撐場子。拉夫羅夫這趟去,八成是為這事兒敲細節,順便給普京后面的訪問鋪路。
朝鮮這支援對俄羅斯是真幫了大忙。庫爾斯克那邊戰線拉得老長,俄軍補給跟不上,朝鮮的炮彈和人力一到,士氣都回升了點。去年普京跟朝鮮簽了個聯合防御條款,意思是俄羅斯要是撐不住了,朝鮮還能再搭把手。這合作不光是送東西,還可能牽扯到更深的戰略,比如聯手防空什么的。
拉夫羅夫跑這一趟,還有個意思是給西方看:俄羅斯不是沒人要。他后面還打算去其他“友好國家”串串門,拉個小圈子對抗西方的圍堵。朝鮮這邊呢,金正恩也樂意配合,畢竟靠著俄羅斯能換點糧食、技術啥的,雙贏。
不過這事兒也有風險。朝鮮的武器質量參差不齊,人力支援聽著多,但實際戰斗力咋樣還得打個問號。俄羅斯要是靠得太近,國際上名聲更臭,制裁估計也躲不掉。
俄羅斯少將波波夫最近放了個大料,說澤連斯基要撤離基輔,還說烏克蘭政府已經在往西邊的利沃夫搬東西了,連文件都不標“機密”。這話聽著挺嚇人,但一查就發現,全是俄羅斯媒體在傳,西方和烏克蘭那邊壓根沒提。波波夫這人也不是啥大V,他的話頂多算個“內部消息”,可信度得打折扣。
基輔現在確實不好過。2025年6月和7月,俄羅斯的無人機襲擊沒停過,6月10日那天一下扔了315架無人機和7枚導彈,基輔好幾個區都炸了,居民天天往防空洞跑。但澤連斯基從2022年開戰就沒離開過基輔,公開說過“死也要死在這兒”,這撤離的說法跟他一貫作風不太搭。
烏克蘭這仗打到現在,真挺慘的。俄軍在東邊慢慢推進,哈爾科夫那邊壓力最大。基輔沒丟,但空襲多了,城里氣氛也緊張。烏克蘭軍隊靠著西方的武器撐著,可彈藥和人手都不夠用,士兵疲憊得不行。
澤連斯基還在總統府坐鎮,天天錄視頻喊話,7月10日在羅馬還跟西方要支援,說光許諾沒用,得真給東西。他團隊也在忙著調防空系統和導彈,但國內老百姓累了,國際支援又時有時無,他壓力不是一般大。
如果波波夫說的屬實,撤到利沃夫也不是沒可能。歷史上戰時遷都也不是啥新鮮事,但這步棋太冒險。基輔一丟,烏克蘭士氣估計得崩,更別說西方盟友咋看了。所以這消息八成是俄羅斯放風,擾亂人心。
西方在烏克蘭這事兒上挺有耐心的,砸錢送武器,想讓烏克蘭熬下去。羅馬會議那套計劃是奔著長期去的,但烏克蘭等不了,戰場上缺口太大。美國那邊特朗普上臺后政策飄忽不定,歐洲盟友心里也打鼓。制裁俄羅斯打了半天,效果也就那樣,俄羅斯靠朝鮮這些國家硬是頂住了。
西方得想想怎么更靈活點,光喊口號沒用,得真刀真槍幫烏克蘭擋一擋。不然這仗拖下去,烏克蘭扛不住,他們的棋也白下了。
俄羅斯這邊是鐵了心要打。普京靠著朝鮮這些盟友,補給線沒斷,士氣也還行。拉夫羅夫到處跑外交,算是給俄羅斯撐了個小圈子。但國內經濟扛不住,國際上也越來越孤立,仗再拖下去,普京也得掂量掂量。
烏克蘭最難。老百姓苦,士兵累,澤連斯基得一邊穩住國內,一邊求外援。仗打成這樣,和談希望不大,俄羅斯不松口,西方不加碼,烏克蘭只能硬抗。未來咋走,看戰場也看國際,澤連斯基這位置不好坐。
這堆事兒——30國派兵、拉夫羅夫訪朝、澤連斯基撤離傳聞——湊一塊兒,說明烏克蘭這局棋還沒下完。國際上斗得熱鬧,和平還遠著呢。作為中國人,我也就是看看熱鬧,盼著這仗早點停,別再死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