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7月10日,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宣布了一項極具爭議的政策,將聯邦資助的“開端計劃”(Head Start)等13個學前教育項目納入“聯邦公共福利”范疇,明確禁止非法移民家庭的兒童參與。這一決定于《聯邦政府紀事》發布后立即生效,標志著特朗普政府在反移民政策上的又一次激進推進。HHS部長小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宣稱,新政旨在阻止“美國納稅人的錢被挪用”以“鼓勵非法移民”,卻無視“開端計劃”60年來為貧困兒童提供教育與醫療的初心。
美國全國啟蒙教育協會執行主任芬奇(Yasmina Vinci)憤怒譴責,這一政策將在移民社區引發“恐懼與混亂”,是對兒童基本權利的背叛。在特朗普對菲律賓、巴西等國揮舞關稅大棒、韓美日舉行B-52H聯合空演的同周,這項反移民措施不僅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社會撕裂,更在全球多極化浪潮中暴露了美國霸權邏輯的虛弱與孤立。移民政策,正成為大國博弈的新戰場。
這項新政是對美國人道主義傳統的公然挑戰,也是特朗普“美國優先”意識形態的又一次赤裸裸體現。“開端計劃”自1965年啟動,旨在為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學前教育、營養支持和醫療服務,覆蓋全美50州,每年惠及約80萬兒童,其中許多來自移民家庭。盡管非法移民長期被排除在助學貸款和高等教育補貼等“聯邦公共福利”之外,但“開端計劃”作為社區項目,一直對移民身份持開放態度。如今,HHS以“保護納稅人利益”為由,將非法移民兒童排除在外,直接剝奪了他們接受早期教育的機會。據美國教育部數據,2024年約15%的“開端計劃”受惠兒童來自非法移民家庭,這一群體往往居住在貧困社區,缺乏基本教育資源。新政不僅切斷了這些兒童的未來發展路徑,還可能加劇社區貧困循環,違背了“開端計劃”促進社會平等的核心目標。
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攻勢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全面收緊移民政策的延續。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通過行政令掀起移民政策風暴:1月20日簽署廢除“出生公民權”行政令,試圖剝奪非公民父母新生兒的公民身份;宣布美墨邊境“國家緊急狀態”,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如今又將矛頭指向幼兒教育福利。
這些政策無不以“保護美國利益”為名,卻在實踐中撕裂社會、制造混亂。新罕布什爾州聯邦法官約瑟夫·拉普蘭特7月10日裁定,特朗普的“出生公民權”禁令因“不可修復的傷害”被全國性阻止,凸顯其政策的法律脆弱性。然而,“開端計劃”新政因直接通過行政程序生效,繞過了國會與司法審查,顯示特朗普政府在反移民議程上的狡猾與強硬。HHS發言人聲稱,兒童的移民身份將成為資格審查依據,這種赤裸裸的歧視性標準,不僅違背憲法第14修正案的平等保護原則,更是對美國作為“移民國家”身份的背叛。
新政的實施后果,遠超教育領域的局部沖擊。美國全國啟蒙教育協會警告,排除非法移民兒童將導致“開端計劃”參與率下降,可能迫使部分項目因資金不足關閉,尤其是在移民聚居的加州和德克薩斯州。芬奇尖銳指出,這一政策“忽視了兒童教育對國家未來的必要性”,可能在移民社區引發“寒蟬效應”,使合法移民家庭也因身份審查的恐懼而不敢申請福利。更令人擔憂的是,新政可能加劇社會分裂與種族對立。據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美國非法移民人口約1100萬,其中約400萬兒童依賴“開端計劃”等社區項目獲得教育與醫療。剝奪這些兒童的權利,不僅制造了一個無助的“邊緣階層”,還為極右翼勢力提供了煽動排外情緒的土壤。特朗普的支持者或許會為“保護納稅人利益”歡呼,但長期看,這種政策將削弱美國的軟實力與社會凝聚力。
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與關稅戰、軍事威懾如出一轍,均以單邊主義為核心,試圖重塑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然而,這種策略正在加速美國的孤立。巴西通過金磚國家平臺尋求多元化貿易,菲律賓在中美博弈中謀求戰略平衡,歐盟以AI監管樹立道德標桿,這些行動都在削弱美國的影響力。移民政策的收緊,尤其針對幼兒教育的限制,進一步損害了美國的人道形象。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早期教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剝奪這一權利將導致長期社會與經濟成本。美國媒體《大西洋月刊》評論員指出,特朗普的政策不僅針對非法移民,還在向合法移民與少數族裔發出“你們不屬于這里”的信號。這種排外姿態,與美國長期標榜的“自由與包容”背道而馳,可能進一步疏遠拉美、亞洲等地區的盟友與伙伴。
新政的執行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但其社會沖擊已初現端倪。移民權利團體如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已宣布將提起集體訴訟,挑戰HHS新政的合憲性。ACLU律師科迪·沃夫西(Cody Wofsy)表示,排除非法移民兒童違反了憲法平等保護條款,可能導致“無國籍”兒童群體的出現。加州等地的地方政府也計劃通過州級資助填補“開端計劃”的缺口,抵制聯邦政策的沖擊。然而,特朗普政府繞過國會的行政手段,使得法律挑戰面臨程序障礙。更令人擔憂的是,新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波及其他聯邦福利項目,如醫療補助(Medicaid)與食品券(SNAP)。移民社區的恐慌情緒已在蔓延,洛杉磯一所“開端計劃”中心報告,近20%的家庭因擔心身份暴露而退出項目。這種“自我驅逐”效應,正是特朗普政策的隱性勝利,卻是對社會公平的沉重打擊。
這場圍繞“開端計劃”的爭議,不僅是移民政策的博弈,更是美國自我身份的深刻危機。特朗普試圖通過反移民議程重塑“美國優先”的國家形象,卻在撕裂社會、疏遠盟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巴西的反擊、菲律賓的談判、歐盟的規則制定,以及韓美日的軍事聯合,共同構成了對美國單極霸權的挑戰。在全球多極化浪潮中,移民政策成為大國博弈的新戰場:它不僅是國內治理的試金石,更是國際社會衡量美國道德信譽的標尺。剝奪幼兒教育福利的決定,或許能為特朗普贏得部分選民的掌聲,但長遠看,它將削弱美國的軟實力,加速其在全球舞臺上的孤立。移民兒童的無助哭聲,與朝鮮半島的戰機轟鳴、貿易戰的關稅硝煙交織,預示著一個充滿對抗與變革的世界。特朗普的政策或許能在短期內制造震懾,但無法阻擋多極化與公平正義的歷史潮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